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优良家风家训对当代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借鉴
2020-06-29潘国兵张晓峰
潘国兵 张晓峰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训承载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精神价值以及充沛的传统文化资源。我国古代传统家风涉及修身、养性、处世、励志、勉学、立德、应务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以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反映历史各个时代的风貌与社会生活。其中也蕴含丰富的“廉政因素”,如崇俭戒奢、廉洁自守、遵纪守法、克勤慎密、戒贪拒贿等,这些廉政因子不仅是当代人努力学习和传承的廉政财富,而且对治理党员干部家风,推动党风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清正、廉洁、自律、无私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家风家训;党风廉政;建设;借鉴
我国古代家风家训作为传统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在几千年教育史、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文化,对于推进优秀家风培育,弘扬社会正气,推动党风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清正、廉洁、自律、无私的社会风气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 家风家训的意义
家风也称门风,最早出现在西晋时期,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家庭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伦理理念、价值准则与行事方式。具体包括家教、家训、家法、族规等多种形式,具有传承性、社会性、时代性等明显的特征。
2 传统家风家训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1 家风家训是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资源
传统家风家规里有大量的廉政家训、廉政故事,世代沿袭,垂训后人,是党风廉政建设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北宋包拯的孝肃家风,包拯清廉一生,晚年曾写下“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垢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并将这37字家训刻于石碑上,可谓为后世子孙为官立下最严厉的家训制度。在包氏家风熏陶影响下,包拯后代族人恪守祖训,先后三代为官,均清正廉洁。又如晚清名臣曾国藩身处高位,严格家训,为官数十年,但“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他严谨自律,对幕僚、亲属子弟等亦如此。以史为鉴,古代传统家风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巨大的财富,深入挖掘这些优秀的廉政因子,对于深入推进从严治党,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2 家风是党风廉政建設的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领导党员干部要重视家风建设,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八条提出党员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因此,家风建设不再是党员干部个人的“私事”,转变成为从严治党的“公事”。在从严治党背景下,倡导建设优秀家风家训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抓手。
2.3 抵御腐败的坚固屏障和重要防线
近年来,从严治党过程中,出现层出不穷的“家族式腐败”“一窝式腐败”现象。2015年,据网络公开发布34个省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中,涉及亲属共同违纪的占21例,数据显示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多半属于为家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公肥私。“家族式腐败”就是家风不正严,家庭教育出现问题。良好的家风家训,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是筑牢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道屏障。
2.4 家风是培育廉政文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不竭动力
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家风、政风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传统儒家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已明确指出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而“齐家”和 “修身”,则需要良好家风的熏陶。良好的家风家训能为培育廉政文化,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 当前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方面的问题分析
从部分落马管员案例来看,部分党员干部家庭中的不正之风,轻则影响家庭成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则败坏党风政风、危害社会,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3.1 党员干部自身的廉洁意识淡薄
坏的家风是腐败的助长剂。一些党员干部的拒腐意识日益淡薄,人民公仆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理念丧失,只顾小家不顾大家,常常为了一己之私而丧失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把官当成生意来做。其行为上,自身不够廉洁,还把自己的家庭成员带入到腐败的行列中来,鼓励、纵容家人打着自己的招牌行事,最大限度利用职权,获取不当利益。不仅败坏自家门风,还严重玷污了党风政风,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
3.2 部分家庭成员利用党员干部的权力寻租
有些领导干部对家属放纵,平日缺少约束,沦为家庭成员牟利的通行证。部分领导干部家属利用领导干部职务便利构造家庭利益共同体,进行权力寻租,逐步滋生了党员干部的家庭为单元的贪污腐败行为。对于此类行为,往往一开始党员干部并不知情,知情后又经不住配偶、子女亲属的游说劝说,由此心理防线逐渐被瓦解而转向默认和纵容,进而滋生出严重的腐败问题,造成恶劣影响。
3.3 家庭监督机制缺失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推进,中央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法规,有力地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但除了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外,关于党员干部家庭监督方面的法规条例并不多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风建设的正面影响力。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连着党风民风。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强家庭监督,多省市尝试“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明确倡导领导干部注重家风建设问题,从制度上规范家风建设。新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明确规定向党员干部发出警示,应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妻儿成为贪腐导火索,防止被身边人“拉下水”。
4 党风廉政建设中良好“家风”的构建设想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毫不动摇坚决从严治党、从严管党的重要时期,为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能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执政地位不动摇,就必须重视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从家风着手,以家风促进党风政风。
4.1 加强自律,以身作则树家风
党风廉政建设的首要对象是党员干部,优良家风建设应从首要对象入手。家风的好坏,领导干部自身的修养是关键。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学好共产党员的“心学”,以身作则,廉洁自律。领导干部一定要扛起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在守纪守规、工作学习、廉洁自律等方面当好表率。党员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增强底线意识,时刻自警自省自律自励,坚守清正廉洁的从政底线。
4.2 以史为鉴,创新方式化家风
需大力提倡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一是要多读经典,将《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孝友堂家规》等一批中华传统文化列为必读文献,这些经典著作凝聚着古人先辈家风文化的精髓。二是大力挖掘老一辈革命家广为传颂的家教故事、值得学习的家训。例如,周恩来总理明确家族的“十条家规”;河南兰考县原县委书记焦裕禄对子女“绝不能搞特殊化”的要求。领导干部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训从源头上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约束家庭成员和身边人利用慎终如始、严格自律。总之,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挖掘和发挥传统家风、家训的教育价值,筑牢领导干部及家属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新时期,党员干部家风文化建设的涵养建设并非一味地继承传统文化,尤其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家教中,既注重文化传承又要注重社会主价值观的融入。
4.3 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守家风
良好家风的形成,既要有家庭内部成员俭以养德、严格自律,又要有切实可行的制度约束。习总书记指出“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新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也提出了对党员干部的家风具体要求,其他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也要完善。首先,要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信息公开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员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扩大和严格对党员干部及其亲属经商、移居国(境)外等行为的监督,增强领导干部家属相关信息的透明度。其次,继续坚持和完善监督制度,筑牢监督体系。如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廉洁档案、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党员干部家庭财产和个人收入申报制度等,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实效。坚持和完善群众信访举报制度,提升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的监督力度,注重将领导干部家属子女纳入监督范围,提高对领导干部家属参与违纪违法行为追责和惩处力度。第三,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提高党员干部自律性。领导干部工作考核内容和指标中要涵盖家风建设,鼓励党员干部注重家風建设,增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内生动力。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治理单元,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党员干部家风关乎着党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家风关系党员队伍的作风建设,影响从严治党的效果。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注重家风建设,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宏.家风建设及其对官德的涵养[N].光明日报,2017-2-27.
[2]杨文佳.家风建设首次写进条例[J].党课,2018,(19):34
[3]卢莹莹.家风家训廉洁基因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现代价值及转换路径[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7,(3):42.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