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国画教学体系中的高校阶段地位
2020-06-29方志勇
摘要:本文主要从国画作品表现的社会流习以及国画高等教育的客观现状出发,探讨国画发展出现的症结根源所在,围绕中国画体系建设缺陷和高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行论述,阐明高校国画教育改革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体系 笔墨能力 改革 社会流习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绘画,其历史伴随我国文明的发展而悠久绵长,这也意味着中国画自身具有完善的教学和审美体系及标准,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推进和丰富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演变。这个演变的特征是缓慢的,而非革命性的,具有极强的延续性和继承性。中国画演变的这种特性并不意味着表现方法的程式化,相反,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作品,我们可以见到极其丰富的表现方法,而在这些丰富表象的背后是笔墨表现的坚守。笔墨表现是中国画体系中极其明确的发展主脉。这里的笔墨表现指的是具有高度技术要求的以及笔墨自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美感的表现能力。中国画笔墨的概念早已经超越了笔和墨的工具属性,而上升到具有独立技术和审美要求的范畴,这样的笔墨表现力是需要建立在数以十年记的长时间训练基础上的。就此而言,当今高校的国画教学普遍面临的是“无米下炊”的尴尬境地,我们所招收的生源整体来看笔墨的技术掌握能力几乎为零,这是国画教学体系丧失的直接后果。
高校的国画教学只能是整个国画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利用生源的技术和心智成熟对其前期教学积累进行催化和提高,而现实的高校阶段教育变成了笔墨基本功训练,在此背景下又何谈笔墨能力和国画的特有精神面貌呢?笔墨能力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为什么历史上可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笔墨能力呢?首先,由于外来文化交流的限制缺少其他表现工具的选择,毛笔长期以来是中國主要的书写工具。其次,以家庭继承为核心的师徒式传授保证了教学体系执行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是对接班人从幼年到成年培养的整体设计和实施。当然,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也有受众范围狭小的弊端。现代的教育制度虽然非常好地解决了受教育的不公平性,但又丧失了国画教育的系统性。高等教育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这既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国画系统教育缺失的苦果。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尽量发挥导向性作用,建立高校国画专业招生重点考查笔墨能力的要求和标准,尽快将国画教育的梯队建设建设起来。要意识到这个过程从实施到见效是缓慢的,不能急功近利。同时还要调整一些展演标准,杜绝不良的社会流习对高校教学的染指。
除了考核笔墨能力之外,以西方造型为基础的考核标准亟须改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将西方绘画艺术教育系统引入,并迅速成为艺术院校的主流课程,这对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画的中西融合一度成为学界的主旋律。就国画教育的现状以及国画作品的社会流习来看,中西融合是不成功的,以西方造型为基础的国画教育更是荒谬的。首先,东西方绘画艺术从工具、材料到哲学背景,以及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导致的结果是西方更重视视觉真实的表达,而东方则是更强调意念和感受的传达。当西方绘画从写实发展到抽象,不断地强化个体感受抒发的时候,我们却将西方的基础造型能力作为国画教学的基础。也许中西融合的初衷是开阔我们的视野,打破狭隘的民族主义,但从结果来看,中西融合不但没有给予民族绘画足够的养分,反而使我们的民族绘画精髓消耗殆尽。
因此,我们亟须进行以西方造型方法为基础的中国画教学体制改革。因为几乎所有的国画学科都受到了西方绘画的思维冲击,山水画从构图到表现方法越来越像风景画,有过分追求视觉真实感的倾向。山水画在中国传统的人文体系中早已经超脱了真实性的束缚,从元代文人画兴起笔墨独立开始,山水画的形式感逐渐弱化,而笔墨的表现张力强化,到近代黄宾虹先生已经把山水画的形式感完全打破,将笔墨的层次推向了极致,这才是笔墨自身发展应有的结果。而山水画的风景画倾向是从一种形式转换成了另一种形式,丢了自己的东西不说,受材料工具的限制也抓不住人家的好东西,意义何在?
综上所述,现今中国画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有问题的,这个问题并不在高等教育阶段,而是整个国画教育体系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高校具有双重导向性,一个是通过人才选拔标准的调整来强化国画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引导,另一个是通过教学调整培养出具有符合民族绘画体系要求的学生,通过学生毕业后的自我完善进而对社会流习进行干预,逐渐培养出社会大众的民族绘画审美规范,审美规范形成以后又会反过来对国画作品的创作进行约束和引导,只要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民族绘画的未来必定一片光明。
(作者简介:方志勇,男,硕士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