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深空
2020-06-29周晨亮
人民画报 2020年6期
周晨亮
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诗人屈原在长诗《天问》中,从宇宙之本源到阴阳之俱化,从天地之构造到星辰之往亘,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进行想象与发问。两千多年后,中国人将带着“天问”的精神飞向火星,甚至更远的行星。
“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是2020年航天日的主题。4月24日,“中国航天日”活动在线上举行,中国行星探测任务的名称“天问”被揭晓,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自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日”活动已成功举办四届,成为普及航天知识、传承航天精神、激励科学探索、培植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启动仪式上,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事件的三位杰出代表—“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被国家航天局聘为“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在戚发轫看来,太空是人类生活的“第四环境”,是国家主权的“第四个疆域”。“我们要去,我们不能不去。”
戚发轫认为,现在航天人面临的任务比老一代的更加艰巨和光荣。“我们是解决了‘人家有我们也要有的问题,现在你们要解决的是‘人家没有我们有‘人家有我们要做得更好的问题。所以,现在更需要自力更生的精神。”
航天事业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体现,航天梦也是强国梦。
正如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在启动仪式上所说,弘扬航天精神,不仅要勉励航天人直面风险挫折,在接續奋斗中建设航天强国,而且要激励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崇尚探索创造,要号召全社会爱国奉献追梦,在笃定前行中成就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