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 的数据库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020-06-28林晓霞杨晓东徐燕妮
林晓霞,杨晓东,徐燕妮
(山东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系,泰安271000)
0 引言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是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标准,以提升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学习过程过以量化的指标检测学习效果,重视最终的学习成果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最终考试勘定教学效果的模式,以工程的理念,辅助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将质量检测用于生产过程中。在数据库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引用OBE 理念,在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改进与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开展方式。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 数据库课程教学现状
数据库的课程体系包括计算机学科大类下的必修课《数据库系统概论》和非计算机学科类的专业支撑课程《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本文主要从计算机大类的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入手,首先理清数据库系统概论所需的专业能力,再据此设计改革方案。数据库系统概论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三方面的能力,一是数据库的设计能力,既开发数据库系统所需要的对原始模型的抽象能力;二是数据库的应用能力,既使用前台语言访问数据库,完成在应用系统中的增删改查能力;三是数据库的管理能力,既具备数据库管理员的素质,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随着系统业务的发展,对数据库的改进、维护的能力。这三种能力相辅相成,互相支撑。而在现实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数据库的设计能力和数据库的管理能力培养不足,使学生的学习仅限于满足数据库的基本应用能力。究其原因,首先不同部分的教学效果评估难度不同,数据库的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考核标准难以客观认定,不同的业务主体复杂度和难度差异较大,统一的考核标准限制了三种能力的差异性评估;另外数据库的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依赖于学生长久的学习表现,学生也难于尽快获得成就感。综上原因,数据库概论的学习效果难于保证。
2 数据库课程改革方案
基于OBE 的教学理念将根据行业对学生、学科的基本要求,设定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并且进行过程控制,在教学过程不断分析、改进,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针对数据库概论课程,课题组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1)确定数据库相关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
通过调研各个IT 企业对数据库人才需求状况,课题组对计算机大类下的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优化,梳理数据库人才的必备基础知识及基础知识间的相互知识关系,建立知识和课程间的映射关系如图1 所示,确立人才基础知识培养体系。从图1 所示的映射关系可以看出,课程知识存在着交叉映射的情况,需进一步理顺课程关系;分析交叉知识的重点,选取合适选修课和讲座的加以补充。
图1 知识和课程的映射关系
(2)线上线下相结合,细化数据库应用能力指标。课题组已经超星平台上建设了数据库原理线上课程,线上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驱动力。线上课程的在数据库应用能力的考核可以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和四级难度指标,并能对教学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和持续改进。
(3)校企结合,制订数据库管理的能力考核指标
通过课题组的分析,将数据库核心的基本技能力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主动型,例如,数据库的备份、虚拟化、监控数据库的服务器等,对这部分能力,需要在模拟数据库系统运行的状态下,通过集中实训来完成,可以在校内我完成,企业辅助;另一类为被动型,是指数据库人才为保证数据库的可用性,对数据库的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故障的应对能力。第二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学校培养的薄弱环节,需要企业提供案例和解决方案。自企业案例和能力培养素材,对学生心和能力培养提供有利之处
(4)改革考核手段,评价学习效果达成度。考核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线上线下结合,使学生确实重视和提高数据库管理技能和数据库的设计技能,企业实训环节的考核在教学中比例加大,制订实训考核细则如表1所示。
表1 考核细则表
以上标准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改变以往在软件设计中“重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轻数据库设计管理”的思想。通过,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能力指标体系,使人才培养具有行业先进性。
3 结语
在数据库系统概论改革体系中,以OBE 教学理念为宗旨,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分类细化课程的指标体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建立完善课程的教学体系平台,保证了成果反馈和持续改进的渠道,在我校2017 级四个专业8 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和2016 级相较,学生在在数据库应用能力、数据库设计能力和数据库管理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