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发髻式样变迁
2020-06-29陶诗秀
陶诗秀
《芈月传》播放时,有关头发造型问题曾引起专家非议,重点在头发造型“错妆”,错在芈月所处年代是战国至秦国时代,女性演员不应梳高髻,即使有也不普遍。
据称,巍峨的发髻始于汉代晚期,到魏晋时期更为普遍,如飞天髻、随云髻是当年妇女时兴的高髻。让饰演出生在战国至秦国时代的芈月等女性演员梳高髻就是张冠李戴。为此,笔者愿将“发髻式样的变迁”一文献上,供读者参考。
天下妇女都力图细心梳理自身的天然美发,希望以亮丽仪容示人。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完成征战任务后,辞别皇上返回故里。即匆匆进入闺房,坐在窗前梳理像云一样的头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花,充分显示出女子的爱美心态。
自清以前的历代皇朝,女子对头发的整理,最常见的是留长辫子或梳成千姿百态的发髻。
像我的故乡风俗一样,客家妇女出嫁后均梳髻,自结婚之日起,由于身份改变而梳起“银髻”,又称“上头”。
所以,妇女在年幼时以梳丫髻为主,成年女子则梳丫鬟,到出嫁之日才将丫鬟改为少妇的发髻。如果已过婚龄而未出嫁者,也只能梳发鬟而不能梳髻。因此,梳髻与梳鬟是古代妇女婚嫁的一种重要标志。
无论是发髻或发鬟,都是先将头发盘在头上,然后按各种发式编梳出千姿百态的发髻或发鬟,能增加女子的妩媚感。
★丫髻:是古代汉族未成年男女与成年的未婚妇女发式。其梳理方法是将头发集束于头顶,再编结成两个发髻,左右各一,故又名“双丫髻”,因其与树枝丫杈相似,又称丫头。双丫髻又称双角髻、双童髻、双髻丫。
丫髻为实心的发髻,通常为侍婢、童仆、少年男女常梳的发式,而且贫穷家庭出身的女子也梳这种丫髻。
北宋诗人陆放翁的《浣花女》云:“江头女儿双髻丫……插髻烨烨牵牛花。”在明代,只有小婢梳丫髻,而未出阁女子则要梳“三小髻”。
在河南洛阳出土的古墓中,有商代玉雕人像头上梳的正是双丫髻,从而推测双丫髻在远古的商代已经流行。
★结鬟:又称梳鬟,多是未出嫁少女的发式,梳理方法是将头发分股,结鬟于头顶,不用托住,使其自然下垂,并束结发尾,令其垂于肩上,称为“燕尾”。
至于已出嫁妇女发式则是名目繁多,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堕马髻:是魏晋年代妇女的一种发型。其发型特式为发髻向下侧垂至肩部,并从发髻中分出一撮头发自由散落,给人以发髻散落的感觉。如果加上愁眉妆和啼妆,犹如女子刚从马上摔落之姿,让人看起来妩媚动人,美丽多姿。
★灵蛇髻:据说,甄氏是后汉魏文帝曹丕的妾室,曹叡的生母。曹叡登位后,追认甄氏为文昭皇后。甄后入宫后,每日对镜整理头发时,都见到一条口含赤珠的绿蛇,随着甄后梳妆而盘曲成各种姿态,让甄后仿效梳成发髻,而且每天随蛇形变化而梳成形态各异的髻,因而称为“灵蛇髻”。
灵蛇髻的发型灵活生动兼饶有风韵,为社会上尊贵女流所喜爱。这种发型变化多端,可拧可盘,扭旋于头顶两侧或头前,变化灵活优美,在古代仕女画中十分多见。
★螺髻:这种髻的特色是形状高耸且不会塌落,主要以盘缠成形,具体方法是将头发用丝线分股拧结系起,然后采用编、迭、盘等手法,把头发迭成螺状,置于头顶或两侧或额前、脑后。唐代长安的妇女喜爱此种发式。
★惊鹄髻:属高髻的发式,其梳法是将头发往后拢结,用丝线扎起,再分成若干股,翻绾出各种发式。有的编成惊鸟双翼欲展样子,称惊鹄髻,若编成单刀或双刀式样,称翻刀髻,也有将多股头发翻绾成各种鲜花式样,称之为百花髻。
★桃心髻:是明嘉靖年代时兴的发式,妇女将发髻梳成扁圆形,再在髻顶添加花朵,谓之桃心髻。后来人们在桃心髻上增加金银丝挽结,而且把发髻梳高,并在髻顶插珠宝玉翠等饰物。桃心髻发式花样繁多,如“桃尖顶髻” “鹅胆心髻”等。
★飞天髻:是一种三环高髻,为古代汉族妇女众多发式之一,始于南北朝。其梳编方法是将头发分成三股,每股用丝线缚住,然后向上卷成环状。
★牡丹头:是高髻发式的一种,明末清初尤侗诗云:“闻说江南高一尺,六宫争学牡丹头。”有人夸大说发髻又高又重到举不起头来,其实髻高约七寸而已,鬓蓬松而髻光润,髻后带双股发尾。
此种发式通常利用假发来衬垫,并加黏汁,使之显得光润。牡丹头最先在江南苏州一带流行,后来才传入北方。
★大拉翅:又称“旗髻”,是清代满族婦女最具特色的、集发式造型与装饰为一体的流行发型。大拉翅的做法是以头顶发髻为座,上面放置旗头板。旗头板是一种扁形的冠,里面用铁架支撑,外面用青绒或青素缎等高级布料制成,正面用各种珠宝首饰装点,侧面悬挂流苏。红遍大江南北的宫廷剧《甄嬛传》中的鹂妃安陵容就是用旗髻扮装,显得雍容华贵。虽然其编梳方法复杂,但样式新颖,为清代妇女所钟爱。
★十字髻:因其髻形像十字而得名。其梳理方法是将头发盘成一个十字形的发髻,然后把余下的头发在头两侧各盘一鬟,垂直到肩上,用簪、钗固定即成。从已出土的古墓墓葬资料发现,西安草厂坡出土的北魏彩绘陶俑梳的就是此种发髻,可见十字髻早在汉朝末年已经流行。
★假髻:又名“鬏髻”,为明代宫女、妇人所偏爱,当年有“宫女爱高髻,民间喜低髻”的传说。此类假髻制法,先用铁丝编圈,再盘织上头发,即成为待用的梳妆饰品。在明末清初流行,当年在各种首饰店随时可买到假髻。
★抛家髻:又称“鬅鬓”或“凤头”,特色是以两髻贴面,头顶再加一个椎髻,三个或一个高耸起来的“朵子”,向一端倾斜呈抛状,珠翠满头,蓬松高大。
此种两鬓抱面的髻式,多为盛唐和晚唐贵妇所喜用。清孔尚任在《桃花扇·传歌》中云:“重点檀唇臙脂腻,匆匆挽个抛家髻。”
古代妇女还利用各种花式配合发型,以增加其妩媚与艳丽。如常常利用“蝉鬓”“博鬓”两种花式。据说蝉鬓是魏曹丕的宫人莫树琼所发明,它是两鬓的装饰,将两鬓梳理得既薄又透明,状如蝉翼,故称蝉鬓。如将又高又厚的发髻,配以既薄又透明的蝉鬓,使妇女的发型变得丰富多彩,明艳照人。
“舆服志”皆规定后妃要博鬓,品贵夫人也要博鬓。博鬓是以鬓掩耳,或往后拢掩半耳,是一种礼仪的发式,古诗中形容妇女就常常用“云鬟雾鬓”之句。
头箍和冠子则是古代发髻的装饰品。
★头箍:又称“额帕”,在明代盛行,据说原由“包头”演变而来。早期用粽线编结而成,可用来网住头发。也可用来束发,并且兼有装饰性。
★冠子:又称纂,是清代妇女在髻上加罩一个用硬纸和黑色绸缎制成的头饰,还绣有寿字及吉祥图案等,用簪插在髻上。纂的形状像一只鞋帮,仅有二壁。
妇女梳髻经历了各个朝代的式样变化。在民国初年,随着反对清政府的白热化,男性兴起剪辫子运动,虽然女性也有响应,但大多数女性还是蓄起长发,盛行梳髻,而堕马髻及辫子头是当时流行的两种发式。
1911年辛亥革命导致清王朝覆灭后,闭关自守的牢笼被打破,各种新思想、新文化及新生事物如江河大潮般从西方涌入中华大地。社会风气逐渐转向民主化、科学化,妇女的梳髻打扮必然在新潮流冲击下遭到淘汰。在封建社会里,信息闭塞落后,美发工具缺乏,篦梳是唯一的梳髻用具,其次是梳髻、梳辫,不但工序繁复而且费时,清洁很不方便,已不适应工业社会争分夺秒的生活方式。
自1930年代起,机械化理发工具不断发展改进,如由手推子到电动推子,烫发工具由发夹电发到电热恤发(即电帽子),吹风干发从电风扇吹风到电热风筒吹风,烫发之风盛行,染发剂也多种多样,发式从此千姿百态、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