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的有色“新机”
2020-06-29刘梦飞
刘梦飞|文
2020年,“新基建”首次出现在了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首提与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词汇,在国内外高度关注下站上了“新风口”。
基础设施指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性、大众性服务的工程和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中国基建存量已居世界第一,但人均水平和质量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事实上,“新基建”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如果说过去中国经济的新基建是铁路、公路、桥梁,那么未来20年支撑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新基建”则指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设施,教育、医疗等消费升级重大民生领域,以及经过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级的一般基础设施领域。
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来推动,而不是用“砸钱”来推动。此“新”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新的领域,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特高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新型基建。二是新的地区。未来城镇化的人口将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面对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5G 等基础设施的缺口,适度超前布局能够最大化经济社会效益。三是新的方式。新基建大多属于新技术新产业,需要不同于旧基建的财政、金融、产业等配套制度支撑。四是新的主体。要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五是新的内涵。软的“新基建”为此赋予了新的内涵,即制度改革:加强舆论监督和信息公开透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改善营商环境、大幅减税降费尤其社保缴费费率和企业所得税等。
有色金属行业是传统基建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基建”的崛起,更为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众所周知,有色行业具有多品种、多共生、多工艺及“一矿一厂一技术”等特点,与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相比,难以形成适用于所有工矿企业的标准化、共性化数字平台。而这,也加大了企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难度,成为制约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痛点。当前,传统有色矿冶处在转型升级阶段,新建项目和改造提升项目都将目光转向了前沿而领先的智能矿山、数字工厂。当远程诊断、智慧协同成为现实,传统行业的新科技也能够获得更加多元的平台。更加重要的是,随着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交通和智慧市政的加速发展,有色行业也将进一步融入其中,一方面通过研发、生产新材料、新技术助力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自身工程、技术优势为其他行业树立样板、提供借鉴。
也正因此,作为“新基建”的践行者和新发展理念的受益者,将在互通互联、共享共赢的过程中实现更加高质量的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