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食用菌种质资源保藏方法的探究
2020-06-27刘昕哲
刘昕哲
摘 要:食用菌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单一从食用中的口感角度分析,其也是一种具有良好食用价值的食品。由于菌类的特殊性质和保存中对于环境方面的要求,不同的菌种在保存方式上也有所差异,为了持续发挥食用菌在药用、食用等多方面的价值,研究不同类型菌种的保存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选择适当的保存方法,并注意取得良好保存效果的合理化操作,是食用菌保藏中需要重视的一个核心问题。从食用菌种质保藏的具体意义入手进行了研究,寻找和总结适当的食用菌保存方法。
关键词:食用菌;种质资源;保藏方法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0-0034-01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志码: B
食用菌的种质资源保藏是一项讲究持续性的工作内容,在具体的保藏方法上有不同的类型,且不同类型的保存方法在操作和应用原理上也有所差异,需要结合实际合理地选择应用。
1 保藏工作的开展意义
1.1 保证食用菌的生存能力和稳定性
食用菌的优势和营养价值已经开始被逐步发掘和公认,因此,菌种的保藏实际上是对其自身的一种保护。这种保护所能起到的作用在于保持菌种的遗传基因、形态特征和生理方面的功能性。对于一部分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菌种,保藏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持其稳定的生产,同时也关系到商业经营中经济效益的获取[1]。如果食用菌无法进行合理的保存,那么一旦发生变质或错过最佳的保藏和食用时机,不仅其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会受到影响,可能给经济上带来的损失也是非常典型的。
1.2 对菌种本身独立性的保持
食用菌本身作为一种菌类,其在保存中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一些与其可能产生竞争关系的微生物,会成为影响菌种独立生长的重要阻碍元素。这更要求菌种保藏工作应当严格按照对应菌种的保存要求进行合理操作,且保存工作中不仅包括了对于已有菌种的保存工作,还包括了对于新菌种的独立性保护工作。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现阶段我国的食用菌生产由于菌种分类并没有达到系统性和明确性的要求,不仅菌种的生产形势和区域比较分散,具体的菌种类型也没有进行非常清晰的划分,这都是影响菌种独立性的主要因素,也是重视菌种独立性保持的主要原因。
2 具体的菌种质资源保藏方法
对菌种的保存和储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菌类种质资源的保藏。在具体的保藏工作开展中,需要结合不同的保藏条件要求,采取不同的保藏方法,下文将就具体的保藏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
2.1 菌丝体保存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菌丝体作为保藏工作的重点对象,通过保持这一结构的完整性达到菌丝体保存的目的。具体来讲,这种保存方法的运用还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2.1.1 琼脂斜面低温保存法
这种保存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要求,需要对被保藏的菌种进行专业的技术处理,即将菌种接种在PDA斜面上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培养的过程中同时要控制好温度因素,并观察菌丝的生长发芽情况,一般温度的控制范围是28~32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当菌丝长满了斜面区域后,试管结构中的棉塞即可更换为橡皮塞,并利用密封性比较强的石蜡结构进行封口,进入到下一阶段的保存中;进入下一阶段后,保存工作的开展需要对温度指标进行合理的调节,一般要保持在4 ℃的温度环境下,并按照最长4个月、最短2个月的频率进行及时转换。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不易造成菌丝的老化现象,并且由于外部条件的针对性创造,菌丝在接种后的生长效果和速度都比较快;但从不利的角度上来说,其也是比较容易造成污染的一种方式。
2.1.2 石蜡常温保存方法
石蜡的密封作用非常典型,在应用这种方法进行保存时,需要取石蜡放入三角瓶容器中,并且用棉塞和牛皮纸做好封闭和包裹,并置于高温消毒的环境下进行灭菌,随后放置恒温箱蒸发水分[2]。从具体应用的角度来说,这种方法在应用时需要重点检查保存容器的无菌性,确保无菌后方可注入石蜡实现菌种与空气的隔绝。这种方法的主要优势是能够确保菌种良好地与空气隔绝,制作成本也比较低廉;但从工作效率上来看,这种菌种培养方式的时间成本高、效率较低。
2.2 孢子保存的方法
2.2.1 滤纸片保存方法
这种保存方法是利用专门收集孢子所用的不同颜色的滤纸进行制作裁剪,达到保存效果,具体处理步骤是将滤纸片剪成固定规格的小纸条,随后经过高温灭菌处理,灭菌时间为30 min。灭菌后采用悬钩法进行孢子的收集,随后将滤纸放入无菌的试管中做好封口操作,封口后需要将试管放入干燥器中进一步干燥,保持滤纸的水分被去除。最后,使用低温保存的方式,这种保存方式的主要优势是保存的整体时间较长,一般最长能够达到10年。
2.2.2 沙土管保存方式
这种保存方式是将河沙作为保存的载体,将其用蒸馏水进行浸泡洗涤,并进行同步的细节筛选,保持洁净的沙土质量,随后加入稀盐酸煮沸,并进行后续的稀释操作,在烘干后作为保存器皿进行备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进行菌种的培养,且沙土管的保存也需要借助石蜡进行封存。从这个角度分析可知,无论用何种方法进行菌种的保存,密封性都是需要重点关注并且要达到相应要求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要技术人员结合实际运用合适的封存方法进行保存。
总的来说,菌种的保藏方法虽然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但不同的保存方法还需要借助專业的技术和辅助工具,才能达到良好的保存效果,这也是技术人员在这一领域不断提升和研究的关键意义。
参考文献:
[ 1 ] 王瑞娟,尚晓冬,杨慧,等.不同保藏方法对金针菇“上研1号”栽培特性的影响[J].食用菌学报,2019(1).
[ 2 ] 张丹.金针菇菌种中短期保藏因素的正交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8,45(6):1375-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