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制砖行业推进两化融合的思考
2020-06-29周岩
周岩
摘 要: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煤矸石制砖行业,作为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环保绿色行业,具备了可自动化化、规模化、全程可控的生产特点,企业推进两化融合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两化融合;煤矸石制砖;信息化;工业化
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保护力度增强,以及废弃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矸石制砖,近十年来在我国呈现了爆发式增长。不仅解决了过去粘土砖对土地资源的破坏问题,煤矿产生的大量废弃煤矸石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变废为宝,从而进一步减少煤矸石存放带来的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形成了良性循环。
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国家已对墙体材料改革工作提出了要求,颁发了国发(92)66号文件和(2002)35号文件,提倡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保温及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限制实心砖的生产。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禁止使用粘土砖的通知》,下达了墙体材料节能费征收管理办法,推广建筑节能。同时,下达了扶持新型墙体材料的各项优惠政策。因此,制砖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技术革新及市场对新型建材的强烈需求的良好形势。
目前大部分的矸石制砖厂,都是采用的硬塑成型、一次性码烧及大断面吊顶隧道窑烧结技术。原料采用废弃的煤矸石,并建立相应的除硫环保设备。整体项目设计集节能节地、利废于一体,是国家支持推广循环经济项目,有效地解决了煤矸石堆放,节约土地资源,降低污染环境等问题[1]。
近年来,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由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步入中高速的发展阶段。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巨大,机遇也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必须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战略机遇期,审慎应对、前瞻部署,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从国际形势上看,世界制造业强国无不在抓住互联网与智能化工业的发展浪潮,积极探索本国的工业发展方向。从德国的“工业4.0”,到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到我国的“两化融合”,都体现出了国家层面对实体制造业发展的重视。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2]。
矸石砖制砖行业,作为国家新型材料和环保政策推行的受益者,应该成为国家政策要求的坚定拥护者、行业发展探索的践行者。两化融合提出后,行业内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发展目标,积极探索与两化融合概念的契合点,将信息化与砖厂的技术、产品、业务三个方面进行融合。
1技术方面
1.1设备应用
砖厂的生产环节主要包括物料存储、装载、给料、破碎、筛分、搅拌、陈化(存储及取料)、搅拌、塑型、切坯、码坯、干燥、焙烧、成品卸车等。各环节设备的生产效率、稳定性、产品质量的控制、维护保养成本等,是稳定生产的基本因素。这些因素的优化,是两化融合思想实施的着力点。通过互联网信息化,可以及时掌握外界最新的生产技术革新信息,无论是整套先进设备的引进,或是相关新技术的局部转化应用,在满足经济上合理、契合未来形势发展需求的,都应积极的尝试。
在安徽淮北市的新宇公司强力建材制砖厂,是一家年产1.2亿(折标砖)的国有企业,这家企业投产于2008年,是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的见证者。该企业在2014年,对原有的笼粉破碎设备进行更新,引进了新的球磨机。原有的笼粉破碎设备,需要每日对破碎笼进行更换,更换后的破碎笼,需人工焊接耐磨层,维护保养时间长,压缩了生产台时,增加了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新的球磨机安装应用后,原有的笼粉破碎机被淘汰,大大减少了维护保养时间和设备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2018年之前,砖厂的砖坯码放,都是采用人工码坯,存在码坯效率低、码坯质量不高的问题。2017年底,公司对砖厂切、码、运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引进了机器手自动码坯系统,经2018年一季度的安装、运行,生产效率和码坯质量大大提升,2020年1月份,该厂又购置了自动打包机,经调试投入使用,效果良好,减少了销售淡季产品落地存放的装卸成本。这些新装备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了人员安全风险。
因此,合理的生产设备升级改造,完全契合两化融合的工业化的要求。通过互联网信息化,在升级改造的方向、设备、技术的选择上,可以做到更优、更新。在更高的要求方面,通过信息化,可以掌握行业发展的科技前沿信息,登陆相关行业的技术交流平台,勇于成为新的技术实践应用基地,与新技术的应用形成共同研究、共同实践、反馈改进、成熟应用的良性循环合作模式。
1.2工艺管控
工业化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设备的先进性,更是要求生产管理和操作人员对产品生产各个关节的细致管控。制砖行业的产品,从原料的选择、化验、配比、破碎颗粒物的大小、陈化时间、物料搅拌程度,到砖坯的烘干、焙烧的温度和时间长短的把握,每個环节都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工艺的设计,从基础上决定企业产品质量基因,而对工艺环节的把握,从实质上决定产品质量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因此,对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精确操作和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矸石制砖厂的生产现状,目前还是主要依赖于各个生产环节的操作人员对各自岗位的生产过程进行操控,环节质量的优劣,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自动化控制程度,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是企业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具体方面,不仅要提高产品生产过程的监控管理,更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各个生产环节的重要生产指标进行自动化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实现品质管理的集中化、及时化、自动化,减少人为的凭经验“目测、手感”等方式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2018年4月,强力建材矸石砖厂对窑炉温控和监控进行了改造,目的就是要提高窑炉温度和实施生产过程的监控,以生产环节的自动化信息化,提高品控管理的精细度。当然,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不是一蹴而就,想要将信息化管理完全深入应用到每个环节,存在一定的实际困难。但是随着国家“两化融合”的深入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应用会不断应用,企业自身更要有将“两化融合”理念贯彻到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中去,才能不断突破创新。
2产品方面
(1)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立足市场的基本条件。但同时,产品的功能、性能、需求度是产品占领市场的根本。一种产品,如果没有好的功能和应用价值,及时质量再好,也会被市场淘汰。因此,对自身产品的不断更新,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来提高产品的应用价值和附加值,以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更能在同类产品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2)通过科学的谋划和对产品质量的管控,可实现与周边市场上的同类砖厂产品质量相比处于领先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在市场产品需求不饱和的情况下,产品销路不受影响。一旦市场供过于求,则存在同类产品互相竞争、互相压价的残酷局面。《周易·系辞下》有“穷则思变”,意思是“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在当代市场的残酷竞争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背景下,如果等到企业生存面临严峻挑战时再去思考改革创新,必然为时已晚,终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因此,企业更要做到的是“居安思危”。
当前,在国家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的形势之下,企业对自身环保的重视和前期投入,是赢得良好的政策和市场机遇的前提。在国家“两化融合”政策倡导下,砖厂应积极探索新的产品,通过信息化平台,及时掌握房地产业、建筑业等上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前预判未来市场的需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环保、绿色、节能、美观、耐用为产品创新宗旨,从材质、成分、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积极研发新的建材砖型,拓展产品的新颖化、多样化。并通过信息化平台,寻找适合的科研院所,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与设计院、房地产、建筑等行业积极互动,关注这些行业对未来建筑发展趋势的把控和导向,努力站在行业发展的制高点,成为行业产品发展的引领者,乃至成为行业标准制定的参考方和参与者。
3业务方面
两化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化融入工业化。在企业管理方面,主要的管理主体是人,因此,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的高低、执行者业务水平的好坏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实现管理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一方面,积极探索产品原料成分、生产环节技术参数與产品质量的数据分析库,以信息化手段建立产品质量管控平台,用可视化、动态化的数据对影响产品质量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自身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进行数据化的掌握,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计划利用互联网+,发布产品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和产业合作;发布技术革新需求、物资设备招标、人才需求、技术团队外包等业务;建立企业客户、供应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及时掌握企业需求动态、市场环境变化,掌握原料物资价格变化及趋势等。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为企业节本创效、灵活适应市场变化保驾护航。
总而言之,“两化融合”管理的提出,是国家为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提高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作出的指导思想和整体要求,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引入制砖行业未来的发展,势必会给行业内的技术、管理和产品方面的创新带来新的动力,开创出更好的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梁永生.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现状与进展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9(01):72-73.
[2] 邱君降,王庆瑜,李君,等.两化融合背景下我国企业工业管理基础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07):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