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瓷画《常记溪亭日暮》之文化涵蕴

2020-06-29张小萍

山东陶瓷 2020年2期
关键词:藕花仕女瓷画

张小萍

(景德镇学院人文学院,景德镇 333400)

图1 常记溪亭日暮

景德镇,世界闻名的“瓷都”。景德镇的陶瓷享誉全球。在景德镇这块土壤上,诞生了许多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在仕女图装饰方面,景德镇陶瓷继承发展了传统的陶瓷仕女人物绘画艺术,粉彩仕女作品现已成为景德镇陶瓷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曾出现过不少善长仕女画的作家,“仕女题材作品层出不穷,随着七十年代掀起的陶艺创作热潮,各种工笔、写意仕女人物画,更是举目皆是。”[1]这些陶瓷艺术家们喜欢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为素材,他们创作出大量的仕女装饰图作品,深为大众所喜爱。戴荣华大师就是一位以仕女题材创作为专长的当代画家,他被世人誉为“当代陶瓷艺术、古彩第一人,当代古装仕女瓷画第一人!”

欣赏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大师的仕女画,会让人想起白居易的“三千粉黛无颜色”之绝句,古代仕女特有的那种粉润华贵,气质高雅,令人心动和不舍。粉彩瓷板画《常记溪亭日暮》(见图1),就出自景德镇这位陶瓷大师戴荣华之笔。戴荣华擅长陶瓷粉彩装饰,“作品大多以古代仕女和婴戏、童趣为主,以山水花鸟为辅。”[2]“成功的仕女画作品宗旨是统一的,那就是通过陶瓷与作品表现美,传达艺术家对美的追求认识与感受。”[3]粉彩瓷板画《常记溪亭日暮》就是这样一幅佳作,它将仕女人物装饰与李清照诗词文化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词画相映成趣,内涵极为丰富,在精致构图中很好地传达出作品的文化意蕴和魅力。

1 藕花泛舟:“少年情怀自是得”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创作早已被许多陶瓷家们所关注,并作为创作题材,表现在众多精美的陶瓷作品中。此粉彩瓷板画《常记溪亭日暮》所体现出来的情景,正是李清照前期生活的写照。此画依据李清照早期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而作。李清照,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为著名学者,家境开明。在家庭的温情中,李清照少女时期深受父母呵护,生活自在安逸。那时她的词作多描写闺中女子的无忧生活,以及自然风光的绚丽多彩。词作风格皆活泼欢快,意境温暖阳光,语言明朗清新。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生活也是幸福美满。综观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描写她贵族少女及少妇的生活,也有一些夫妻离别相思之作,格调轻松自然。南渡之后的词作,则多为国破家亡之后的悲伤,有着切身的体会,浓浓的哀愁。

粉彩瓷板画《常记溪亭日暮》描绘出李清照早期的少女情怀,意境天真烂漫。画面造型构思上,作者不仅融入了传统,更吸收了中国画技法。画面清新自然,极富生活乐趣,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画面以绿色为基调,水波浩淼。硕大的几片绿色荷叶中间,零星地点缀着几朵荷花,荷花怒放着,大朵大朵的,白中透着粉。正如“刚出浴的美人。”使人不禁想起作家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欣赏者闭目思绪,似乎能切身感受到藕花荷塘的风景了。在河田的荷叶丛中,一叶扁舟摇曳前行,两仕女端坐舟上。仕女荷丛荡舟,面容欢喜,正兴致勃勃沉醉在这湖光山色之中。其中一女子品着美食,赏着美景,另一女子吹箫助兴,曲调欢快,画面别有风韵。这两女子从白天出来游玩,已溪亭日暮了,她们却贪玩忘记了回家之路。流连忘返地“误入藕花深处”,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风光。因为兴尽争渡,小舟惊起了鸥鹭,所以瓷画左上角画有两只被惊起的鸥鹭正欢跃地飞着,在此,人与花鸟,和谐自然,使画面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瓷作配有李清照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全文,格调清新高雅。此词为李清照早年出外赏游之作,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真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情怀自是得”。从整幅作品布景来看,布局讲究,落笔细腻。陶瓷家选取了几个自然的片断,将灵动的景致和李清照怡然的心境融合在一起。仕女、绿荷、小舟、湖水、鸥鹭以及词文的装饰等意象的交汇,达到了一种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艺术与文化的相遇,陶瓷与词句的交合,使此陶瓷作品更加充满文化内涵,韵味无穷。此幅瓷版画生动传神地诠释了李清照青春年少时天真烂漫、童真童趣般的美好心境。

2 酒词酒意:“沉醉不知归路”

“每个时代的陶瓷仕女画作品都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这都在陶瓷仕女画从初至今中有所体现,”[4]戴荣华大师始终追求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艺术风格。他“融古汇今,挥毫泼墨,创作出一件件蕴含东方陶瓷艺术独特精神的视觉样式。”[5]瓷画《常记溪亭日暮》以明快的色彩,柔丽的线条,融文化品味于墨底。

酒与古代文人的生活与创作息息相关。历代文人大多好酒喜酒,并创作出许多酒诗酒词。唐有“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李白,宋有“沉醉不知归路”的李清照等,他们皆与酒文化结缘。“一曲新词酒一杯”,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就在金杯美盅里尽情挥洒着对美景的热爱情怀,融入了其对青春的真爱和陶醉。古代,泛舟游湖是文人生活中极其快乐的一项活动。在泛舟游湖中,文人们往往豪酒畅饮,以助游兴。少女时期是李清照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她有着少女对欢乐氛围的幸福沉醉,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所以这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表达了李清照沉醉于大自然的美丽温柔怀抱中的情景,是一首美的酒词。观赏瓷画《常记溪亭日暮》的洒意,我们能看到画面中的酒境设置:在正上方,书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酒词,酒词下方,绘有仕女、小舟,舟中小桌子上放有酒壶、酒杯和下酒小食,其中一女子正在饮酒,且酒兴正浓。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阳光明媚之日,山清水秀之地,少女当时情怀荡漾,畅游兴起的心境。“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么美的景致又怎能少了饮酒的乐趣呢?于是带上一壶酒,再来两碟下酒美食出发吧。所以她们品着美食,饮着美酒,听着小曲,闻着花香。如此良辰美景,怎能辜负。于是两女子你一杯我一杯,举杯对饮。喝的醉态朦胧,不知所处,以至竟“误入藕花深处,沉醉不知归路”,“沉醉”二字透露出李清照的酒酣酒浓。此画为人们创造了一种美景与美酒交融的境界:天真活泼的少女荡着小舟,在藕花簇拥之中,不知暮色已近,仍然沉醉于美景美酒之中。因此,酒,作为李清照的出游助兴之物,更增添了她游玩的欢畅愉悦之情。此少女正是李清照自身前期生活的写照。在此词作中,李清照以酒表达了她对大自然的一种热爱和回归之情,以及向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少女之怀。在封建社会,开怀大饮,本是男人们的特权。而李清照却能冲破这些封建束缚,这体现了她作为一个女子活泼健康的人格魅力。李清照的酒词如其人生之味,前期写的是乐酒,后期则为悲酒,酒陪伴了她的一生。此时的李清照借酒抒发的是她前期的浪漫幸福之情。据此,大师戴荣华遣情于笔端,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酒浓人醉的场景,准确地把握住了李清照酒词酒意的文化涵蕴。人物塑造灵动传神,画面设景璀灿夺目。作品气韵流走,表现了人性的张力,是艺术之美,更透着一种诗意之美、文化之蕴,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戴荣华大师的陶瓷仕女艺术作品,“仕女形象与词文内涵在内容、思想感情乃至意境上珠联璧合,意脉相通,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5]其塑造的古典文学作家及其人物形象在陶瓷仕女艺术画廊中熠熠生辉、光彩照人。“不仅具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深层的艺术内涵,而且还呈现出深刻的历史感和现实感”[2],从而在陶瓷艺术领域绽放出无穷的魅力。

猜你喜欢

藕花仕女瓷画
当代瓷画作品选登
西湖
西 湖
浅论陶瓷艺术中的仕女纹饰
从《宫乐图》看唐代仕女
颜志语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
瓷画猫系列作品
王清丽瓷画
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