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0-06-29张丽娜

今日健康 2020年3期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措施问题

张丽娜

【摘要】随着我国的飞速发展,微生物技术也在不断创新,近几年来,微生物检验逐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对人们的疾病诊断及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采取相关的质量控制对策是非常重要的[1]。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问题;措施

1.前言

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相关人员要认识到检验质量与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之间的密切联系与不同的检验方式对检验质量准确性的影响,选择最合适的检验方式,严格依照检验标准流程展开工作,全面提升微生物检验质量。

2.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问题

2.1部分检验工作人员综合素养参差不齐,操作技术不娴熟

部分工作人员因工作经验较少,对检验室内的设备没有完全掌握使用方法,且操作技术不娴熟,导致操作不规范,如此一来,对检验样本的总体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部分人员在对微生物标本进行检验时,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存放不规范,导致极易出现污染情况。部分工作人员在采集标本后对于应立即进行检验的标本未及时进行检测,使检验标本错失了最佳检验时间,且部分标本信息不够完善,缺乏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与监督,如此种种,极易导致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降低了整体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2部分检验标本本身存在问题,检验设备过于老化

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因检验员操作不当,使样本无法达到检验条件,且部分实验室内环境较差,达不到实验室规定标准。虽说我国是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但部分医院的实验室环境相对落后,检验设备较为老化,且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没有做好检验设备的定期保养、维护工作,在检验过程中,由于检验设备过于老化,极易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样本自身存在问题与检验设备过于老化也是导致降低检验准确率的重要因素。

2.3检验室内缺乏相应的文件管理措施,部分医院检验标本储存及运送工作不到位

检验室内的文件相对来说较多,很多医院没有对检验室文件管理工作引起重视,没有定制相关的文件管理体系,部分医院也只是盲目选用其他医院检验室的文件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导致文件管理混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部分医院在将样本采集后,没有及时送检,且标本的储存条件不到位,没有进行合理的储存,使标本受到外界多种因素干扰,导致出现变质、腐败,严重降低了标本的质量,形成了资源浪费。

3.讨论

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各个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微生物结构的复杂化,微生物检验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但是在现代医疗中,微生物检验对于临床治疗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提升微生物检验质量,改进当前的微生物检验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3.1加强医护人员与检验人员的意识

想要提升微生物检验质量,需要加强检验工作的各个环节。医护人员与检验人员的配合度会对检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降低人为因素对于检验工作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质检结果的准确度。医院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检测水平考核和评比等方式,来对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测评,以便督促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2]。

3.2嚴格控制微生物样本质量

改进微生物检验质量的过程中,除了对人为因素进行严格地把控,也要重视样本质量对于检验工作的影响。在采集和处理样本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对样本进行筛查和保存,

并对储存环境进行严格的监管。样本性质的稳定决定了检验质量以及检验结果的差错率。在培养微生物样本时,需要对致病菌和常居菌群进行分离,在分离后根据各个菌群的性质来调整样本菌群的储存环境。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阳性样本的筛查标准来完成对样本的筛选,并对筛选结果进行二次检验,确认无误以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化验和分析,从而生成检验报告。

3.3规范样本的处理和采集流程

在采集样本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在采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对于受污染的样本做好和安全样本之间的隔离。检测人员定期要接受流程培训。样本采集和处理流程的规范,主要是通过规范检验人员从业标准、加强人员考核等方面实现,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人员的实践水平,对于培养专业检验人员,提升微生物质检标准和结果准确性,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在教学和考核的过程中,重点关注检验人员对于采集流程的操作是否规范,对于易受污染的样本所采取的储存方式是否正确

3.4环境因素把控

微生物检验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较高,无菌室应通风和采光良好,远离污染区域和厕所,面积不宜过大或过小,配备缓冲间和操作间,配备样品传递箱,于缓冲间内放置洗手盆、无菌衣物、毛巾等,确保无菌室(平)面光滑,选择耐受的建筑材料,注意每天消毒,确保建筑之间没有缝隙及死角,操作间不设置下水道,以免污染空气环境;加强室内温度的把控,将温度设置在18~25℃为宜,湿度设置在45%~65%为宜,定期采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消毒,确保消毒灯辐射强度达标,定期对室内洁净度进行检验,要求工作人员进入时穿隔离服。

3.5仪器设备的检修及管理

针对不同仪器设备进行标识、使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注意提示;定期对冰箱、高压灭菌器、培养箱、冰柜仪器进行检查,确保仪器正常运作,加强设备消毒措施,针对精细化仪器定期进行保养,定期对仪器进行数据矫正,以免造成数据误差,加强防震动、防潮处理,避免设备老化,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导致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因素主要为部分检验工作人员综合素养参差不齐、操作技术不娴熟、部分检验标本本身存在问题、检验设备过于老化、检验室内缺乏相应的文件管理措施、部分医院检验标本储存及运送工作不到位等。因此,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微生物的检验工作水平,在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将质量控制工作合理应用,可有效保证标本的质量,保证标本合格[3]。

参考文献

[1]张静蕾,常涓,张贺.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3(14):2757-2758.

[2]杜娟.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河北医学,2019,22(4):693-695.

[3]陈霞.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28(9):706-708.

猜你喜欢

微生物检验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