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高校之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趋势
2020-06-29刘丽张程武
刘丽 张程武
摘 要:根据西部地区区域特点结合我校办学宗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人才需要,将我校建设成为应用型大学,本文以物理实验教学为例,详细分析现阶段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西部高校;应用型本科;物理实验教学
0 引言
“三流”高校是在双一流高校之后,地处三线城市,承载着70多年的风雨,有着自己的特色专业——煤矿类专业,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物理实验作为理工科重中之重的基础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对物理理论的深化理解,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动手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素养,本校以产教融合为依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导向,然而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物理实验的改革尤为重要。
1 结合本校的情况,大学物理实验课面临的问题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1 学生情况
1.1.1 语言沟通
我校学生汉族与民族学生比例各占50%,学生的基础问题主要是语言问题,在大学之前所上课程都是维语授课。因此在90分钟的课堂时间除了解决所学的课程知识以外还得解决语言沟通的问题,在短时间将专业术语融会贯通。
1.1.2 学习习惯
总体看来,每个班的学生都非常上进,需开发他们的潜能。其学习方法和技能,还和高中状态一致,主要靠老师讲授知识,很难能够自主学习。
1.1.3 师生匹配度
在每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上课学生为5000人,学期上课课时18,上课教师为7人,平均每个教师每周课时量约在20左右。上课时间紧张,教师疲于上课,缺乏思考,导致在过度反复劳动的过程中的上课效果欠佳。
1.2 环境
1.2.1 教学环境
上课可用实验室8间,同时可供160-180人上課,由于小班(20-25人)教学,导致师生比更低,物理实验课按照传统要求需要课前预习,课后完成实验报告,这两次作业需要及时批阅,并更正,如若不及时更正,不能实时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
1.2.2 课堂环境
大学物理实验课主要还是采取传统式黑板、粉笔式教学,教室中缺乏现代教学的必须设备——投影仪和电脑设备等电子设备,教师上课采用的主要式演示实验,但这过程中少数学生“偷懒”现象严重,若采取电子设备或者仿真实验模拟实验过程,与实操结合教学效果更好。
2 大学物理实验改革策略
针对现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2.1 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
南疆各地孩子受问题教材的影响,认识观、世界观、价值观扭曲。学校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我们在青少年的培养和影响过程中除了上好思政课以外,还需将思政思想融会贯通,融入到课堂、科技之中。予情于理,将正确的人生观,核心素养融汇到教学的方方面面。本着学科的特点和结合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工作。
2.1.1 触动心灵的教育
结合疫情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珍爱和珍重生命等观念融入物理实验教学,将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涌现出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作为育人的好教材。
2.1.2 社会是终生教育的大课堂
尽管我们不能像医务工作者那样去挽救生命,但正当疫情防控志愿者,在社区宣传和网络普及防疫知识,投身于志愿活动中,在为社会服务过程中完善自我。
2.2 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积极推进“基础学中做+专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将产教融合给予课堂,如,《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试》一实验中,不仅仅是将复杂的太阳能电池的机理深入浅出的讲清楚,还需拓展《太阳能系统和储能系统的设计》,将产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可以有效拓展到太阳能电池板跟踪系统的设计等方面,从基础中做,在专业中学。
2.3 组织学科竞赛
在课堂中选拔一批动手能力强,重点开发,连续培养,积累经验。推动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比赛,让学生感受到兴趣可以带来价值和利益。学科竞赛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验竞赛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激发对大学物理实验的兴趣。同时组织学科竞赛,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型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又有利于实验效果的提升。
2.4 融会贯通积极教育法
实验教学是最容易实现积极教育法的一门学科,运用积极的心理学暗示,培养学生的学习心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关注学习和实验操作的过程,享受物理实验这一探究性学习,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把学生推向探究知识的前台。
3 结语
由于本校的特殊性,需要研制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无论从实验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采用积极教育法,以学生为主体,将思政教育融会贯通,严格要求教师自身和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用教育改变人生,用技术改变教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2017-01-09.
[3]门瑞雪.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