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千难成伟业
2020-06-29周晨亮
周晨亮
1970年4月24日,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一曲《东方红》,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往返太空,成为首位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
从1958年毛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三大里程碑为代表的巨大成就。
航天精神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而孕育发展。
“两弹一星”精神
20世纪50年代,面对当时帝国主义核威胁、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留学归国人员,孙家栋亲历了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他的奋斗历程与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紧密相联。
1951年,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前苏联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公派留学人员。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规定,每年各科考试成绩都获得5分的同学,毕业时可获得一枚印有斯大林头像的金质奖章。1958年,孙家栋带着这样一枚珍贵的金质奖章回到了中国。
学了7年的飞机发动机专业,孙家栋本以为会和飞机打一辈子交道,没想到1958年4月20日,他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从事导弹研究。此时正是“两弹一星”事业启动之时,中国培养的这批留苏学生,有1/3被调到这里从事导弹研制工作。
1967年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钱学森亲自点将,让从事9年导弹研制的孙家栋重组卫星研究队伍。当时已是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導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的孙家栋,再一次放弃了自己已经熟悉并建树颇丰的领域,担起卫星研制的重任。这一年他38岁。
1967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对卫星方案进行了简化设计和研制工程管理,完成了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的任务。他从方方面面挑选出18位搞导弹的、搞卫星的、有系统工程经验的、有特长的技术骨干,承担卫星本体的研制任务。钱学森曾这样说过,研制第一颗卫星,是我们的初战,以后还要搞返回式卫星、载人飞船。请记住,是卫星,是国家的航天事业,把我们结合在一起。
孙家栋带领十几个青年人开启了中国人探索太空奥秘的创业之路。
1969年底,长征一号火箭第一次发射遭遇了挫折。但很快于1970年1月30日再次发射取得成功。六个地面卫星测控站也建成了,陈芳允等科学家对外国卫星进行跟踪观测,证明中国测控网性能优良。那时,卫星发射所使用的通信线路全都是靠电线杆架起来的明线。为防止有人破坏,各地动员了数十万民兵,从发射场到各个观测站,在全国数万公里的线路上,保证每一根电线杆下面,日夜有人值守。
“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条件很苦。“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戚发轫举例子说到,当时他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地面试验方案,但在完成试验的过程中,缺少的条件实在太多了。
“东方红一号的4根3米长的短波天线发射时是需要收拢起来的,上天解锁后靠卫星自旋力量甩出来,动作挺复杂的,轻了甩不开,重了又会因离心力太大而对天线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当年没有计算机仿真模拟,完全是靠地面试验。试验需要设备、场地,设备是我们自己研制生产的,场地当时受限于条件,就用中科院力学所的一个仓库。试验很危险,但是那时我们也没有任何专用的防护装置。做天线试验时,老同志每人拿个纸箱子盖挡着,从木板间的缝隙往外观察;年轻人就爬上(没有顶棚的)房梁,骑在上面往下看。”在当时的环境下,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在戚发轫看来,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可以成功,靠的就是中国航天人的爱国心。
“所以,东方红一号能成功,还要看到前面有很多人做了很多事,就像饿了吃第一个馒头没饱,第二个也没饱,吃第三个馒头才饱了,我就是第三个馒头,还上了天安门,但前面的这么多人,这些历史都应该被铭记,历史是不能被忘记的。”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涉及众多科技领域的宏大系统工程。每一次载人飞行,是3000余家单位、100多家科研院所和协作单位的十几万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努力,才换来了从每一个重要任务节点、每一处技术岗位传来的一声声拨动心弦的“正常”口令声。
中国人就是凭着这股子硬气,一步步向太空挺进。它早已融入航天人的血脉,成为一种基因、一种气质。
探月精神
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探月工程的辉煌历程。2008年11月12日,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发布。2009年3月1日,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树立了中国航天继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1994年,中国科学家开始进行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2000年11月22日,中国政府首次公布的航天白皮书《中国的航天》,明确了“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2001年,由原国防科工委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原总装备部等单位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的相关论证工作。
2004年1月23日,中国绕月探测工程获批准立项。作为“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一步,绕月工程嫦娥一号基于中国当时的科技水平,充分利用应用卫星研制成功的经验和成果。
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续获得了120m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三维月球地形图,探明了14种有用元素在全月球上的含量与分布特征,获取大量科学数据,验证并补充了国际其他国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了确保首发成功,“嫦娥”工程全系统曾开展“两个100%”工作:一是所有单机、分系统和系统总体的设计都要进行全面的复查、复审、反思、质疑,不遗漏任何一个问题,复查工作要深入到研究室、工程组一级,要做到100%;二是所有产品的生产都要进行全面的复查复审,复查工作要深入到车间、工段一级,要做到100%。
花费少,收益高。为了让有限的经费产出最大的效益,参与工程的科研人员处处精打细算。“我们不追求‘豪华配置,整个系统的各项指标刚好能满足工程要求,虽然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我们认为很值!”参与卫星研制的主任設计师饶炜说。建立一套深空探测网需要数十亿美元,中国科研人员就使用天文观测网和航天测控网相结合的办法,达到同样的功能。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说:“它对整个航天事业的推动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嫦娥工程的实施,必将对树立国家形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地面应用系统对嫦娥一号搭载的8台有效载荷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研究,获得大量月球数据产品和科学成果。“嫦娥一号的科学研究工作应该说交出了比较完美的答卷。”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
嫦娥一号任务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科技创新、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一位老华侨写给嫦娥团队一封信里的一句话:“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
随后,嫦娥二号首次实现中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嫦娥四号实现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探月工程五战五捷,举世瞩目,在长期的科研攻关和工程实施过程中,逐步锤炼凝聚出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只要出现在公共场合,总要被热心的公众询问“嫦娥”的近况。担任“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后,他第一时间告诉网民,“嫦娥”和“鹊桥”很健康,而且工作都很出色。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已在月球背面工作16个月昼,目前性能稳定,状态良好,月球车创造了月面工作最长世界纪录,获得了月球背面长度近500米,深度为50米的第一幅地质剖面图,还有月球矿物组份、空间环境等宝贵数据。现在全人类都在携手并肩,抗击新冠病毒威胁。同样,为确保嫦娥四号能够持续健康工作,我们每天也都要给它们测体温,每个月都要让它们休眠隔离14天,安全度过月夜,以最佳状态迎接下个月昼工作。此外,远在45万公里的‘鹊桥号中继星状态也非常好,表现很出色,正源源不断地把月背科学数据传回地球。”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吴伟仁见证了中国人如何将“嫦娥奔月”这个诗情画意的“中国梦”呈现给世界。不久的将来,嫦娥五号将飞向月球并取样返回,完成嫦娥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全部战略目标。他相信,弘扬探月精神,保持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中国航天人将把梦想写在更高远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