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力转换、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
——兼论新疆经济增长动力与政策导向

2020-06-28古丽妮尕尔居来提苏来曼斯拉木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变动产业结构动力

古丽妮尕尔·居来提,苏来曼·斯拉木

(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一、问题的提出

新疆作为全国重点连片贫困集中区,按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面临的压力较大。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主导经济增长的动力须与所处时代背景相适应[1],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动力模式将由要素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2]。当前新疆产业结构单一,区域产业结构高度相似,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处于不断试错阶段,短期内很难靠市场动力去实现预设目标。因此,动力转换应该成为新疆经济增长的新推动力。既然短期内无法靠市场的力量,政府在转换动力中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新疆五大经济区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内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具有重要作用[3]。

动力转换首先表现在产业转型,将产业结构优化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研究是一个传统[4],产业更替也可能引起经济增长动力的产业基础变动[5][6]。产业转型的动力基础不同,产业转型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同,创新推动下的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动力效应大于纯要素推动下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7]。因而产业空间效应的出现应以技术推动的产业结构变动方式为主。然而,城镇化、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等也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8]。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和动力转换研究视角虽不同,但得出的结论肯定了动力转换对经济增长存在正面影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仅聚焦于互动关系,没有讨论产业转型动力与经济增长动力之间的匹配度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动力转换与产业转型、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动力转换这个复杂系统角度,讨论动力转换、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激励机制,试图综合讨论动力转换条件下的新疆产业转型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问题。

二、动力转换与产业转型

产业作为企业集合体,企业转型就是产业转型的关键。在市场有效,政府有为条件下,企业不仅要考虑市场价格信号,还要考虑政府政策信号。这样,企业转型的动力来自于市场和政府。若不考虑政府失效,企业根据政府信号调整行为成为转型动力。对企业而言,无论是市场动力还是政府动力,都是利润最大化动机实现的一个引导机制。若存在政府机制失效,企业必须权衡两种信号,从中确定转型主动力。当政府信号是强制性信号,企业选择不作为或慢作为。若政府信号以额外激励为代价,企业将会考虑转型损失与额外激励收益。本文假定,政府有为不仅弥补市场失效,还会放大市场效率。

(一)市场动力下的产业转型机制

市场动力主要来自于需求或供给的推动。需求跟主观的购买意愿和客观的实际收入有关。主观意愿的变化,引起偏好结构变化,导致选择结构的变动,进而引起需求结构变动引致的企业转型。若收入水平提升,导致需求层次的提升,也会引起需求结构变动,成为企业转型动力,这属于恩格尔效应转型动力。若不考虑收入和价格弹性,应该做到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保证企业转型后的产品需求。从供给角度来看,企业转型的动力来自于成本变动引起的利润空间的变动和技术创新引起的超额利润动力。而技术进步是产业转型的关键动力。富有收入和价格需求弹性的技术进步部门和收入弹性大但缺乏价格弹性的技术停滞部门之间的就业结构变动也可能引起产业整体结构的变动,这种效应又叫做鲍莫尔产业转型效应。开放条件下的动力主要体现在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的流入也会导致产业变动和转型。这一过程一方面表现为资本积累的产业转型效应,另一方面表现为要素密集度改变引起的产业转型动力,即资本深化的产业转型效应。在开放条件下,国外需求变动和国内外技术进步都会引起企业转型,成为产业转型的动力。

(二)政府动力下的产业转型机制

政府动力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广义的制度设计来实现。政府制定的政策以降成本方式影响企业利润空间,引导企业转型来实现产业的整体转型。但这种动力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供给成本弹性较大,需求富有价格和收入弹性。若此前提不满足,只能刺激短期投机投资,不会产生转型效应,反而在多数情况下,企业家会选择获得补贴为目标的短期行为。为避免这种短期行为,政府施行稳预期的政策来引导企业转型。

政府动力要发挥作用不仅要稳住企业转型后的销量和价格预期,还要对风险损失进行补偿。换句话说,政府补贴要等于企业转型产生的额外成本损失。若考虑企业转型机会成本的损失,政府补贴应该等于转型机会成本损失及时间价值损失。政府补贴不仅覆盖转型成本现值,还包括转型机会成本。政府若要减少该补贴,必须创造条件使企业预期的增量收益超过预期的增量成本。

当然,范围经济效应是以产业园区建设为导向的政府产业转型动力机制发挥效力的前提。这说明,仅考虑企业内部规模效益的降成本增利润的政府引导政策还不够,必须考虑产业集聚的范围经济效应。如果政府补贴弥补转型的机会成本,政府减税降费政策会降低企业内部规模成本,还必须考虑带来范围经济效应的刺激政策,否则政府转型动力作用会削弱。

政府设计转型动力机制时必须考虑导向问题,即要考虑以资源配置为主还是以推动产业整体发展为主。为此,政府必须事先弄清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经济增长是产业转型的原因,应以资源配置为主设计转型动力机制。如果产业转型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必须以推动产业整体发展为主设计转型动力机制。根据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变动,政府在动力机制设计时适时改变控制变量。

三、新疆的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一)新疆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第一,从产业产值增幅来看,2017年第一产业产值为2000年的5.87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0.97%。同期内,第二产业产值增长倍数为7.98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2.99%,第三产业增长倍数为9.18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3.93%,增幅最大的就是第三产业。从增长的平稳性来看,除了第一产业外,第二和第三产业增速都表现出大起大落特征,见图1。

图1 新疆三次产业增长速度①

第二,从新疆产业结构变动k值来看,2000年后新疆产业结构变动经历了快慢换挡交替的转型调整过程。总体而言,2000年到2005年属于慢速平稳调整期,2007年到2010年的三年属于结构变动快速调整期,2010年到2017年间为剧烈调整期,见图2。

图2 新疆产业结构变动的K值①

(二)新疆的经济增长变动趋势

进入21世纪后新疆经济增长较快。从增长幅度来看,2000年新疆GDP总量规模为1163.17亿元,到2017年增长到10920.09亿元,增长倍数为9.39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4.08%。整个增长周期内,增长速度表现为较强烈的大起大落,见图3。

图3 新疆生产总值增速①

图3中可以看出,新疆经济增长速度基本趋势与产业结构变动值曲线趋势大致相当。

(三)基于格兰杰检验的互动关系

为了讨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首先对第一产业(LNX1)、第二产业(LNX2)、第三产业产值(LNX3)与新疆GDP数据对数处理后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GDP、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一阶差分平稳,而第三产业却不平稳,但三次产业在二阶差分都平稳,见表1。

表1 新疆GDP和新疆三次产业产值平稳性检验-ADF②

运用三次产业二阶差分形成的平稳序列与GDP进行格兰杰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新疆GDP之间不存在互为因果关系,都没有通过P值检验。但是第三产业与GDP之间存在这种因果关系。格兰杰检验说明第三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见表2。

表2 滞后二期格兰杰检验结果②

这一检验虽然说明了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力,但没回答产业结构转型变动与新疆GDP之间的互动到底是如何。本文通过运用产业结构变动K值与新疆GDP数据,经过取对数标准化,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和格兰杰检验。发现GDP二阶和三阶差分平稳,产业结构变动值一阶、二阶和三阶差分都平稳,对二阶和三阶滞后形成的两组数据进行格兰杰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值不是新疆GDP的格兰杰检验。新疆产业结构的变动实际上在推动着新疆经济的增长,见表3。

表3 产业结构变动值k和新疆GDP的格兰杰检验结果②

这就进一步证明了产业转型引起的结构变动是新疆经济增长的动力。

四、产业结构转型的计量分析

本文将每个动力因素作为自变量,将产业转型作为因变量,通过回归分析讨论新疆产业转型的主要动力。产业转型的度量采用了产业结构变动的K值的序列数据。

将政府政策效应作为虚拟变量引入模型。本文把2010年后的新一轮援疆政策作为虚拟变量D。即:

构造计量回归方程:

kt=+λx1+βx2+δx3+ρx4+σx5+νD+μt

其中μt为随机干扰项,λ、β、δ、ρ、σ、ν代表相应指标对产业转型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动的贡献率。对相关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表4。

表4 产业结构变动值与影响转型的多因素回归系数检验表

回归结果显示,按照恩格尔效应、鲍莫尔效应、资本深化效应和资本积累效应以及政府政策虚拟变量的这一回归并不显著。整体而言,方程结构F值也不显著,判决系数R虽然勉强通过0.63,但是整个方程的T检验不通过。本文通过逐步回归和D-W值检验发现,政策变量与进出口比值、利用外资、固定资产与二产产值比之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

通过变量删除法,逐步删除鲍莫尔效应指标研发投资比、代表资本积累效应的固定资产/二产比、代表资本深化效应的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比、代表偏好结构效应的进出口比值后,发现,产业结构变动的恩格尔效应和政策效应十分明显,判决系数为R=0.69,结构参数F=4.366,并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见表5。

表5 产业结构变动值与恩格尔系数、政策虚拟变量回归系数

具体表达式为:

kt=0.935x1+0.771D

由于政策变量与研发投资比、外商投资与对外投资比、进出口比值都存在共线性,本文扣除政策虚拟变量进行回归,发现资本积累效应指标、进出口指标对产业结构变动值的影响并不显著。相比而言,代表鲍莫尔效应的研发投资比显示出一定的显著,但没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见表6。

所以本文认为,如果不存在政策引导,新疆产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来自于恩格尔效应即需求结构的变动和企业研发投资量的增加。如果把政策虚拟变量考虑进去,新疆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推动来自于需求结构的变动和刺激产业研发投资的技术进步政策效应。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一,产业转型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政府政策引导。第二个动力来自于恩格尔效应,即消费者需求层次的提升引起的产业结构转型动力,但是这种动力强度不大,说明必须加大政府政策引导力度。

第二,技术进步对产业转型的动力效应并不明显。虽然研发支出不断增长,但是对产业转型的效应并不大。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研发投入的效率导向干预力度。

第三,产业结构转型的资本深化效应并不明显。开放的国际资本环境引起了对外投资力度的加大,反而弱化了新疆的外资利用效率。结果,宽松的资本市场环境没有产生资本深化效应。这就要求政府政策干预的重点应以提高疆内资本效率为导向的区域性资本市场建设。

第四,资本积累效应对产业转型的效果不明显。没有技术进步情况下的快速资本积累导致了资本边际产出率下滑。其原因在于资本积累与人力资源的非协同性。从社会固定资产与第二产业产出比构造的资本积累效应对产业转型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因此,政府应该把政策扶持重点领域从传统工业转向新型工业领域,从全口径扶持转向资本效率与内部结构优化为主的效率——效率优化导向扶持。

第五,产业转型虽然是新疆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动力。因此当前政策重点应以资源配置导向为主,兼顾以产业发展趋势为导向的产业优化升级政策。这就要求政府应该加大以市场微观主体培育为主的产业组织政策力度。

第六,人口城镇化为导向的城市化发展政策短期内对新疆经济增长影响甚微。因此,城镇化政策重点放在城市工业能力与人口城镇化过程协调推进的政策扶持上。为此,当前的城镇化政策扶持重点应以形成城市人口吸纳能力建设为主的城市经济活力培育。

第七,对外开放对新疆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为此,要出台进一步加快核心区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度,重点扶持外向型经济为主的配套政策和扶持措施。

[注 释]

①原始数据来源:新疆统计年鉴(http://tongji.cnki.net)。

②原始数据来源:新疆统计年鉴(http://tongji.cnki.net);用eviews8.0软件做完后整理。

猜你喜欢

变动产业结构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变动的是心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