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0-06-29谭云霞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有效性情境语文

谭云霞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接触到很多的内容,包括现代文、古诗词等,理解和掌握起来有着很大难度。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围绕学生这个教学主体,采取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改善课堂教学的局面。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反思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可以通过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要努力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确保新课程改革取得良好的实效。

关鍵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知识讲解在其中占据了许多的课堂时间。但是,这样并没有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老师和学生都在语文课堂花费的时间最多,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并没有得到提高。在新课改之后,教育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老师们探究的重点问题。通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明确教学目标,加深学习体验

在每次课堂教学开展之前,教师都要注重做好课堂准备工作,其中一个任务就是明确教学目标。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1]。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告诉他们不只是简单地浏览一遍课文,而是要挖掘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朗读中融入相应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锻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例如在对课文《观潮》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这篇文章对潮水的一系列状态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大潮的热爱情感,体现着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所以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也要对此特殊把握,要朗读出在钱塘江大潮来前沉闷、压抑的情感,要朗读出大潮来时高亢而激昂的情感,要朗读出退潮后的惊讶且意犹未尽之感情。学生们一边朗读一边想象,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显得兴趣十足,加深了学习体验,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

二、创建多样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源自于生活,让学生通过生活在教学课堂中了解语文、喜欢语文,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能力。在新课程里提倡学生在生动的教学课堂情境中去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不同的教学情境,这一教学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是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者,要去熟练掌握多种可以吸引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情境教学方法。下面列出四种方法:①结合生活,以生活之中发现的事物进行举例和联想,从生活中探索语文知识。②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课本内容,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③利用演绎推测和提问,引入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模式。④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入情境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专注地去理解课堂内容,让学生能真实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在情境学习中喜欢上语文[2]。例如在《菜园里》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蔬菜的图片给学生观看,包括白菜、辣椒、西红柿、红萝卜,茄子、土豆、南瓜、菠菜等各式各样的蔬菜,然后提问:“大屏幕上有这么多的蔬菜照片,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呀?”学生兴奋地回答:“想!”当看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去比一比看谁认识得快,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三、努力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力求提升小学语文40分钟的教学课堂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课堂里能感兴趣,积极地走进教学课堂,汲取课堂中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的语文课堂知识完全是依靠老师对于课堂教学各项结合的精心妙用、有效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去研究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尽量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能让学生去积极自主地去探索和学习[3]。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一种生动、自主、活跃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师生互动的平台,在教学课堂中实现师与生的对话和交流。老师走下来,学生动起来,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另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语文相对于其它科目更具备语言艺术性,老师应锻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性,把课堂教学知识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们。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要生动风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生动的教学语言和语气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热情。通过幽默有趣的语言教学,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变近,少一些严厉的说教,多一些微笑,多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建设良好的沟通桥梁,这样才能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堂。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争论寻求真知,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设问,通过有价值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分小组展开激烈的讨论、争论,自己探究问题的答案,从中学习到如何思考、如何辩论。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同时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4]

结束语:

总之,要想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就应该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更新,不断创造,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更专注,引导他们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积极探索研究,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黄玮娜.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学周刊,2019(06):45-46.

[2]王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256.

[3]张秀.浅析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学周刊,2019(11):69.

[4]唐波.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8(29):74-75.

猜你喜欢

有效性情境语文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