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应用型农业本科院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措施
2020-06-27黄润芸王文棣陈孟博黄炎坤
黄润芸 王文棣 陈孟博 黄炎坤
摘要:以应用型农业类院校青年教师为主体,分析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了8项具体的改进措施,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农业院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措施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培养教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现阶段高等院校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重要措施,更是落实“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具体措施。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师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涨,由于教师现有年龄构成处于新老更替的阶段,许多高校大量引进青年教师充实教师队伍,而这些新引进的青年教师正处于学生向教师身份过渡期,适应新的身份需要一定的时间,其课堂教学能力和效果亟待提高。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指近20年来各省(市)、自治区新升格为本科的高校,其办学定位是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理论、实践和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全程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院校。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关键。而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需具备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勇于深入实践、敢于探索、乐于接受新知识。
一、应用型农业院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学知识储备及授课水平有待提高
农业类高校新进教师绝大多数毕业于非师范院校,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绝大多数未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对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教师职业应熟悉的职业技能缺乏系统的学习及训练。李景针对农业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所进行的调查表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虽然总体评价较好,但教学能力发展不平衡;教学能力发展的主动性虽然较强,然而发展的科学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很多青年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常常出现紧张、语速和语调把握不好、教学进程偏快、重点不突出、难点没讲清等问题。
(二)教学组织能力不足
从现状来看,农业类高校的大学生课堂上行为问题比较多,课堂秩序不佳与学生不良习惯有关,如看课外书、看手机或玩游戏等,学生这些不良行为的意愿可能是由于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也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学生的管理能力不足有关。如果教师不注重组织教学,通过提升教学技巧及时集中学生注意力,那么学生就会缺乏学习热情,教师的教学激情也会受到影响。然而,大多数青年教师缺乏组织教学能力,对学生在课堂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此外,很多高校在学生评教环节存在的不客观性评价指标,也使得教师不愿严格管理学生。
(三)对教学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足
很多青年教师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教室和实验室,接触的生产实践很少,不能很好把握理论知识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对现代农牧企业生产管理现状和动态了解不够,这会导致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拘泥于书本知识,表现为读课件、照本宣科,课程内容中没有充分融入产业发展的具体技术、工艺和设备等,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这种情况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四)对授课对象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把握不准
高校新进教师基本都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他们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更多地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本学科某个领域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中青年教师习惯性地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自己的研究领域联系起来,会把一些研究前沿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带人课堂。而作为应用型农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更应注重专业理论和技术的有机结合,特别是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研究,如果忽略了教学对象的知识和接受能力,不但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偏离了农业类高校的教学目标。
(五)对本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解和把握不够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在《普通高等学院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专业办学特色等制定的。由于新进青年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较少,对方案中人才培育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了解不够,常常拔高培育目标,教学内容出现脱节或重复,课程性质、教学目标、重点内容、了解或掌握的要求等把握不好,在课程教學中不能很好地体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作用。
二、提高应用型农业本科院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认真备课,熟练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熟练度,能够对所讲授课程的宽度、深度有深入的了解,能够对理论知识、实践技术有较好的掌握。针对课程中的每个环节(知识点)能够延伸其相关链接,能够用课本外的资料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拓展。
在备课过程中主要以本校该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依托所选用的教材并结合相关的专业著作丰富教学内容。在本节课程的备课中要以教材中的章节内容来设定结构层次的基本构架,备课需要通读教材,理解并研究教材的编写目的、知识基础和技能训练的要点,来确定教学中需要掌握的关键点和难点,以此作为教学方法设计的基础,确定教学目标。每节课都要从认知、技能和心理发展3个方面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才能够有效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根据教学的重点,对详略作出适当取舍。备课过程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尤其是各种网络资源,作为教材补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准备课程内容的时候需要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和本地区的产业特色,并依据事实热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是备课过程中经常需要补充调整的内容,一般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是立足于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当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课堂教学内容必须结合本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课程内容的时代感,才能把课程讲授得更加生动。青年教师应该系统地跟随本门课程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中年教师随堂听课,从中获取经验和技巧。同时,要积极参与课程组的讨论活动,在讨论过程中把课堂教学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或结论。
(二)精心制作并合理利用课件及多媒体
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模拟宏观和微观事物,能够通过虚拟仿真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现实中无法感触的过程,生动具体地表现抽象的知识点,简化再现复杂的过程等。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改善了教学媒介的表现力和知识传送的实效性,促進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全面优化。因此,合理制作和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使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较大帮助。在多媒体课件中,文字主要用于介绍课堂教学内容的基本构架和重点、对某个知识点的小结,不能占据大量页面等。通篇的文字堆积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尤其是连续多张幻灯片都是密集文字显示的话更是如此。因此,要根据不同章节教学内容的需要,把图形、表格、图片、动画、录像应用到课件中,既节约绘制图表的时间,又形象生动地全方位展现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较长时间保持对课件的兴趣和注意力。但是,在课件制作时不能过于追求“靓”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程内容之外。
电子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是对教师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支持,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更不能变成幻灯片“播放员”,课件若不能与教师的讲授完美融合,就不能发挥其作用。教师要学会自己制作课件而不是借用“别人”的现成课件,自己要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去制作课件,这样,做出来的课件才能与教学活动相辅相成,为上好一堂优质的多媒体课打好基础。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地位,并依据其主体地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掌控课程进度,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不断改进教学。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要忘记把板书作为补充,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需要随时给学生标明一些关键词。
青年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改进教学效果的同时,为了防止教学中由于停电或投影设备故障而出现幻灯片无法播放的情况,还要准备好授课内容的教学设计纸质稿件,以备不时之需。
(三)了解授课对象特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故来自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办学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同一门课程时,对教学组织的要求是存在差异的。教学活动是在教与学双方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按教学要求掌握知识、提升素质、增强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在该班级教学工作开始之初了解授课对象的年龄特点、专业特点、性别特点,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喜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会换位思考,适时地让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公平、公正地为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交流机会,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群体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从而强化教学的针对性,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特别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强调的是以应用为导向,这就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依据本校的办学特点、就业主岗位、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
鉴于农业类本科院校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及动力,故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研究本专业设置的重要性以及与现代产业发展的结合度,发展的动态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学生会对感兴趣的知识倾注更多的精力,通过引导学生,启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是克服当前在校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就业前景不明晰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四)语速适中,语调把握恰当
语速是指语言表达的快慢节奏,它是控制授课进度的重要因素,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语速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语速过快、课程内容发送的频率过高,听课者的大脑对收到的信息来不及处理,会造成信息的遗漏、堆积,甚至出现因信息传收活动的障碍而导致信息处理的中止;而语速偏慢则常常使听课者的情绪由兴奋转为倦怠,出现困倦。在一节课中,不同的课程内容及其重点、难点等需要用不同的语速来表达,让学生能够从教师授课的语速变化过程中知晓相关内容的重要性。在合适的时候语速的适当变化也是刺激学生听觉、使学生不断保持兴趣的重要手段。总之,授课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进程要求,通过对语速的合理把控,准确地传达出授课内容,以语速的轻重缓急塑造出应有的课堂气氛。对于大多数青年教师来说,讲课语速容易出现偏快的现象,很多时候是心理紧张的表现。通过多次的试讲、跟班听课、自我的调节等都可以克服。
语调是指授课语言的抑扬顿挫,它是口语表达的重要手段。绘声绘色、字正腔圆的语调,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好地融入课堂氛围中。要想使一节课生动、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掌握好表达的语调是教师必备的授课技巧。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不少青年教师表现出的语调是“低而平”或“高而平”,课堂上学生感到单调,容易走神。要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语调,需要学会应用语句之间适时的停顿,学会掌握一句话中的重音。
(五)建设互动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向互动,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而课堂互动的活跃度与参与度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新教师常常由于教学经验欠缺、对课程内容不熟练,自信心不足导致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互动交流不够,学生的参与度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课堂互动主要是通过启发式、探究或讨论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把“讲、学、练”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爱好。互动式课堂要注意互动话题的选择,应把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主要话题,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应用型院校中,大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当学生发现所学理论知识能够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产生深入探究的心理需求,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把知识和技术的实践应用融入课堂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促进课堂良性互动。新教师在课堂互动的组织上常常出现缺少互动话题的现象,这需要通过提前准备,了解相关事例来拟定互动主题,如在课堂竞争性互动中可以选择答案具有多样性的话题,每个学生或小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和辩驳;而在合作性互动的选题上则可以考虑针对某个主题,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来回答和讨论并最终形成一致性的观点。
(六)加强课堂管理,把思政育人融入课堂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教师舍弃课堂组织的控制则体现了放松对学生纪律性、规范性要求。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行为规范,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对教学秩序的严格管理。要维持规范而有序的教学秩序,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承担课程的教学任务,探索应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让学生在自我参与的过程中将“自我约束”内化为维护课堂秩序的自觉行为。教师要从说话有亲和力、讲课有吸引力、管理有威慑力三个方面来维护好课堂秩序。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强调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立德树人包括如何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勤奋好学的态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法纪规范、爱党爱国、勤奋敬业、敬重科学、尊重他人、敢于创新的品质,培养健康的身心素质。这样才能够真正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七)熟悉行业发展动态,融入现代产业特色
涉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学与产业的发展结合紧密,当前“新农科”教育强调了传统农科要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和互联网技术下完成升级改造,不断提升农科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传统育种方法与分子生物学辅助选育在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机器人在种植业中的应用、自动化設施与智能化管理在养殖业中的应用都得到空前的重视,并在较多领域内推广。青年教师必须了解所授课程的内容在现代农业产业中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并将本行业的新理念、新政策、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等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现代农业发展、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脱离生产实际,培养出的学生就业后所接触到的应用理论和技术与课堂所学的知识无法衔接,从而给学生的工作自信心带来消极的影响。
(八)及时归纳,提升教学效果
总结归纳是对课堂知识的概括,也是对单元或单次授课所讲内容的分析、梳理、并形成系统的过程;它包含着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总结归纳有利于学生梳理课堂所学知识,使学生对课程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课堂总结还可以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比如,使用案例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把某个教学内容设置为一个具体问题,通过讲授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能从多个侧面有所了解,之后通过总结使学生对该问题的现象、原因、预防和解决途径有一个系统的掌握,提高教学的效果。可以把课堂总结打造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一个载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才能充分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为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可以让学生对刚结束的教学环节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则要对学生的总结情况进行讲评和补充,让学生对已经讲授的知识积点成线、织线为面,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参与课堂总结,不但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同样也能通过总结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锻炼知识归纳整理能力,改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农业类本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引领,不断吸收和总结,不断进行实践探索,是每个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基础课和必修课。
作者简介:黄润芸(1991-),女,河南郑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管理学;黄炎坤(1962-),男,河南汝阳人,通讯作者,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动物科技。
(责任编辑 冯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