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俄科技交流合作工作的思考
2020-06-28李卓
李卓
摘 要:开展科技交流合作,有助于深化互信、凝聚共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更高水平迈进。 本文对辽科大与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无机化学研究所为例,对加强对俄科技交流合作工作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中俄;科技合作;交流互信
引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集我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需求,深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搭建高水平的中俄人才项目对接平台,今年6月4—6日,省技术创新研发工程中心联合省科技厅成功举办了“2019年俄罗斯院士专家辽宁行”活动。活动期间,辽科大与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无机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无机所”)签署了学术与技术合作协议,确定了双方长期务实的合作关系。目前,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合作取得了可喜进展。
一、辽科大与无机所合作情况
(一)合作基础
1、共同的研究领域和强大的科研实力。辽科大始建于1948年,下设20个学院、1个教学部和1个工程实训中心,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现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20余个,其工程材料领域专业在国内外声誉良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被认定为“辽宁省一流学科”。无机所组建于1957年,下设配位与超分子物质学和材料学两大学部,拥有专业实验室16个,在化学、化工、材料、冶金和医学等领域国际影响显著,每年承担俄罗斯国家基础研究会课题、科技部教育部及有关欧盟机构资助课题百余项,年均发表SCI论文300余篇。
2、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辽科大拥有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领衔的教师科研队伍,教授188人、副教授434人。无机所拥有俄科学院院士库兹涅佐夫、通讯院士菲金等一批高水平科学家,教授、研究员和科学博士200余人。
3、重视成果转化和科技交流合作。辽科大是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高校,2019年上半年的成果转化率列省属高校第一,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有合作关系。无机所与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科亚科技公司等我省多家高校、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均有长期合作关系。
(二)取得的进展
1、共建中俄工程材料化学研究院。“2019年俄罗斯院士专家辽宁行”活动期间,辽科大与无机所共同成立了中俄工程材料化学研究院,在围绕鞍山地区菱镁矿化工和钢铁冶金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达成一致,并聘请无机所所长菲金院士为特聘教授,聘请马拉佐娃等3位专家为客座教授。同时,俄罗斯专家在辽科大做了4场学术报告和技术推介活动。
2、中俄工程材料化学研究院取得阶段性成果。被鞍山市委市政府认定为鞍山市人才引智工作站;申请的“镁精细化工产品集成产业链技术”获批国家科技部引智计划立项资助;发表SCI一区论文1篇;拟定开展镁精细化工领域产业链项目研究计划。
3、访问俄科院无机化学研究所。今年7月,辽科大代表团回访无机所,就博士硕士生联合培养、师资交流、项目研究进展交流、举办“中俄化工、材料与冶金学科领域学术年会”、申报2020年度辽宁省中俄创新创业中心和辽宁省分子工程与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围绕鞍山地区钢铁和菱镁资源等产业优势开展校企合作等双方合作内容达成一致。
二、对全省开展对俄科技交流合作的启示
(一)自身发展需求是开展科技交流合作的内在动力。
参加今年俄罗斯院士专家辽宁行活动前,辽科大与无机所没有任何联系,借助活动搭建的平台,其与无机所的合作迅速进入实质阶段,正是因为其自身坚持立足冶金行业、服务辽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理念和发展需求,为与无机所的合作提供了契机。
(二)优势互補是开展科技交流合作的外部条件。
俄罗斯是世界科技强国,在航空航天、核动力设备、燃料动力、太空能源、电子技术与电子设备、激光技术、信息技术、催化技术、新材料、光化学技术等诸多领域技术水平国际领先。辽宁在新材料、化工、冶金、机械制造、汽车、生物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优势,与俄罗斯大量科研成果处于试验中及产业化前期、亟需结合科研单位及企业的研发优势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现状形成了优势互补,为我省与俄方开展科技交流合作创造了条件。
(三)拓展合作空间是深化科技交流合作的后续动力。
在与无机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基础上,辽科大结合鞍山地区镁资源产业链优势,将与无机所的合作领域扩展至镁精细化工领域,着力破解鞍山地区菱镁矿下游产品质量低、精细化程度不高的瓶颈问题,进而提升镁化工精细化水平。从中可以看出,深入开展中俄科技交流合作,必须依托现有合作基础,拓展深层次合作空间,以推进交流合作可持续开展,进而提升交流合作潜在效益。
三、对我省今后开展对俄科技交流合作的建议
(一)继续搭建国际人才、技术和项目对接平台。除辽科大与无机所开展合作外,今年的俄罗斯院士专家辽宁行活动还促成省创研中心、沈阳科亚公司、丹东化工研究所、沈阳金锋特种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与俄方达成合作意向,平台作用表现突出,成效显著。今后应继续通过俄罗斯智力引进渠道搭建更多高水平合作平台,为广大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牵线搭桥,争取促成更多合作。
(二)大力拓展科技交流合作渠道。加强与俄罗斯各级政府、高层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横向联系,达成战略合作共识,拓展区域合作;组团赴俄参加展会、技术会议、技术转移对接活动,出席国际性论坛、峰会和研讨会,邀请俄罗斯机构和专家携技术和成果来省对接,创造更多合作机会,全面提升我省对俄交流层次。
(三)抓好科技信息积累和互换工作。适时在俄罗斯建立海外人才技术联络站,批量引进先进技术,集聚掌握国际先进技术资源;分析、传递中俄科技合作信息,跟踪科研动态,提供咨询、中介和联络服务。
(四)争取多方支持。一是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呼吁财政部门设立对俄科技交流专项经费;引导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对俄科技合作计划和项目研究,申报科技和引智专项。二是与风投机构合作,采用市场运作方式,建立对俄科技合作风险基金,为我省与俄罗斯的技术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结语:
本文对中俄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需求,深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搭建高水平的中俄人才项目对接平台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开展对俄科技交流合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参考文献:
[1] 范春华.关于高校中外合作交流现状调查研究[J].教学研究,2015(05): [2] 崔一春.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3] 张春蓉.中外合作交流合作体系建设探讨[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