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整理课中的自主深度学习策略研究

2020-06-27刘晓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0期
关键词:自主深度策略

刘晓丹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的单元整理课《神奇的引号》为例,阐述如何利用各种策略改变虚假的、淺表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深度学习。

【关键词】单元整理;自主;深度;策略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每册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编排四篇课文,后面是单元园地,由“词语盘点”“口语交际和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部分组成。

单元整理课是在单元园地的基础上,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内容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通过查漏补缺,巩固本单元的重难点知识,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方法,更新、完善知识结构。单元整理课是整个学习单元中较为重要的整理总结环节,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整个单元重难点知识的把握,上好一节有效的单元整理复习课,引导学生自主深度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不同层级学生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和习惯从而促进整体语文课堂多样化、趣味性的重要途径。而当前存在课堂困境——学生普遍存在“脸谱型学习”。

所谓“脸谱型学习”就是为了建立、维护自己的表面学习形象而“伪装”学习,大家心目中的“乖乖学生”——听话,认真,从不捣乱。这类学生在课堂上通常表现得最为“得体”——坐姿端正,目视黑板或老师,跟紧课堂节奏,笔记滴字不漏。这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常常排在班级中间层,甚至末尾。他们的学习目的是通过逃避被关注,最终达到逃避追罚。这种“脸谱型学习”大大影响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缺少深度思维加工,学习多以死记硬背为主,关键的考试复习阶段就只能靠题海,对所掌握的知识只能简单地堆砌,难以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灵活组织和运用、深化、创造。

这种学习困境不仅存在于在情感干预比较强的课文内容学习中,在功能性、理性更强的单元整理课中更加凸显。这也是很多老师觉得单元整理课难上的原因。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的单元整理课《神奇的引号》为例,阐述如何运用策略改变这种虚假的、浅表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深度学习。

一、教学设计中的策略

(一)文本解读和选择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通常能紧盯着教学大纲和考试出题方向,字、词、句、篇进行谋划,运用听、说、读、写的强度训练,把教学重点难点都放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但对标点符号资源的作用和运用,是较为忽略的。而语文课程标准高度重视标点符号的作用,在学段目标中对各学段都提出了标点符号方面的要求。低年级要求“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中年级要求“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高年级要求“体会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人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的“我的发现”版块中通过四个句例提出了学习引号的用法: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表示特定称谓)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表示强调)

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表示特殊含义)

4.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表示特殊含义)

这四个句例中,引号的作用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学生通过这四个句例,初步了解引号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作用,所带来的表情达意的不同效果,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符号的博大精深。在平时教学中,读课文时,抓住带引号的句子,理解引号的用法能帮助我们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写作时正确使用引号,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引号的运用成为本单元知识整理课的重点、难点。

(二)情境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是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各种和学生心境有共鸣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态度体验,使本来较为理性的功能性单元整理课变得生动活泼,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融入思考。

《神奇的引号》这堂课中,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规定的汇报形式流程。课的伊始,老师就创设了有趣的语境“踏上我们的寻宝之旅”,初步学习、理解四个句例中引号所表示的不同含义,接着进行一次《引号的用法前测练习》,归纳出学生对引号四种用法的容易混淆点——四个“班级百宝箱”,四条寻宝路线。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前测结果和兴趣,自发形成有共同难题和目标的小组——我们小组的寻宝路线。最后的课堂总结,“共享我们的百宝箱,成为最富有的学者”。由始至终,用“百宝箱”一线串珠,利用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场景,刺激学生的敏感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策略

(一)小组合作策略

新课标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讲——听”的单一输出学习方向,促使学生积极地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主动培养深度加工知识思维的能力。

1.小组合作的系统性

小组合作要有明确的分工,在本次研究汇报之前,老师就根据《引号的用法前测练习》结果,让学生自由成组。在搜集、体会具体句子引号作用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学习疑问,通过交流、对比等方法解决疑问,并成为本组同学的“小老师”,在老师引导下,四个小组组员商讨选出一个能力较强的组长,然后是老师对四位组长的技能训练——成员在过程中如何配合其他组员,如何充分表达自己,如何提高整体汇报效果,资料员、记录员、汇报员等岗位的设立,组长在协调本组同学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一起商定本组的合作制度。小组对汇报展示的重点不再是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而是关注研究本身。带着疑问关注研究对象,从“我怎么学”到“我怎么教”的汇报要求转变,激发学生头脑风暴出丰富多彩的汇报形式,教师只是在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提高建议。

2.小组合作的多样性

小组的汇报学习成果都围绕着各组的中心问题进行的基础上,配以不同的汇报形式。在这节课中,小组一参照《三国演义》人物代号中的引号,加上适当的角色演绎,立马吸引了其他学习者的目光;小组二以“孪生姐妹花”贯穿整个汇报线索,介绍了引号中“特殊含义”和“特定称谓”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小组三则通过漫画——搬砖的故事,讲把特殊含义的“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用法”的特点生动演绎了出来。

通过自由的、多样化的、有规矩的小组合作学习,本次单元整理课更具科学性,從学生的兴趣出发,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主,优化了课堂结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更是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间养成协作精神,锻炼他们的合作素养。

(二)提问策略

教师提问要在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基础上,要将启发性、挑战性,灵活性 的、有价值的问题精炼地提出来,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和主动思考,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精炼地回答问题。

1.提问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要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递进。

如,在汇报前的小组研究过程中,教师紧扣教会他人使用引号而设置相关问题——“你们组的汇报内容、时间、速度合理吗?”“你们组的亮点是什么?”“怎么使用更加简洁的语言让大家明白你的讲解?”“怎么使你们组的汇报更加有趣,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结合小组合作实际,拓展学生不断完善小组的汇报内容和形式,从“我学会了”到“我会教了”的思维转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人欲,发散思维创造更多、更有效的汇报形式和途径。

2.提问要有一定的指向性

语文课堂的风向早已不是老师一言堂的天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提倡深入人心,但在真正落实过程中,仅为了生为主体,很容易又落入“师连串问,生满堂答”的圈套。如何能让学生自主地带着“问”进行听讲、理解、创造,是自主深入学习的先行条件。这时候,老师的“问”就很关键,老师的指向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学生才能够主动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能避免“脸谱型学习”,自然地融入课堂,寻找他们想要的答案,最终解决问题。

在《神奇的引号》这节课中,老师目的清晰,旨在学生思维发展。老师抛出大方向“我已掌握的引号用法”、“他人所教的引号用法”、“我还想了解的引号用法”等等,引导学生从多个途径和层面去思考、挖掘引号在不同语境中的特点和用法。理清小组研究方向后,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汇报技巧——用简洁的语言清晰讲述概念,设计贴近小伙伴生活的题目,试练小组成员的判断方法进行归纳……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语言表达,还发展了思维,培植了理性思考,培养了合作素养。

三、结语

深度学习,教师不是知识的呈现与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创设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提供有挑战、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搜集、加工信息,尝试解决问题并阐释自己的想法,成为主动的意义建构者。而自主深度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发展批判性的深度思维的学习。纵观本堂《神奇的引号》整个探索深度学习的过程,老师“少教多学”,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依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整个过程步骤有清晰的目标牵引:

1.进行前测练习,根据结果和研究兴趣,学生自发成组。小组解决问题过程中碰撞出更多火花,带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2.从前测结果中得出本组成员的薄弱点作为研究研究方向,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提出问题,并定下主题,明确小组探究目标。

3.基于学生已有的合作经验指导商定小组合作策略,小组解决问题过程中碰撞出更多火花,带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4.挖掘小组合作亮点,丰富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在高效而愉悦的课堂中,实现思维更深层次的发展。

总之,在新时代的新、大语文观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自主、深度学习的能力,就可利用学生的兴趣刺激点,创设科学合理的情境,多维度的提问指向技巧和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素养等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惠平,林晓兰,王继红.DEEP深阅读: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中国教育报,2020-2-12.

[2]张惠平.小学语文单元整体学习MOODLE课程设计[J].教育导刊, 2014(9):79-81.

[3]张惠平.基于单元读写目标导向的教学内容重构策略[J].教育导刊(2):86-88.

[4]许红琴.深度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1):4.

猜你喜欢

自主深度策略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Passage Four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