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围孕期女性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2020-06-28罗维,王玮,杨昭,刘阳,韩蓁**
罗 维,王 玮,杨 昭,刘 阳,韩 蓁**
(1 西安科技大学心理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vivyww@163.com;2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陕西 西安 710061;3 宝鸡市中心医院妇科,陕西 宝鸡 721008)
2020年初,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暴发期间,围孕期女性作为社会公众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要应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激因素外,也受到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定的冲击和影响[1]。国家卫健委2020年2月2日印发《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肺炎的易感人群”。围孕期是妇女生活的重要时期,应激因素能引起比较复杂的心理变化,进而对围孕过程及子代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2]。疫情暴发后医学各界通过微信、APP、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对围孕期女性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围孕期女性的负面情绪,降低孕妇发生危险的影响因素[3],同时新冠肺炎病毒的危险性和生活应激事件的叠加可能对围孕期女性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4]。本次调查旨在收集疫情对围孕期女性心理状态影响的具体数据,涉及围孕期女性的心理状态调查、生活状态调查、身心状态自评等、为后期开展围孕期女性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20年2月6日面向社会上的围孕期的女性展开调查,借助网络平台发布调查问卷,调查人群通过手机客户端答题。数据收集截至2月10日,历时5天,共回收有效问卷549份。
1.2 调查问卷
借鉴具有良好信效度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伯恩斯抑郁症清单(BDC)、GAD-7焦虑症筛查量表中的条目,针对疫情中的具体情况,编写《疫情期间围孕期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共计34个题目,涉及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其他共8个维度,从无到重度5分计分。调查结果参考SCL-90的评分标准,总分大于60分计算阳性检出率,因子分大于或等于1.5计算因子检出率。
在回收问卷中抽取100份进行信效度检验[5],效用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40,保留相关性为0.513~0.864。通过因子分析法检验量表的效度,结果表明测量条目具有良好的收敛性: KMO指数为0.834,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结果P=0.000。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频数、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等,检验水准α=0.05。
2 研究结果
2.1 人口统计学信息
本次收集调查问卷共549份,围孕期女性年龄20~45岁,以26~30岁居多,占比51.1%。学历以专科、本科为主,共占比62.9%。孕周处于中孕期的最多,占比37.7%,其次是孕晚期,占比22.95%。孕产次以头胎为主,占比67.67%。接受调查的围孕期女性多集中在陕西省内,占比92.1%。由于疫情缘故,78.6%的围孕期女性所在地采取了封闭,限制了外出。
2.2 围孕期女性心理健康状况
表1 围孕期女性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得分
调查结果显示,49.9%的围孕期女性存在心理健康状况的问题。在其他因子上筛查率最高,占比57.6%。其他因子包括睡眠、饮食,想到与死亡有关的事情等。敌对、抑郁因子分别占比44.1%、39.39%,见表1。
不同居住地情况对比:在不同地方居住的围孕期女性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达到了P=0.001的差异水平;在抑郁因子和总分上达到P=0.01的差异水平,在焦虑、偏执、敌对、精神病性因子上达到了P=0.05的差异水平。事后检验显示,围孕期女性居住在自己家、与居住在婆婆家、租房居住存在显著差异(P<0.01,P=0.05),见表2,下同。
不同身体状况情况对比:围孕期女性对身体状况的评估在恐怖因子上达到了P=0.01的差异水平;在其余7个因子上均达到了P<0.001的差异水平。事后检验显示:身体状况良好的围孕期女性在8个因子的评分均显著低于身体状况一般的女性(P<0.001,P=0.05)。
不同经济状况情况对比:围孕期女性对家庭经济状况的评估在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达到了P<0.01的差异水平,在其余6个因子上均达到了P<0.001的差异水平。事后检验显示:家庭经济良好的围孕期女性与情况一般,较弱的女性存在显著差异(P<0.001,P<0.01)。
表2 不同状态下围孕期女性心理状况的方差分析
2.3 围孕期女性自我状态评估
围孕期女性自评生活状态,认为身体状况一般和较弱的共计66人,占比12.02%;认为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共计305人,占比55.5%。围孕期女性对整体状态进行自评时,认为自己的状态比家人偏差,29.8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状态不好,甚至13人认为自己的状态很差,占比2.37%。
2.4 影响围孕期女性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以心理状况调查表总评分为因变量,人口学变量和自评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四个因子进入回归模型,见表3。
表3 影响围孕期女性心理状况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5 围孕期女性希望得到帮助的类型
在本次的调查中发现, 284名围孕期女性希望得到帮助,占比51.8%。其中,171人希望得到医疗帮助,占比60.21%;110人希望得到经济方面援助,占比38.73%;91人希望得到心理援助,占比32.04%。其次是生活方面和其他方面,分别为89人,占比31.34%;62人,占比21.83%。
3 讨论
3.1 疫情期间,围孕期女性产生的敌对情绪和抑郁情绪明显
疫情期间,围孕期女性产生的敌对情绪和抑郁情绪明显。主要表现为:①近半数女性出现阳性症状。被调查的人群中,49.9%的围孕期女性在心理健康量表的总分上表现出阳性症状,其中中等及严重症状的女性占比9.5%。说明这段时间围孕期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引起注意,个别女性需要重点关注;②睡眠和饮食因素依然是围孕期女性的主要困惑问题。阳性筛查率最高的是其他因子,主要测量跟睡眠、饮食和死亡相关的问题,其中22.3%的女性反应睡眠存在中度以上的问题,16.3%的女性存在中度以上饮食紊乱现象。围孕期女性由于生理特征的缘故,睡眠和饮食是她们的主要困惑问题,从而也是出现抑郁等心理困惑的原因[6];③疫情期间,围孕期女性的敌对情绪严重。44.1%的围孕期女性表现出敌对情绪,主要表现在不受控制地发脾气,这可能跟负面情绪的叠加有关。围孕期女性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产检,以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及围孕期健康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状态调整。疫情期间,围孕期女性居家隔离严禁外出,虽然可以通过网上问诊,却影响了产检的有效性。围孕期女性对胎儿发育的担心无从解决,另外隔离在家的环境也可能是导致敌对情绪的因素。
3.2 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改善围孕期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
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改善围孕期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表现为:①围孕期女性出现明显的人际关系敏感。人际因子的阳性检出率达到35.8%,主要表现在觉得别人不理解,不喜欢她,不友好方面。围孕期女性由于身体激素水平发生变化,造成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她们希望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另外可能也来自于生物遗传基因,围孕期女性需要为胎儿寻求更多的资源。疫情期间,由于社会公众的注意力转移,更加关注疫情发展变化,从而造成围孕期女性出现特殊的敏感,更容易出现人际关系困惑;②居住地影响围孕期女性的心理状态。通过对不同状态下的围孕期女性进行方差分析时发现,不同的居住地影响围产期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要表现在居住在自己家与居住在婆婆家、租房住存在显著差异。婆媳问题是主要家庭问题和矛盾[7],中国社会的现状是很多夫妻结婚后自行居住,怀孕期间开始为了方便照顾与长辈住在一起。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育儿理念的不同,激发了两辈人之间的矛盾[8]。而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缺少了关系缓冲的物理空间,使得问题迅速集中和激化,从而突显疫情期间居住环境对围孕期女性心理的影响。
3.3 疫情期间,围孕期女性需要自我觉察和加强心理免疫
主要表现为:①围孕期女性自评状态不佳。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上:第一,围孕期女性在对自己的状态进行自评时,对比心理健康量表的结果,自我感受不佳;第二,在自己与家人状态的对比上,认为家人的状态较好,自己的状态不佳。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普通公众会投入较多的关注力,而围孕期女性由于自身状态的变化,会更关注自己。围孕期女性需要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保有觉察,就可以帮助围孕期女性较好的调节心理状态,这有助于疫情期间围孕期女性及时调整自身状态;②多方面开展围孕期女性的心理援助工作。疫情期间,围孕期女性最希望获得医疗方面的帮助,其次是经济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围孕期女性尽量避免去医院就诊,这便造成了她们的焦虑与恐慌情绪,更加专注于医疗需求。受到疫情影响,公众赋闲居家,家庭经济收入减少,这成为直接的影响因素。这对于那些评估家庭经济较弱的围孕期女性产生更大的影响[9]。此外,心理方面及生活方面也需要得到帮助。应该从多方面切实开展围孕期女性的心理援助工作,以降低围孕期女性的心理压力,促进母体和胎儿的身心健康[10]。
4 建议
本次调查借鉴了专业的标准化问卷,对于每个因子的项目均有删节,这样加强了调查问卷的针对性,但由于无法采用多个专业、完整的标准化问卷进行施测,得到的数据信息有限。同时,本次主要的调查数据来自于陕西地区。随着疫情的发展,围孕期女性的心理状态可能会持续发生变化,后续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并增加疫情高发地区围孕期女性心理健康数据的收集,以全面了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围孕期女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