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学中舞蹈示范的作用
2020-06-27王宝萍
王宝萍
我是一名音乐舞蹈教师,在我从事20余年的音乐教学中,始终不忘舞蹈动作的渗透,经过实践证明舞蹈动作在音乐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舞蹈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奥尔夫说过:“原本的音乐不是单纯的音乐而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的结合。”在艺术教育中,音乐和舞蹈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在艺术教育中也是不可分离的。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看得见的舞蹈,音乐和舞蹈是紧密联系的,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总的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接下来从音乐歌曲教学中的的四步四环节中来阐述一下舞蹈动作在音乐歌曲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是感受歌曲环节。感受歌曲环节也是歌曲教学中的第一步,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起到了促进作用。比如我在教授六年级上册第二课《妈妈格桑花》时,在讲课开始之前我选用藏族舞蹈来引入,通过舞蹈动作让学生来感受与理解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大部分都能从直观地舞蹈动作中感受到是藏族妈妈感受幸福温暖的意思。这样既可以省掉好多累赘词语又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的引申到课题,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如何感受幸福与温暖,进入了学习环节。不仅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带着问题与好奇心进入课堂。
接下来进行第二步学习歌曲环节。学习歌曲时要先会歌谱,歌谱学习中会遇到节奏学习。例如我在讲授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时,运用舞蹈动作走、跑、跳很形象的动作边讲边示范,学生们很快就会明白节奏的意思,而且在歌曲教学中能够很快的打出节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到了第三个环节唱好歌曲时,重点在教学难点上,教学难点往往出现在节奏与节拍还有填词上。比如:附点音符是最难的,节拍的重拍不好掌握。这时我运用挑水这个动作,在课堂内不停的走,并没有读与讲。只是引导学生看水桶与人还有节奏的关系。这时学生就会一下恍然大悟,节奏会打了,节拍的重拍也是能感受的到的,至于歌曲演唱时填词更是朗朗上口,学生们高兴的不得了。这样的课堂既生动又活泼,学生们特别喜欢老师又喜欢上音乐课。
第四环节表现歌曲时,那更是得心应手了。每首歌曲都有它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演唱是人类情感的抒发。在《乐记·乐象篇》中說:“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汉代《毛诗序》中也讲了这个道理:“在心为态,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当学生学会歌曲后需要情感抒发,情不自禁的就会用舞蹈来表现,学生与老师边歌边舞其乐融融,那岂不是歌舞的海洋吗?
总之,舞蹈动作在歌曲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画龙点睛,而且还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增加音乐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我对这一论点的见解,也是我教学中的经验所得,希望与同行共勉,不足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