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四维”路径研究

2020-06-27路博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技工院校工匠精神

路博

摘    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技能型人才,重拾工匠精神。技工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应当在培育能工巧匠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文章论述工匠精神的历史渊源和核心理念,探讨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最后以数控维修专业为例,从深挖专业特色、改革教学实训、聘育行业名师、深化校企合作四个维度,提出技工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技工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随着社会变革不断深入,我国产业升级转型急需大量的能工巧匠。而职业教育做为培育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应在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方面发挥更大作用[1]。其中,技工院校担负着传授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任务,然而学生在校的短短几年时间很难在技术上有精深的造诣,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为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逐渐成为能工巧匠奠定基础。

一、工匠精神的由来及内涵

世界范围内工匠精神所体现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由来已久,[2]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师徒相传的优良传统,在传统的师徒关系中,技艺得以传承,实现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心灵对话,师徒双方在实践中弘扬并传承工匠精神。在西方世界,徳式工匠精神最为突出,这与基督教义推崇精湛手工艺的理念有关,也与中世纪后期在欧洲各大城市逐渐兴起的行会制度有一定渊源,当然,更是基于要在现代社会激烈国际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的主动选择。

總而言之,工匠精神属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范畴,是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专注态度,是职业人积极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具体而言,就是工匠们对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3]是对工艺、技法的完美追求,对自我的不断超越,没有更好,只有最好。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极致追求,目标是打造行业内精品,装备中国及世界。其深刻内涵主要包括: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淡泊名利。

二、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鲁班造尺,使得人们能够测量出世间万物的距离;爱迪生发明电灯,点亮了人类近代工业文明的希望;高凤林成功焊接火箭发动机,让长征系列火箭飞入太空,向世界显示着中国力量。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无不浸透着他们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也见证着工匠精神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一)工匠精神——中国制造之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部署“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伟大战略,将成为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纲领和顶层设计。政府的诸多行动向社会传递着信号,中国工业转型将迎来大提速、大突破时期。2014年,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4]长期以来,中国是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之所以不能作为一种品牌走出国门,是因为我国缺乏创新机制,更是因为近年来工匠精神的淡化、大国工匠的断层。这导致中国制造失去了核心竞争力,陷入“复制粘贴”的山寨模式[5]。

现代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中国制造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技工院校的学生能否传承工匠精神,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制造这一品牌的打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把工匠精神塑造成普世价值,把大国工匠纳入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才能突破瓶颈,有魂魄、有力量、有未来。

(二)工匠精神——企业经久不衰的动力来源

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气质,是耐心、专注、坚持、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一些列的卓越品质的集合。工匠不一定能够成为出色的企业家,但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有着这种工匠精神。

大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世界上寿命超过200年以上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之最,德国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而中国超过150年历史的企业只有5家。[6]长寿企业如此密集地集中在以上几个国家,并非偶然。这些企业经久不衰的秘诀,在于这些国家、企业都在传承工匠精神,都将工匠的培养作为头等大事。

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匠人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中流砥柱。拥有匠人魂的从业者,会将企业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能够在企业陷入困境时挺身而出,更能经得起职场上的诱惑,工作中追求卓越力求创新,与企同呼吸共命运,为企业发展奉献终生。由此可见,工匠精神将为企业提供经久不衰的不竭动力。

(三)工匠精神——技工院校的生存之本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针对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务院给予很高的评价,与此同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技工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高尚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内容丰富,能够滋养职业教育中的师生,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提升技工院校的知名度,推进招生工作,拓宽就业路径。而事实证明,只有抓住招生和就业两条命脉,技工院校才能在竞争中立足不败之地。由此可见,工匠精神是技工院校的生存之本。

(四)工匠精神——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有力筹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仅有“利器”未必能“善事”,要想“善事”,关键在于使用“利器”的人。技工院校的学生是“利器”使用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有其特殊性,杨春平教授在题为《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转型升级与教学能力建设暨专业发展》的报告中曾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做过经典的论述,他指出,“他们是知识教育的失败者,却是职业教育的新宠儿;他们是抽象世界的低智商,但却可能是形象世界的高材生”。要想唤起学生的价值感,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将其转化为高材生,不仅要向他们传授技艺,更要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实现“三全育人”。

工匠精神的培育,督促职业院校学生追求精湛技艺,这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附加值,[7]促进学生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工匠精神的传承,能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平等理念植入学生的职业观,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工匠精神是技工院校学生挖掘自我潜能的利器,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有力筹码。

三、技工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四维”路径

技工院校在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重要性的前提下,更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多种路径和方式,切实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此结合本学院数控维修专业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立体有效的培育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四维”路径。

(一)深挖专业特色,重塑工匠精神

数控维修专业秉持尚技求新的特色文化理念,门槛高,综合性强,需要从业人员深挖掘重研究,而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两者不谋而合,工匠精神的养成是数控维修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专业教师应深挖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寻找工匠精神与数控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契合点,在日常学生工作中重视专业特色文化与工匠精神的相互融合,通过开展大师讲堂、主题班会、素质教育周、专题文化节、推行“课程思政”、德育量化考核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专业特色文化,走近工匠,掌握技艺,挖掘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从而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提升职业素养,并将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8]知行合一。学生应重新审视工匠精神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校学习期间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工匠精神的养成。

(二)改革教学实训,磨砺工匠技艺

相对于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有其显著的自身特点。在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中技能实训居首要位置,是学生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实际的关键所在。数控维修专业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为学生创设更加真实的工作场景、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利用先进的模拟仿真技术模拟工作现场,创建校外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推行双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校内实训教师和校外实习导师,让学生在一次次的练习中不断磨练技艺,体验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最终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职业素养。

(三)聘育行业名师,深研工匠精髓

技能名师具有高超的工艺技法和专注的职业精神,如果能将技能名师引入技工院校教育,势必能够大大提升技工院校的教学水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各种职业技能,也使名师所独有的工匠精神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大国工匠。

聘请企业名师和民间能工巧匠来校任职是技工院校引入名师教育的有效路径。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一方面名师入校,让名师参与到专业课程设置和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跟随名师深入学习专业技能,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得名师工匠精神之精髓,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合理安排学生到名师工作所在地拜师学艺,让学生在工作环境中跟随名师进行全方位的学习,掌握精湛技艺的同时学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有用的职业人、社会人铺平道路。

集中技工院校优势资源,培育学校自己的名师,打造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从而使本校名师反哺职业教育发展,传承工匠精神,是技工院校名师教育的另一条有效路径。当前许多职业院校開展的大师工作室建设就是培育学校名师的典型代表,通过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可以有效集中并发挥职校优势资源,组建起符合职业院校自身特点的名师培养机制和资源保障,让工作室培养出艺精德高的名师,不仅可以在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带头示范作用,也可以通过不同院校名师之间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职业教育的新思路、新想法,并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现代技能传承体系,使得优秀的工艺技法、卓越的工匠精神能薪火相传,日久欲新。

(四)深化校企合作,传承工匠匠心

校企合作一直是技工院校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方式,通过顶岗实习、跟岗实习、订单班培养、人才共建等多种形式,技工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大批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有力的支持了当今社会发展建设,也进一步促进了各种工艺技法的革新融合,推动了现代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

本专业经过实践已形成一种具有人文情怀的新型校企合作形式——双师制。学生的双师,是指学院内的任课教师和企业中的实训指导教师,自学生入校,学院就指派“双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技工院校不但要培养技能人、职业人,还要培养社会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双师”应伴随学生在校几年的成长,从工艺技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精神、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到各个学习、实训时期,“双师”都会指导自己的学生,将自身所会、所悟授予学生,使学生能同时得到优秀校园文化与先进企业文化的双重滋养,从而使技校学生能在毕业后顺利完成自身角色转变,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技能人才。

综上所述,对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是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高度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更是各行业从业者的内在追求。数控维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应以数控维修专业特色职业文化的挖掘为基础,以改革教学实训和深化校企合作为两翼,以名师言传身教和学生潜心苦练为方法,探究出符合本专业学生成长规律的工匠精神“四维”培育路径,并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53.

[2][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语,2014(22):67.

[4]王道春.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策略探讨[J].高教学刊,2016(22):30-31.

[5]孙婧婍.论高职高专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以旅游类专业为例[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89.

[6]付守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13.

[7]杨建军.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途径和方法研究[J].智库时代,2016(30):228.

[8]熊蕾.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机制探究[J].职业与教育,2017(24):79.

[天津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科研课题]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技工院校工匠精神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