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超声在胎龄<32 周VLBWI 脑损伤中的应用分析
2020-06-29韦德湛通讯作者宁浩杰冯艳萍陈洁莹
张 凤,韦德湛(通讯作者),宁浩杰,冯艳萍,陈洁莹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B 超室 广东 佛山 528000)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所指为出生体质量在1500g 以下的新生儿,主要是指胎龄在32 周以下的早产儿[1-2]。对于新生儿而言,其脑室管膜下生发层无结缔组织,含大量毛细血管,分布分散,对氧不足与酸中毒高度敏感,出血几率很高,若大血量,可伤及血管膜,血液流至侧脑室,导致突发性死亡[3,4]。近年来,随早产儿日益增多,VLBWI 也随之增多,临床新生儿脑损伤疾病也越来越多,然而早期患儿临床体征和症状均不明显,若未尽早诊断会对患儿治疗和预后产生直接影响[5,6]。本研究文通过对162 例VLBWI 临床表现与颅脑超声特征检查的总结分析,并与MRI 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漏诊原因,提高颅脑超声对脑损伤的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5 年6 月至2019 年2 月之间收治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VLBWI 患者162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胎龄均<32 周,无男女性别限制;②出生体质量都在1500g 以下;③均无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不存在凝血功能紊乱;④对于此次研究目的与具体实施,新生儿家属都全面了解,均非被动参与且均于知情同意书上签署了同意意见。排除标准:①患重度遗传代谢性疾病者;②患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者;③新生儿家属中途退出或不配合研究进行。按以上标准选取VLBWI 早产儿162 例,男婴92 例,女婴70 例,出生体质量751 ~1483g,平均出生体质量为(1253.6±65.3)g,胎龄25 ~32 周,胎龄均值为25.3±4.1 周,其中胎龄<26 周3 例,胎龄26 ~27 周19 例;胎龄28 ~29 周40 例,胎龄30 ~32 周100 例。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型号为M9,品牌为Mindray,探头频率为4 ~10MHz。
1.2.2 方法 受检新生儿均取仰卧位,且均处于安静睡眠状态或静息,未使用镇静剂,所有受检新生儿均于出生后1 ~2 天内第一次接受颅脑超声检查。在检查中,选择扇形探头将新生儿前、后囟与两侧颞部当做“透声窗”,进行颅脑冠状面、矢状面扫查。主要了解新生儿脑沟、脑回、脑叶、小脑等发育情况,同时检查是否存在蛛网膜下腔与硬膜下积血或积液,脑组织回声有无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异常。对可疑若颅脑超声检查发现颅脑存在异常回声,患儿则行MRI 检查,疾病稳定期颅脑超声监测时间为3 ~7天,疾病进展期需每日进行颅脑超声监测,直至患儿出院。
1.3 观察指标
1.3.1 详细记录162 例VLBWI 的各种临床表现
1.3.2 超声检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标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脑室周围-脑室内回声增多、增强或有团块状回声存在。同时以Papile[7]分级法为参照,可划分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为以下等级:I 级:超声显示侧脑室前角下端呈团块样高回声,则发生基层出血;II 级:超声显示脑室中团块样高回声,但脑室无扩张表现,为脑室内出血;III 级:超声显示脑室外上端球样高回声,为脑室中出血并发脑室扩张;IV 级:超声显示脑室外上端球状高回声,为脑室周围出血并发脑室中出血性梗死。
1.3.3 脑室扩张诊断标准[8]:正常侧脑室前角呈缝隙状羊角形,脑室扩张时主要以前角轻度圆钝为主要表现,当圆钝程度不断增加,自然弯曲弧度会逐渐消失,直至成为球形。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脑室宽度为1 ~3mm;若为4 ~6mm,则轻度扩张;若为7 ~10mm,则中度扩张;若在10mm 以上,则重度扩张。正常情况下,第三脑室2 ~3mm 宽度,宽度>3mm 提示第三脑室扩张。
1.3.4 颅脑超声诊断早期脑室周围的白质损伤[9]:侧脑室前角、后角三角区及外侧表现为异常回声增强。
1.4 统计学意义
通过软件EpiData3.1 完成数据的初步录入工作,统计学分析由软件SPSS21.0 完成;计数数据以n(%)方式录入,实施χ2检验;若计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则以(±s)方式录入,通过t检验分析结果;若P<0.05,可判定数据对比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果
2.1 患儿一般资料
162 例VLBWI 早产儿颅脑超声检查结果中,42 例未发现明显异常,占25.9%;单纯脑室内出血73 例,占45.1%;脑室扩张31 例,占19.1%;单纯脑白质损伤16 例,占9.9%。院内及出院后死亡VLBWI 共41 例,占25.3%(其中胎龄<26 周患儿3 例,胎龄26 ~27 周10 例,其余19例为胎龄28 ~29 周者、9 例为胎龄30 ~32 周者。)
2.2 颅脑超声显示和临床症状关系
通过表1(a)可知,颅脑超声对VLBWI 早产儿诊断的敏感性为87.6%;特异性为57.1%。同时从表1(b)中看出,颅脑超声出血异常改变,临床各症状发生率会随之增加。162 例患者中有113 例存在呕吐、抑制、兴奋、前囟饱满、呼吸节律改变等临床症状,占69.8%。在颅脑超声检查异常的120 例患儿中存在临床症状的共99 例,占82.5%。162 例VLBWI 中出现呕吐共42 例,占25.9%;抑制状态共19 例,占11.7%,主要表现为据食、肌张力减弱或消失、嗜睡等;兴奋状态共26 例,占16.0%,主要表现为尖叫、抽搐、烦躁等;前囟饱满共18 例,占11.1%;呼吸节奏改变共8 例,占4.9%。
表1(a) 颅脑超声改变与临床表现关系
表1(b) 颅脑超声改变与临床表现关系
2.3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162 例VLBWI 中颅脑超声检查诊断脑室出血73 例(45.1%);MRI 诊断脑室出血49 例(30.2%);还有8 例小脑出血,占比为4.94%、3 例硬膜下出血,占比为1.9%、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比为1.2%。脑室扩大31例(19.1%),其中包括脑室出血合并脑室扩张13 例(8.02%)脑白质损伤16 例(9.90%)。其中脑出血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I 级46 例(28.4%);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II 级14例(8.60%);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III 级5 例(3.10%);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IV 级8 例(4.94%);其中小脑出血者8 例(4.94%)。表2 中可以得出,特别是I 级脑出血最常见(28.4%),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白质损伤、小脑出血与硬脑膜出血不易出现。在诊断VLBWI 脑室内出血方面,就敏感度而言,相比MRI,颅脑超声较优,且P<0.05,可见差异具备显著性;但是在诊断II ~IV 级脑出血、小脑出血与脑室扩张方面,比较MRI,其优势则不明显,P>0.05,即差异不具备显著性;在诊断脑白质损伤、硬膜下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方面,MRI 则较颅脑超声表现出明显优势,且P<0.05,即差异具备显著性。
表2 VLBWI 颅内疾病分布表(例)
3 讨论
VIBWI 出生后虽然脑血管自动调节机能已经具备,然而还没有发育成熟,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脑损伤[10,11]。CT、MRI 等是目前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脑损伤的检查手段,而大部分VIBWI 早产儿出生后均需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不宜搬动,使颅脑CT、MRI 的应用受到限制[12]。而对于新生儿,CT 存在放射性伤害可能性,MRI 虽无辐射损伤,但其成像时间较长,需对患儿进行镇静[13]。颅脑超声则费用低、操作方便、无创、不存在辐射性伤害,且无需搬动新生儿,可于床边检查,能根据一些脑结构的回声改变与解剖标志,对其脑发育情况进行判断,同时对VIBWI 早产儿脑损伤情况进行监测[14]。
氧不足是VIBWI 脑损伤一类最为广泛的致因,此致因甚至会造成不可逆性神经系统机能受损,乃至导致早产儿丧失生命。此外,此因素还会造成血流灌注不够,血流速度下降,尤其在舒张期更为明显,从而引发功能失常与脑损伤[15]。对于脑损伤而言,窒息缺氧为其关键致因,由于诸多因素均易干扰VIBWI 脑血流,同时这些因素可协同作用,从而使得脑血流改变加剧,提升脑损伤风险。
诊断脑损伤一般根据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临床表现,然而在VIBWI 中部分症状不明显甚至无症状。如轻度脑出血或者脑室扩张时临床症状不明显,甚至可无临床表现。在本研究中,颅脑超声检查有临床症状改变者占69.8%。其临床症状主要有抑制、兴奋、呕吐,超声显示基本正常者,其临床症状主要有呕吐、前囟饱满与兴奋,这些临床症状不具备典型性。因此,在对VIBWI 早产儿做出临床诊断时,需对包括超声检测、临床症状、围产因素等在内的诸多结果进行整体分析。此外,呼吸节律的变化一般提示脑损伤严重,预后不好,而且多有脑干损伤的临床表现,在本研究中呼吸节律改变的为4.94%,常见于脑出血严重患者。
本研究对我院<32 周VLBWI 早产儿脑损伤进行颅脑超声与MRI 监测了解,<32 周早产儿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基层存在,因此,发生PIVH 几率最高,其危害最大。在超声诊断颅脑方面,只有PIVH 的I 级和IV 级诊断难度较低,而针对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II 级相对诊断较困难,发生脉络丛出血时,会造成脉络丛双侧不对称、边缘不光整及外形不规则的改变,颅脑超声显示伴有回声增多、患侧脉络丛增宽(正常脉络丛宽度为5 ~12mm)。高频率的超声分辨率相对更高,当怀疑脉络丛出血时,需将探头切换至高频率,仔细从各个层进行扫查。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合并脑室扩张患儿最多,而脑室扩张会直接造成脑实质损害,早期进行检查可早发现病变,及时进行相关治疗。脑室周围白质损伤可分为局部型与弥漫型,颅脑超声对局部白质损伤识别较为容易,但对弥漫型白质损伤识别相对困难,由超声检测观察到,侧脑室周围白质回声呈弥漫型增强,但未出现小囊腔,其漏诊率较高。
综合以上,因VLBWI 不宜搬动,颅脑超声可于新生儿暖箱旁直接操作,且无需镇静、无损伤、快捷,可作为VLBWI 脑损伤筛查的首选方法,但对蛛网膜下腔与硬脑膜下出血探查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有必要,应结合MRI 的应用来进行确诊,提高脑损伤诊断准确率,以防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