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力衰竭的“冷暖干湿”及药物治疗策略

2020-06-29肖莉

今日健康 2020年3期
关键词:冷暖正性利尿剂

肖莉

现如今,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威胁我国老年人生命安全的一种严重疾病。急性心力衰竭常会危机患者的生命,必须得到及时的诊断,并进行紧急的抢救治疗。在临床中,急性心衰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重症,在医院的急诊部十分多见。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几小时之内,病情的变化速度非常之快,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很多人对心衰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其“冷暖干湿”分类却所知甚少,对应的不同分类的药物治疗就更不了解了。那么本文就带来科普一下急性心力衰竭的“冷暖干湿”及药物治疗方法。

1.急性心力衰竭的“冷暖干湿”的划分依据

在《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明确提出,对于心力衰竭这种疾病,可以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淤血,将其分为“干”、“湿”两种类型;根据患者外周组织低灌注情况,将该疾病分为“冷”、“暖”两种类型[1]。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划分依据仍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判断的。总的来说,急性心衰患者大致可以分为4种类型,即“暖干”、“暖湿”、“冷干”和“冷湿”。对急性心衰,近几年又有了新的理解,在传统的分型上又有了新的认识与理念,将急性心衰分为失代偿性心衰、高血压型急性心衰、肺水肿、心源性休克、高心排量心衰与右心衰。

2.急性心力衰竭的“冷暖干湿”分类及药物治疗策略

2.1“暖干”

暖干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受损较轻,患者并不会出现淤血的症状,同时不会出现灌注不足的现象。此类患者多属于第一次发病,而且心衰症状较轻,患者在发病时仅会出现乏力、轻度劳力性气短等症状。在对暖干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首先对患者的原发疾病予以治疗,要将一切诱因消除,从而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在药物治疗中,只需选择口服药物,并对其进行调整即可。

2.2“冷干”

冷干型急性心衰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液体潴留,而多会出现心排量较低的情况。这种类型的急性心衰,往往多发于一些严重瓣膜狭窄、利尿剂使用过度、急性右心衰的病人身上。患者的机体属于低血容量状态,会出现外周组织低灌注。对于此类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首先应当适当进行扩容,通过低灌注的方式不能纠正患者的症状时,可以让患者服用正性肌力药物。

治疗的目的就在于促使患者的心排量增加,曲线向上移动,因此会选择正性肌力药。患者既然有“冷”的特征,就表明其外周阻力较高,这就需要选用能够改善外周阻力的正性肌力药,比如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对于冷干型急性心衰患者不建议使用利尿剂,必要的话还需要进行补液。若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血压过低的情况,就需要使用一些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等。

2.3“暖湿”

暖湿型的急性心力衰竭,此类患者的心排量相对较为正常,但也有患者会出现液体潴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肺水肿,血压有可能正常,也有可能会较高。暖湿型的急性心力衰病多出现于一些冠心病患者,或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身上。此类急性心衰大致可以再分为心脏型、血管型两类。血管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往往是由于液体血管内再分布而导致,患者身上会表现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血压会出现升高,出现高血压的症状。在药物选择上,会将血管扩张药作为最佳选择,而后才考虑利尿剂。

而心脏型心力衰竭患者,出现暖湿特征,则主要是由于液体潴留导致,会出现明显的淤血症状。治疗时则与心脏型患者恰恰相反,利尿剂为此类患者的首选药物,而后才是血管扩张药。如果患者在使用利尿剂的过程中出现抵抗,可以使用超滤治疗。

2.4“冷湿”

这种状况的患者病情一般都比较危重,患者会出现液体潴留,心排量也会明显降低。患者机体容量负荷重,同时外周组织灌注较差。冷湿型急性心衰的发病人群,多集中于一些出现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等心源性休克、扩张型心肌病急性恶化、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的患者身上。

如果患者的收缩压等于或大于90毫米汞柱,就需要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药。如果应用了上述两种药物之后,患者的病情仍未得到显著地控制,此时可以使用正性肌力药物。而若急性心衰患者的收缩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下,就需要将正性肌力药物作为治疗的首选。但如果患者在使用正性肌力药物之后并没有效果,也可以使用血管收缩药[2]。但要注意患者需要在低灌注状况得以纠正之后,才能应用利尿剂。在经过各种药物治疗后,仍没有反应的患者,可以使用机械循环支持治疗。

简而言之,对于冷湿型急性心里衰竭患者的治疗,其目的就在于使患者的充盈压降低,心排量增加。在治疗中通过使用利尿剂、正性肌力药、动静脉扩张剂,以及适当的器械辅助治疗来达到有效治疗。

总之,通过上述知识的科普,相信您对急性心力衰竭这种疾病已经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了。特别是对其“冷暖干湿”的分类,以及不同分类的药物治疗策略的了解。只有建立在了解的基礎上,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急性心衰,出现疾病了也能积极配合医生,从而使病情得到有效地控制。

参考文献

[1]张健, 王运红.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新进展[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031(002):105-107.

[2]张静波, 赵景萍.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9期):38-39.

猜你喜欢

冷暖正性利尿剂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国学教育理念带给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正性导向作用的研究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交织冷暖
“蚕要暖”与“麦要寒”——在冷暖中成熟
高校辅导员正性道德情感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