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的“四个路径”实践与研究

2020-06-27李家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0期

李家娴

【摘要】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是团队工作可持续发展及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必然要求。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在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通过阵地建设、团校教育、活动育人以及队伍完善等路径,促使少先队员在初中阶段实现向共青团的无痕过渡,早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初中团队一体化;团员引领;队员发展

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自建校以来,在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一直积极推进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各项工作和改革。学校将团队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和考核中。通过阵地建设、团校教育、活动育人以及队伍完善等路径,帮助少先队员了解党的历史、学习团的章程,珍惜少先队,向往共青团,热爱共产党,在团前教育、少先推优一系列活动中,完成由队到团的无痕过渡。

一、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初中团队一体化是以“队为主体,团为核心,强队建团,以团带队,全程衔接,团队共兴”为指导宗旨,在初中少先队与共青团并存的环境中,团的教育与发展向初一拓展,队的教育与建设向初三延伸,通过推优入团,留队带队,扩大团队组织在初中阶段的相容,形成团队教育合力,解决少先队与共青团的真空期。它是一个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无痕接续过程。

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是贯彻文件要求、规范团员发展的必经之路。2019年11月20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发布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建带团建、队建加强少先队工作体制机制建設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团队衔接,做好少先队员作为团的发展对象的推优工作。早前的《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少先队改革方案》也均有强调要加强初中少先队和共青团的衔接工作。团队一体化建设,有利于贯彻党建带团队、队建及做好团队衔接等工作要求,也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团员发展及推优等工作,使得团员的准入门槛更高,增强团员的先进性和引领性。

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有力武器。初中阶段见证了一个人从儿童到少年的生命进阶。初中生的身心不断发展,自我意识逐步觉醒,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感初步形成,他们需要平台展现自我的青春宣言。初一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需要适应全新的环境、老师、同学以及增多的课业压力,而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渴望被重视和关注,因此易引起因心理波动造成的学习和适应障碍。此时,他们需要树立信仰,增强信心。进入初二以后,他们逐步步入青春期,情绪更容易波动,思想极其容易被外界影响。而由于他们逐渐适应了初中生活,在学习、思想上也容易松懈,对少先队的认同感也逐步淡化。而到了初三,受课业压力的影响,学生往往一味追求成绩,对团的向往逐渐减弱。由此看来,三个不同阶段的初中学生,都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需要有合适的平台发展。做好初中阶段做好团队一体化工作,既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也有利于他们的人生发展。

二、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阵地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1.建队仪式。每年的十月,七年级学生都会迎来他们的入队仪式。学校由各中队成员组成的少工委直接领导少先队的工作。各班级建立中队,由班主任兼任中队辅导员,各中队成立若干小队,建立中队角,并积极开展“动感中队”等活动,如八(5)中队开展“小小志愿者”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为了增强队员们的归属感,每一个中队都设计了自己的队名、队徽和队歌等,并逐步形成各自的少先队文化,如,阳光中队、太阳中队、九色鹿中队等,其中太阳中队和九色鹿中队均获得过“深圳市少先队先进中队”称号,阳光中队曾获全国优秀“动感中队”称号。我校少先大队也曾多次荣获“深圳市少先队红旗大队”等称号。以外,每个小队也有自己的名字,如,傲梅小队、衔星小队、满天星小队等。疫情期间各小队还在原来的基础上组建了“云小队”,每周学习“云队课”、学习科学洗手七步法、学习战“疫”先锋事迹等等。以小队为一小单位,以中队为一小集体开展学习和活动,丰富了队员们在初中的生活,也为他们加入共青团打好了基础。

2.离队入团。每年的五月,八年级学生都会迎来他们的退队仪式,同时也有部分优先的少先队员在这个青春奠基时刻中加入光荣的共青团。这一活动邀请九年级的优秀共青团员代表、七八年级的优秀少先队员代表以及家长代表共同见证,由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为新入团的团员们颁发团员证、佩戴团徽。在党总支的见证下,团员们唱团歌、宣誓言,从形式到思想上入团,实现了少先队员向共青团员的无痕过渡,同时也感染、影响和号召更多的优秀队员向他们看齐,加入共青团。

3.队会学团。每月各中队严格按照队会流程举行队会课,队员们在点名汇报、出旗、敬礼、唱队歌、主题活动、呼号、退旗等环节中,加强身份认同感,在学习共青团基本知识中,加强对团的向往。后面,团队部还将推行“优秀团员1+X”计划,即每个八九年级的优秀团员对接一个七年级中队,通过队会课、班会课的主题宣讲以及优秀团员讲成长故事等活动,发挥团员的引领作用以及加强少先队员对共青团的向往,实现一个优秀团员影响一个中队计划。

4.自我管理。队员通过自我推荐、年级选拔,在众多队员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或年级值日生,按照学校的“阳光评价体系”评定标准协助大队及中队辅导员开展常规量化管理工作,通过一日常规、各类队的活动等,很好地锻炼了队员的管理与自我管理能力,也为少先队员争章、队员推优做好准备,实现队向团的优质输送。

(二)建立少年团校,做好推优入团

1.成立团校。2018年12月,经党代会决定,我校成立了团校,学校校长任团校荣誉校长、德育校长任团校校长、团委书记任团校副校长,分设培训部、教研部以及新媒体宣传部。团校每学期初制定少先队员团前教育课程,以及入团积极分子培训课程,积极做好培养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的发展对象的工作。团校每学期开设12课时的理论课,8课时的实践课。理论课包括团的基本知识、团的历史、团的章程、团的组织制度、团籍转移等,也开设了众多特色团课,如《团学logo,我来创作》《了解一带一路,传承丝路精神》等,既学习了团的知识,又增强了团员的创新与合作等能力的课程。

2.推优入团。团校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少先队改革方案》及《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本校特色设置“红领巾奖章”,包括红星章、红旗章、火炬章、抗“疫”小卫士章、特色章,从德智体美劳、承担少先队工作等方面评价少先队员,并作为推荐少先队员成为团的发展对象的重要参考指标。表现突出的优秀少先队员,经团组织批准,在年满14周岁,可不经“入团积极分子”阶段,直接成为团的发展对象。

(三)坚持活动育人,加强团前教育

1.以团带队示引领。每年四月,团员队员一起参加清明祭扫活动,在祭扫中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以及奉献精神,让团引领队,向着党靠拢。五月及十月,青春奠基仪式。一批批优秀少先队员加入共青团,引领更多的少先队员们向他们看齐。十月,团队联合举行“我与祖国共奋进”“红领巾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团日、队日活动。团员在活动中重温入团誓词、唱团歌,队员重温入队誓词、队歌、重呼一次号等等。优秀团员发表演讲,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让队员们更加向往团组织。

2.特色活动促成长。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个人能力的全面性。学校为了促进队员个人能力的全面性發展,也组织了色彩缤纷的活动。每年三月,学雷锋活动、垃圾分类环保活动,响应深圳志愿文化精神。四月的科技节活动、五月的艺术节活动,队员们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入团后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九月,感谢师恩活动,队员们向优秀的党员、团员教师学习,并从他们身上看到党的先进性,团的令人向往。十月,学生会换届活动。队员们在学生会这一舞台上积极挥洒汗水,锻炼组织、沟通、协作等能力,其中第四届学生会主席林志炫还获得了深圳市中等学校“优秀学生”称号、第五届学生会部长邓子悦获“深圳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学生会也推动了优秀队员推优工作的进行。十一月,团员带领队员共同参观禁毒教育基地,筑起禁毒思想防线。在这活动中,团员和队员共同学习禁毒知识,体验虚拟游戏,懂得毒品的危害及拒绝毒品的重要性。十二月,“情满贵州,让爱暖冬”衣物捐赠活动。在活动中,队员更加懂得了奉献的精神,也初步具备了承担团员责任的能力。深圳是一座科技城市,我校背靠世界500强华为公司,团队也将因地制宜,开创出“科技+小队”的模式,以小队为单位,利用闲暇时光开展研究性学习,寻找创新人物及创新故事,在探究中培养队员们开拓创新的深圳精神。

(四)完善队伍机构,促进团队衔接

1.党建带团建、队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及要加强党对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领导 ,如,2017年9月出版的《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收录了习总书记围绕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总结多年工作经验,构建了“1+N”的团队领导工作一体化制度。“1”是指由一位德育副校长领导团队工作,由一位团委委员担任大队辅导员,直接领导团队工作;“N”是指由众多的中队辅导员直接开展团队工作,实现团队工作领导一体化。团和队的各项工作,都在负责团队工作的副校长的指导下有序开展。每次团和队的大型活动,党的负责人都出席并做重要讲话。此外,党总支书记也通过升旗仪式、团校培训等场合,为团员、队员上团队课,很好地实现了党建带团建、队建的工作要求,也让团队工作有更明确的指导和方向。

2.提升队伍成员的专业性。我校团委书记(临时)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较强。此外,也通过各类培训及比赛加强辅导员们的专业性。如积极组织中队辅导员参加街道少先队培训和观摩深圳市少先队活动课比赛,提升业务能力;组织参加龙岗区少先队十佳评选;组织参加深圳市优秀少先队集体和个人评选;组织参加少先队活动课比赛等等。辅导员们在培训和比赛中获得了不少佳绩,如,我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宋文文先后获得过“广东省少先队活动课说课比赛特等奖第一名”、深圳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龙岗区“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在这过程中,辅导员们的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也更好地开展和完成了学校的各项团队工作。

三、结语

初中阶段是衔接儿童期与青年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团队教育的引领和指导将帮助青少年在身心快速发展时期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也将继续推进团队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推动团队工作可持续化发展,帮助更多的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段镇.少先队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04-406.

[2]范仕菊.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武汉市中学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张涛.初中年级团队一体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J].学术研究,2014:189-190.

[4]刘世昱.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D].沈阳:辽宁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