APP下载

科学战疫情 爱国要力行

2020-06-29樊历宏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线下教学自信爱国

樊历宏

摘  要:疫情期间复课后,线下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科学认识疫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者认为应树立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信念,增强学生学习报国的内动力。

关键词:线下教学;爱国;自信

2020年的春天,我们全国师生因为疫情迎来了有史以来最长的假期。那么,在开学复课的今天,我们除了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之外,还要让学生学习些什么呢?我认为,在文化知识之外,教会学生会生活、会学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如何在疫情面前更加爱国更重要。

那么,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师生如何才能做到责任担当,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呢?“我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历史教学的主题”[1],作为从事历史教育的我认为应做一下四个方面的事情。

一、利用线下教学充分体现教育系统抗击疫情的担当作为感动学生。老家在武汉的广东茂名体育教师——邵老师,“化妆”成装卸工从早上7:00工作到晚上12:00为了尽快建号雷神山医院出自己的一份力;家在甘肃农村的北京理工大学辅导员——恵老师,手捧电脑在村子里焦急寻找网络信号,每天从早到晚与学生保持联络,生怕学生身体出现“异常状况”,在大年初一告别父母返京,坚持要与同事站在抗疫第一线;山东德州英语老师朱老师,腰椎骨折医生告诫她至少卧床3个月方能下地行走,但她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业,竟每天趴在床上面对电脑给学生送去爱的温暖;还有四川广元的学生每天走1个小时的山路在一个悬崖边利用网络学习的感人事迹。

二、利用线下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冠状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一类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体外分离培养时,2019-nCoV 96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 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天。[2]科学防疫、极抗疫,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利用线下教学生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今100年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初心“永葆青春”,这就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1月24日为了防止因人为活动、交叉感染,全国上下一盘棋,各个部门、各个小区自觉联动、自动封闭,有效地防止了疫情蔓延。全国互联网企业积极投入抗疫的行列中,对全国中小学学生进行免费网上授课;全国医疗企业积极投入口罩生产、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研究;党中央从全国各地调拨物资和医疗人员驰援武汉;从最初的设计到最终完工,只花了十天的时间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这样的创举也震惊了世界!

四、利用线下教学不断坚定学生爱国力行的使命责任、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的人才培养战略部署。培育時代新人,最重要的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爱国情。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一场考验国人的新冠肺炎,也是一次爱国主义的精神洗礼。中国女排一直是中国体育界的标志性队伍,女排是中国三大球里唯一一个获得世界冠军的球队,女排的球员不但在场上为国争光,今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女排的很多队员都积极为武汉捐款,在意大利的女排队员王思敏,不想在这个时候给祖国添乱的她毅然决定留在疫情严重的意大利;在拉斯维加斯UFC冠军赛卫冕的运动员的张伟丽,原本计划3月15日从拉斯维加斯返回北京,面对当时疫情严重的祖国,为了不给祖国添乱留守他乡的做法,更是充满温暖。当然这样的例子还很多,通过这场疫情让我们共同明确: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首先做到这些,我们作为普通人就已经实现了爱国力行的使命责任、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无疑有着非常重要”。[3]通过这次疫情期间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表现会让我们共同感受祖国的强大、制度的优越、道路的正确、理论的科学、文化的精深,从而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的爱国主义情感,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 杨品玉. 中华少年. 2016(30).

[2]《文萃报·周二版》2020年第05期.

[3]应注重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 金泉. 贵州教育. 2007(23).

猜你喜欢

线下教学自信爱国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