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2020-06-27靳俊逢
靳俊逢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养成勤于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在小学阶段要打好数学基础需要老师科学合理的引导,为学生传授一些非常科学合理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还要不断反思教学效果,将各种创新的教学手法运用到数学课堂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积极推进,对于小学生数学的学习要求也在日益增强,学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学习任务,找到正确的数学学习目标,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的,根据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安排,高效地传授学科知识,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非常差,要想真正地学好数学知识,学生需要牢牢把握住数学课堂学习时间,及时掌握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需要明确数学课堂任务,使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谈谈怎样构建出良好的数学课堂。
一、注重课堂导入,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导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有的老师可能认为课堂导入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影响不是很大,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有的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无法快速地调整到课堂上,如果老师急于讲授数学新知识,一些学生的思维是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的,如果老师采用一些比较奇妙的数学导入环节,就会使数学课堂教学非常的平稳,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会非常轻松。
例如,老师带领学生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节知识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真正学好这节知识,老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20以内的数分别是什么,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齐声的背出20以内的数字,当学生能够很快地背完这些数字以后,老师还可以在黑板上为学生列出两道关于20以内的加法的运算练习题,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快速地在纸上写出这两道计算题的答案,然后让学生同桌之间检查一下对方的计算结果,之后老师在课堂上公布正确答案,让学生能够及时回顾之前学习的相关数学知识,由于本节课需要学习20以内的减法,老师通过结合20以内的数学加法的导入来帮助学生学习,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学习的衔接,抓住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融入情感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学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方面的问题,老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影响是非常大的,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帮助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数学学习心理。因此,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一些情感内容,塑造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例如,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他们的数学学习也比较吃力,在课堂上从来不会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类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还会出现紧张甚至焦虑的情绪,丝毫没有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的。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关心和理解这些学生,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学生回答的数学问题出现错误,老师也要及时鼓励和引导,给予学生一种亲切和蔼的印象,防止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精神上的压力,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三、创设教学情境,及时巩固知识
老师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合适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数学。
例如,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知识的时候,当老师为学生详细介绍了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人民币的种类以后,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人民币的换算。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不一样的教学情境,比如,根据学生的兴趣引出喜羊羊用人民币去超市买文具的问题,喜羊羊拿着1元的人民币,他想要买两支铅笔,而一支铅笔是2角,那么最后应该还剩几角?通过根据学生的兴趣來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节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导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融入一些情感内容,促进学生的心理发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老师还要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谢发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16-117.
[2]洪琼.分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