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2020-06-29曾乐
摘要:学前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音乐素养的培养是学前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通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其在未来的幼儿教学中提高幼儿音乐水平,保证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音乐素养措施
音乐素养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音乐素养,有利于以后职业道路的发展。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现状
(一)音乐基础薄弱
经过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都是文科生,音乐基础薄弱,且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音乐基础薄弱限制了他们专业能力的提高,在音乐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压力,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中缺乏主观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从多方面影响着音乐课堂的质量。大四毕业班专业测试数据显示,这一阶段大部分学生的音乐专业知识都达到了就业标准,也就是说,音乐素养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现阶段我国教育部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相关专业教学的基本能力,许多学校加强学生技术能力培养,忽略了专业理论的问题,与现阶段学前教育理念不符,这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时专业技能无法满足就业标准。总体来说,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缺失,基础薄弱,缺乏音乐审美和教学能力。
(二)教学模式固定,教学体系不完善
首先是音乐课程减少,无法满足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需求,学生一学期总共58课时,文化课知识理论学习35课时,其他学科15课时,音乐只有8课时,且学期测试为开卷考试,达不到检验学生专业知识是否具备的要求。其次,音乐课堂知识不系统,缺乏专业性,且课程设计不合理,导致许多学生无法掌握音乐基础知识,跟不上教学进度;这使得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前教育要求本专业学生音乐素养进一步提高,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限制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归根结底,这是由于教学体制的不完善,当前形势下,这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欠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学体制决定着学生今后职业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二、培养学前教育学生音乐素养的措施
(一)实行理论与技能共同发展方案
理论是技能实践的基础,音乐素养的培养理论和技能缺一不可,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持,技能实践会无从下手,盲目实践会对教学活动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在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活动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加快音乐素养的培养。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从听觉视觉多方面丰富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感知,增强音乐效果,可以利用情景创建现代化教学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歌者的情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力量;良好的班级氛围对音乐素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可以通过举行班级联欢会,到学校当地艺术馆学习,观摩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三)增加社会实践,提高检验标准
音乐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能掌握方面,另一方面是心理素质。技能掌握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方式,心理素质是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体现。实践是检验学生音乐素养的唯一标准,参加大型演出或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是检验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多组织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以此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养,保障学生今后职业发展。
(四)完善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
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学生,好的教师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可以通过参加比赛或者演出的形式豐富经验,在音乐专业领域提升造诣。还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学习现代化教学方式,撰写高水平课件,组织有效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在活动或者课堂教学中,坚持鼓励学生,让学生相信自己,大胆歌唱。
三、结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问题,是学前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具备,有利于学生提升整体素质。音乐对于幼儿来讲,是最容易接触和接受的学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音乐素养就相当于在于幼儿交流时少了一道屏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能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幼儿教学环境,为我国幼儿教育体制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闫淼.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8(05).
[2]索敏.浅析高职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课程整合教学研究[J].中外交流,2019(42).
[3]王欣欣.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模块化”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曾乐,男,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讲,研究方向:音乐、高等职业教育)(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