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阅读“支架”?助力学生“思维”
2020-06-29柯梅榕
摘要:核心素养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的主题词,特别是培育思维品质方面。然而在教学中的实践发现目前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较多问题。部分教师倾向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然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由此也受限。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巧搭支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时,不能只是停留于跟读、背诵等低层次思维活动,更要灵活结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阅读任务,通过设计具有培养思维的阅读活动,从而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笔者对该校四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水平测试,测试出来的结果,不容乐观,通过资料分析,第一、学生分析和辨识的能力较弱,对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把握不准确。第二、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不突出。缺乏对一些文章背景知识的理解,导致无法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分析、记忆、综合、判断、推理。第三、缺乏对一些文章背景知识的理解,导致无法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分析、记忆、综合、判断、推理,这也是导致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由此次测试的数据,推断出影响小学生英语阅读思维能力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学生方面的原因。首先,很多学生不爱阅读。小学生的平时学习注意力时间短,多数没办法静下心来深入阅读,此致学生不能理解语篇。 其次,缺乏阅读技巧与方法。学生并没有深入到阅读内容的精髓上。 最后,小学生对文化意识和学科知识的欠缺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于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
(2)教育者的教学策略不当的原因。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缺少兴趣激发环节,学习兴趣很难被调动;阅读教学丧失整体感,更有人过分看重文本信息,缺乏文化渗透意识。有的过分看重结果,忽视过程,学生用英语思维思考问题弱。
因此教育者应当巧搭阅读支架,助力孩子们的思维发展。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要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呢?
1 Pre-reading先学环节 多元热身 激活思维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上课伊始,学生的年龄特点的特殊性,他们往往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思绪常游离于主题之外,这时教师就需要在先学环节设计有效的导入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学生的思维。先学环节,教师应围绕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背景知识,为正式的文本阅读做好准备。
1.1 巧编韵律诗,触发思维
阅读前的有效热身可以帮助学生在进入语篇阅读前唤醒旧知,建立有效的信息链。例如在PEP五年级上册的What would you like单元,说唱英文,引出主题。伴随着有节奏的Chant,进入英语的阅读。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从chant中提取信息。阅读前可以先Say a chant.
What would you like? 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 chiken.
What would you like? 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 rice.
在chant 当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唤起三和四年级关于食物的单词和Would you like 的句型的记忆。
1.2 巧借图文,搭建思维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的学生经常被老师带着回答一些无意义的机械操练的问答,没有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整堂课干巴巴。教师应该设置符合现阶段孩子的生活经历和实际的情境。例如,在执教PEP Book 2的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的第一課时,教师导入话题,新学期新学生与大家见面,让学生观察插图,启动思维。
T:Look at the picture. Who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Are they Chinese? Where are they from? Whats happening?
教师创设新学期的情境,符合刚开学的实际,激发学生思考与参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新知识搭建桥梁。如果班上刚好也转来新的同学,更好去创设这个情境,贴合学生的实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体验情境,学生开启形象思维,促使他们联系生活经验,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先学环节,教师应该更多的放手给学生,不是一味的跟着老师走,机械操作,没有思考空间。
2 While-reading后教环节 整体感知 发展思维
语篇阅读是小学英语阅读课的重要环节,即后教环节,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应在让学生更多地对语篇思维进行合理分析。应用与分析思维品质是记忆与理解思维品质的升2.1 挖掘文本插图,促发形象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理性思维过程。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水平,利用文本插图或,让学生从图中去猜测和理解文本大意,快速搭建思维框架,学生从插图中获取信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以此同时培养阅读策略。
2.2 妙构思维导图,助力逻辑思维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好的思维导图能让学生快速搭建思维支架,形成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链和知识块。利用图像、词汇和线条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把文本信息形成容易识记的思维导图。如果教师善用简笔画,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重点句型单词与相应的图画等建立记忆链接,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
如,PEP三年级上册This is me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结合小朋友耳熟能详的大耳朵图图,用重点句型This is my...来介绍他的五官。
2.3 善用设疑,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在小学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教授文本时,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联系将已学过的知识和现有的知识进行搭建。例如,老师在教完PEP三年级下册At he zoo时,可以设疑:
T:What animals in the zoo? What are they like?
T:What animal do you like? Why?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animals.
通过问题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动物”外表,形态特征的描述。这样不仅锻炼了语言能力,同时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2.4 渗透技巧,举一反三
阅读技巧是在阅读中习得的,教师也要进行适当引导。阅读技巧有略读法,寻读法,还包括用英语思维联系上下文去猜测词义,推断法跳读,细读等。
3 Post-reading练习环节 发散评价 创造思维
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往往可以通过拓展环节来实现。拓展环节也是我们练习环节。“一方面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并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在理解。另一方面能及时暴露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和应用的不足。”阅读后的拓展练习,进行知识迁移,提高发散思维。
(1)演文本 提高创造思维。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完成阅读理解后,笔者让学生试着把课文表演出来。有的学生不仅会表演还会改编课文。
(2)小组活动 提升聚合思维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些具有研究意义和思考价值的开放性问题,活跃小组成员的思维空间,再与同伴讨论思考,进而在合作中有效地提升孩子们的聚合思维。
(3)读后写—感悟生活。
回顾和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部分,更是展示学生阅读成果的平台,帮助学生自主建构语言,发散思维。可以分层设计,不同层次满足孩子们的水平。
教师应当在读前、读中、读后始终贯穿培养学生思維品质的理念。阅读之旅从思维激活中出发,于思维发展中行进,在思维拓展后结束。“教贵有法”,期待聚拢更多的研究目光,提炼更好的学习支架,引领学生在思维更深处漫溯。
作者简介:柯梅榕(1984—),女,福建厦门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单位:厦门市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