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孩子王到金秀水果销售大王
——记来宾市金秀县桐木顶云农场农场主莫艳

2020-06-28谢青夏卢玉发杨成行

农家之友 2020年5期
关键词:砂糖技术员青菜

本刊记者 谢青夏 特约通讯员 卢玉发 杨成行

莫艳在观察树势。

准备装车发货

自小跟着做生意的父母从广西金秀老家去到浙江温州的莫艳,1989年读幼师专业毕业后,进了当地一家幼儿园当幼师,每天教孩子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是惬意。温州是中国著名的手工业之城,当地的人都以手工业为主。种地的人很少,菜价很高。莫艳心想:“人总是要吃青菜的,何不种菜卖呢?”因此她1994年便从幼儿园辞职出来种青菜。那时候她种的卷心菜和西兰花,地头收购价就达到2块多1公斤,一年下来纯赚40多万。从此,莫艳就开始了她的种菜之路。8年后,莫艳逐渐退出了青菜种植行业,转战干货市场。

2016年,莫艳带着对家乡多年的思念,回到金秀县桐木镇高仁村,在表弟的帮助下,流转土地种植柑橘。

“种青菜容易,种水果难。”莫艳说,种果施放的肥料和遭受的虫害都不同,因此要重新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上网查找,或者请教当地种果前辈。为了更好的把果种好,还专门聘请了技术员帮助管理。每次遇到技术问题,就看技术员如何处理,什么季节该喷什么药,她记了厚厚2本笔记。

2018年底,莫艳种植的砂糖橘开始试挂果,当年砂糖橘的收购价格卖到3.2~3.6元1公斤,让她尝到了种植柑橘的好处。

这几年,除了300亩砂糖橘外,莫艳还相继流转了400亩土地,种植了100亩皇帝柑、300亩沃柑。3年的时间,莫艳从对柑橘技术的一窍不通,变成了种果行家,她的进步,让金秀县县委、县政府、县农业局看在眼里,2019年莫艳成为县农业局的“特聘技术员”。指导周边贫困户种植柑橘,每年集中召开柑橘种植培训会,给大家讲解柑橘的种植、管理、采收技术,并成立微信群,随时在群里给农户指导。

那几年,莫艳充分发挥了自己擅长销售的长处,在自家果园还没有果卖的情况下,组织客商到当地收购批发柑橘,或者组织货源外运,对当地的水果销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忙的时候莫艳虽然以果园为家,但是闲暇时她每年都会抽空跑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拜访搞水果批发的老板,跟他们聊天,以便获取更多的销售信息,有时候根据进口水果或者北方水果的销售价格,预判本地水果的销售情况。“国外的车厘子卖得越贵,往往就是我们柑橘最好销的时候,因为这时候消费者心中也会有杆称,想:既然本地水果质量好,又便宜,为何不买呢?”

莫艳发现,好的品质和好的品牌才是市场上的常胜将军。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她一边采用生草栽培等绿色生态的种植管理措施,一边以“顶云”为名申报注册了商标,并以自己的头像作商标图案,寓意:云端之上的水果。

由于2018年底很多地方都遭受了异常天气的影响,导致柑橘留在树上卖不出去,造成了损失,因此2019年金秀县委、县政府就专门邀请了当地的砂糖橘种植大户开会,商讨如何应对异常天气,做好柑橘销售的情况。会议讨论异常激烈,有些人认为应该采用整片果园采摘法,也有人认为应该用百家果(即是熟一点就分流一点,凑够一车发货。但是这方法也有利有弊,怕一开园后,有人偷果)。后来县领导问了莫艳,莫艳分析说最好是搞百家果,以应对来自天气和市场变化等不利因素。最后县里倡导采用“百家果”模式销售。

由于2019年是暖冬,柑橘种植户几乎都没有盖膜,此时的莫艳心里如热锅上的蚂蚁,因为春节前发布的疫情警告,很多地方已经封路,如果大家的果同时熟,同时上市,就会造成大塞车。因此大年初一那天,她都与河北保定、石家庄的水果批发商进行密切联系,请他们帮忙销货。“因为别的省区封路的问题,大年初三、初四都还不敢摘,到了年初五,觉得不能再等了,我组织了近70人摘果,一直从年初五采到正月十五,采了近25万公斤的砂糖橘。”

事实证明,莫艳这一摘摘对了,因为当时保定、石家庄等地都没货,她们的果运送到当地的时候,一下子就被分销出去了,而且批发价每公斤约6~8元,最高达9.4元1公斤。“到最后都没果了,可是因为清甜、口感好,很多销售商还来找,指名要印有女人头像的柑橘。”

而当莫艳砂糖橘摘完的时候,因为疫情,全国各地正式封村、封路,既找不到人来摘果,也无法运输出去,因此导致很多人的果烂在了树上。莫艳的成功,再一次说明:水果销售,该出手时就出手。

农民卖果,正在点钞票。

挂满枝头的砂糖橘。

金色的砂糖橘丰收的希望。

猜你喜欢

砂糖技术员青菜
青菜新品种介绍
砂糖
青菜新品种介绍
一群土专家的“集结”——宝丰村的“技术员”也能治好农业“杂症”
不许撵他走
砂糖变硬 三招解决
饿狼
转运
爱吃青菜的大公鸡
燃烧吧,砂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