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特色小镇使用后评价(POE)及其发展与提升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杏花村镇为例

2020-06-28贾高红刘艳红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杏花村文旅小镇

贾高红,刘艳红

(1 山西农业大学 林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2 山西农业大学 城乡建设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为推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表明特色小镇建设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1]。2016年7月1日,国家相关部委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2016]147号),提出到2020年培育1 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文化旅游、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生态休闲等特色小镇[2]。在山西省转型过程中,特色小镇的建设促进了山西省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成为山西省转型的一大助力[3]。山西省一共有12个小镇入选成为中国特色小镇,其中,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镇是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杏花村镇以酒文化驰名中外,并且以汾酒产业带动了当地旅游发展,在山西省特色小镇中有一定的影响力[4]。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我国文旅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功能布局不完善、产业特色不突出、盲目跟风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文旅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也引起了广泛关注[5]。根据文件表明杏花村镇的定位是以产业为特色,文化+旅游双驱动小镇[6]。为了解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将文旅特色小镇与使用后评价(POE)理论相结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了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探索其可持续发展对策,为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未来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同时为本地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参考。

1 概述

1.1 使用后评价(POE)概述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随着环境心理学及环境行为学等学科的发展展开的,缩写为POE[7]。POE是一种用于反馈建成环境评价的方法,主要研究建成环境设计和对建成环境的满意度[8-11]。目前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城乡规划等研究领域也运用到了POE理论方法。POE理论可以对建成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发现项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使用者新的需求,通过评价结果对项目提出更有利的发展建议和决策[12-14]。将POE方法引入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建设中,对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通过评价结果探讨其未来的发展策略及提升对策,更好的为使用者服务。

1.2 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建设概况

杏花村镇位于吕梁市汾阳市东北15 km处,地处太原盆地西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镇域面积86 km2,镇区交通便利,307国道、青宁高速公路、太中银铁路穿镇而过[15]。境内历史文化遗产丰富,酒文化源远流长,素有“酒都”的美称。杏花村镇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属温带季风气候。镇内有小相河、安上河、林业沟3条河流由北向南穿过,水质清澈透明,生态良好,酿酒极佳。杏花村镇的第一产业是农业,耕地面积2 467 hm2,第二产业是酒产业,主要有汾酒集团,中汾酒业等企业,第三产业是旅游业。村镇内人口就业率达到82%。小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加速了杏花村镇的经济转型,同时也带动了周围村镇的发展。

2 评价体系的建立

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评价体系中指标的选择对评价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

2.1.1 科学性与合理性 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在对相应学科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保证评价指标意义明确,真实客观,科学合理地围绕特色小镇项目展开。

2.1.2 系统性与全面性 各个指标之间不但要从不同层面反映外在特征还要反映内在联系,全面的选取评价指标,确保各子系统间相互独立和相互补充,避免指标间雷同与重复。

2.1.3 典型性和可操作性 在指标的选择中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尽可能准确反映出该地区的特征,即使在指标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计算,评价体系要一目了然、容易操作[15]。

2.2 评价体系影响因子确定

文旅特色小镇是以文化为核心,旅游为载体,涵盖产业、社区、生态,具有典型性的特定区域[17]。通过总结归类,其主要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面,分别是产业特色、文化内涵、旅游特征、社区功能和生态功能,将这5个方面作为准则层,确定评价内容[18]。

产业特色是指在特色小镇中,其主要产业相对于普通村镇来说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特色产业开发建设情况和创新产业的发展2个方面[19],选取用地规模,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发展这3个指标进行评价。创新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提高特色小镇的竞争力。

文化内涵是指文旅特色小镇的文化需要具有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保护和风俗民俗保护2个方面,本研究选取传统古建开发保护、传统商业街区保护、古树名木保护、传统民俗活动、村镇文化交流、产业文化交流这6个指标进行评价。保护地域文化是文旅特色小镇建设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0]。

旅游特征是指小镇具有著名景区,并且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景观资源、旅游服务和游人容载量3个方面,选取风景名胜区或国家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游客密度、游居比、日承载指数这5个指标进行评价。景观资源的独特性、旅游服务的优劣以及游人的数量是否在小镇游人容载量的范围内都决定了特色小镇的旅游特征[21]。

社区功能是指特色小镇对居民和村镇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市政基础设施是否完善这一方面[22],选取基础设施完善、村镇风貌这2个指标进行评价。市政设施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一个小镇的生活便利程度。

生态功能是指特色小镇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具有美丽宜居的环境。主要体现在绿色技术使用和生态环境2个方面,选取新能源利用、循环模式利用、噪声情况、河流保护情况、山体保护情况这5个指标进行评价[23]。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有利于提高小镇的宜居性。

经过归纳总结,采用层次分析法把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使用后评价(决策目标)分为5个准则层、10个要素层和21个主要影响因子(决策对象),这些影响要素可以很好的反映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的发展。

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见表1。

2.3 评价影响因子之间重要性比较与判断矩阵的构建

首先,根据Saaty提出的判断矩阵将评价指标进行两两相互比较,根据得出权重判断矩阵和结果[24]。

其次,得到向量A(A1,A2,A3,A4,A5,A6),归一化后得到新向量(各指标权重),并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

最后,运用一致性指数CI来减少定性评价中主观评价的误差。其中CI越大,A的不一致性越严重,当CR<0.1时,表示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2.4指标权重的排序

选取10位相关专业的人员分别独立为判断矩阵评分,通过一致性检验,取众数作为该因子层最后评分,并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

表1 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The POE system of cultural tourism characteristic town of Xinghua Village

表2 B准则层中要素对决策目标的排序权重Table 2 The ranking weight of elements to the target in the standard layer B

C准则层中要素对决策目标的权重见表3。

表3 C准则层中要素对决策目标权重Table 3 The ranking weight of elements to the target in the standard layer C

D准则层中要素对决策目标的权重见表4。

2.5 评价综合指数计算

根据模糊评价法计算得到各项指标赋值D,结合权重M,得出综合指数P,计算公式如下:

(1)

其中,Di为第i个指标的赋值,M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n为指标数目。

由于评价结果将用于指导同项目的建设,故将综合指数P与单项指标赋值D进行比较,引入差值△,计算公式如下:

△=Di-P(i=1,2,3…n)

(2)

本研究中,参照模糊评价法的5分制计分法[25],满分为5分,4~5是优,3~4是良,2~3是中,1~2为差。故-5<△<5。当△i≥0时,则第i项指标在项目中表现较优,且△i越大则该项指标建设情况越好;当△<0时,则第i项指标在项目中表现较劣,且△i越小则该项指标建设情况越差[26]。

3 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使用后评价

3.1 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使用后评价

收集所有打分结果后,求得各项指标赋值的得分,最终计算得出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使用后评价综合指数及各项值,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使用后评价综合指数及各项值Table 5 The index and score of the POE system of cultural tourism characteristic town of Xinghua Village

由表5可知,从单项赋值来看,4分以上的指标有10项,占47.62%,3~4分的有8项,占38.10%,2~3分的有3项,占14.29%,没有2分以下指标,说明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发展良好。从差值来看,差值小于0分的指标有6项,占28.57%,在提升规划中需要重点改善,差值大于0的指标有15项,在提升规划中需要继续保持,不断完善。

3.2 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评价结果得出,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

(1)在特色产业方面,用地规模(0.015 7/2.5)(权重/赋值)差值为-0.736 25。根据调查得知,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是白酒产业,主要以中汾集团和汾酒集团为主。杏花村镇研究范围26.75 km2,特色小镇核心区规划面积7.9 km2,主要建设区集中在大型汾酒城,中小型企业分布散乱,导致用地不均衡。

(2)在文化内涵方面,传统商业街区保护(0.046 7/3)差值为-0.236 25;古树名木保护D6(0.029 5/2)差值为-1.236 25。根据调查可知,小镇传统商业街区路面完成硬化,保持了原有的街道风貌,但由于路面较窄,行道树栽植较少,沿街没有立体绿化,导致街区体验性较差;小镇内有100 a柏树1棵,200 a国槐2棵,都建立档案并且挂牌,但在树木管护方面有所欠缺,没有体现出古树的观赏性。

(3)在旅游特征方面,赋值都在4分以上,可见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在旅游方面发展良好,但随着小镇建设发展的不断完善,需要进一步提高。

(4)在社区功能方面,村镇风貌(0.032 8/3)差值为-0.236 25。根据调查可知,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新建住宅区色彩统一,轮廓线清晰,而旧住宅区建筑各异,色彩杂乱,影响了村镇的整体风貌。

(5)在生态功能方面,新能源利用(0.018 5/2)差值为-1.236 25;噪声情况(0.003 5/3)差值为-0.236 25。根据调查可知,小镇中新能源主要是家用太阳能的利用,对于太阳能发电和其他新能源的使用还有待于开发;由于近年来物流业的快速发展,307国道和高速收费站都设在了镇区范围内,大型车辆的过往,鸣笛产生的噪音超标,破坏了小镇的生态环境。

4 提升对策及发展建议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应该从统筹小镇规划、挖掘文化内涵、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加大风貌管控、加强环境整治5个方面进行提升。

4.1 统筹特色产业规划

特色产业是杏花村文旅小镇发展的基础。对小镇特色产业统筹规划,从“产、城、人、文”出发[27],整合中小型汾酒企业,使其特色产业可以均匀分布,贯穿全镇,形成全国白酒文化旅游集散地[28]。与产业文化相结合,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注重建设特色小镇生态格局,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产业大环境与生态的关系,使特色小镇呈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4.2 挖掘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是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的形象名片。在对传统商业街区进行提升时,要在保存其原有特色的前提下,适当拓宽街道,栽种行道树,设置行车绿带,放置花箱花池等小品,完善立体绿化,增强传统商业街区的趣味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首先要树立居民对古树的保护意识,普及古树的历史,让小镇居民可以自发保护镇域内的古树名木,同时设立古树的保护范围,加强对古树的管护,提高古树的观赏价值。

4.3 优化整合旅游资源

旅游特征是杏花村文旅小镇发展的依托。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在旅游特征方面发展良好,但仍需在现有旅游资源上全面优化。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推动产业、文化、旅游三方面的有机融合,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打造集酿酒体验、休闲旅游、生态湿地、绿色生态旅游小镇为一体的品牌路线[29],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同时还要注重景区环境保护,给游客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4 加大风貌管控

社区功能是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的保障。在对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老旧住宅区进行提升时,注意与新城区相呼应,注重建筑色彩、轮廓线、引导标识的统一,与新建住宅区协调发展。加强小镇的庭院绿化,街道绿化,立体绿化,完善小镇绿地系统,营造村镇空地小环境。在植物配置方面选择乡土树种,适地适树,重塑小镇特色风貌,提高小镇知名度[30]。

4.5 保护生态特征

生态功能是杏花村文旅特色小镇发展的立足点。在发展过程中,尊重自然格局,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街道路灯采用太阳能发电的形式,同时寻找其他清洁能源的使用方式[31]。对国道和高速路产生的噪声问题重点整治,在公路两侧栽植较密的乔、灌木,设置景观框架,道路中央设置隔离带,注意护坡保护。在植物选择方面应根据植物的不同功能和优势,因地制宜,组合搭配,降低公路噪音对村镇的影响,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杏花村文旅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
“CK小镇”的美好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杏花村更新重建探讨
文旅照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