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2020-06-29马彦成

今日健康 2020年3期
关键词:运用方式护理安全管理不良事件

马彦成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中追踪管理法的运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在2014年7月,我院创建追踪管理小组,针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管理事故进行系统的跟踪与个案指导,保障护理不良事件的妥善解决,并探究其应用效果。结果:与应用前相比,应用追踪管理方式后,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明显提升、发生率显著降低,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追踪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不良事件;追踪管理法;运用方式

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患者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事件,其不仅会增加患者治疗过程的痛苦,还有可能影响到患者治疗效果。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进行,医院已经逐步意识到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开始探索护理安全管理的新方式,追踪管理法是其中典型代表。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该方式的应用方式与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属于国家三甲级综合医院,设有外科、妇产科、皮肤科、急诊科等36个科室,共开放病房床位1500张;共有764名护理人员,女745名,男19名;文化程度:2名博士、15名硕士、257名本科、490名专科;职称:1位主任护师、15位副主任护师、82位主管护师、213位护师、453位护士。

1.2 方法

2014年7月,在我院创建追踪管理小组,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系统追踪管理与个案追踪管理。

①系统追踪管理

创建追踪管理小组:由各科室推荐,选择护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管理意识强、职称较高的护理骨干人员,组成追踪管理小组,小组成员通常有8人,小组成员针对医院中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进行统计、跟踪与反馈,并及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

恰当处理护理不良事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后,护理人员应马上告知护士长,再经由护士长呈报给追踪管理小组,收到护士长的报告后,小组成员需立即召开讨论会议,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定性,针对危害程度较大的不良事件,可使用根本原因的分析方式,结合事件引发的问题,讨论出造成不良事故的原因,寻找到护理系统的薄弱环节与漏洞[1],并从事件源头采取措施,尽可能降低该类事件的出现几率;针对普通的护理不良事件,可采取屏障分析技术,从管理与物理两个屏障入手,识别当前影响护理安全的屏障,并分析屏障的阻碍作用,通过头脑风暴法等方式,找到突破屏障问题的策略,并找到解决方式,充分发挥制度、监控体系的作用。

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追踪管理小组的成员应结合当前医院护理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不断完善护理安全制度,针对不上报或漏报的问题,给予对应的惩罚,将制度贯彻在护理管理过程中,保障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培养高素质护理人员:追踪管理小组应督促医院其他护理人员学习最新制度,保障制度能够及时传达、学习[2],要求护理人员全面参与到安全管理过程中,定期考察或抽查护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掌握情况,为制度的实施创造更好条件。

②个案追踪管理

整理护理不良事件个案出现原因:当不良事件出现后,追踪管理小组应及时整理其出现的原因,可使用鱼骨图等方式,找出个案出现原因。将事件发生过程逐一罗列,从操作、设备、环境等因素方面入手[3],找出每一环节出现的原因。重新检查患者的病例、护理方式,验证原因的正确性。

处理个案的方式:综合考虑我院实际情况,采取自救与三级补救的方式,尽可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对于患者与医院的影响。首先,护理人员应及时表达对患者的歉意,询问患者的需求,在合适的范围中答应患者请求;其次,如果护理人员无法处理好,护士长与追踪管理小组成员应适时干预,承诺患者会给予其满意的答复,如适当经济补偿等。

1.3 评价方式

比较追踪管理方式应用前(2013年7月-2014年6月)与应用后(2014年7月-2015年6月)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与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应用前后数据,借助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并进行X2值的检验,利用P值判定数据的差异,P小于0.05时,说明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则无。

2结果

实施追踪管理方式后,与应用前相比,应用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上报率显著提高,数据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所示(P<0.05):

3讨论

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不仅直接关系着患者临床疗效,还影响着医院整体形象,良好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帮助医院扩大区域影响力,提升其综合实力。通过追踪管理法,有利于了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中通过应用该方式,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不良事件上报率,说明护理人员参与到追踪管理过程中,可有效保障不良事件的妥善解决,减少此类事件的再次出现,值得护理人员的学习与借鉴。

综上所述,将追踪管理法应用在护理安全管理中,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事件上报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魏芳梅.追踪管理法联合品管圈管理对肾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86-88.

[2]陳纯友,刘明秀.追踪管理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217-218.

[3]郭晓蕙,陈莉明,陈丽等.移动医疗患者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12周的效果评估[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32(8):639-646.

猜你喜欢

运用方式护理安全管理不良事件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