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謶谈以活动促学生写作素养提升的策略

2020-06-27曾令娥

知识文库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题文学素养

2018年开始,湖南省科学规划一般资助课题“统编版初中作文教学序列研究”活动在我校开展得如火如荼,近两年的研究,我们创立了“三三一”活动模式,语文实践活动序列进行,“三体”融合,“大语文观”指导师生实践,提升了学生的写作素养。

1 创立了“三三一”活动模式,为指导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支架。

“实践三步走,指导三招式,写作一文章”,简称“三三一”活动模式。

实践三步走:(设计实践方案——开展实践活动——交流实践成果)。每次语文实践活动,都做到事先有方案,事中有安排,事后有总结。例如:2019年4月18日,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即将来临之际,课题组举办了“谢宗玉作家进校园”文学讲座活动。我设计的活动方案就包含了活动宗旨、作家简介、活动安排、活动反馈及活动经费预算等八项内容,具体负责到事到人。活动之后马上请教研室课题专家张军才、薛柏青现场指导,开展“谢宗玉作家文学讲座与学生写作素养”的专题研讨,活动后还进行了相关的新闻报道,扩大这次活动的社会影响。

指导三招式:(回顾谈收获——分类搭框架——写作成文章)。以前我们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章往往只从语文的角度去指导,结果出现了偏差。经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了这“指导三招式”。第一招:回顾谈收获,这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和体会,要想把作文写出特色就得学以致用,这样才体现语文学科性,才有东西可写。回顾的过程就是再现知识与能力的形成过程。第二招:分类搭框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框架,如七年级着眼于记叙文技法训练,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细致观察的能力;八年级侧重说明文技法指导,培养学生准确、简明、严谨介绍事物(事理)的能力;九年级语文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作简单议论文,力求做到观点鲜明,能围绕观点用具体事实进行论证。不管是哪一类文体,都可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框架搭建。如七年级的学生听了李婷鸿老师讲授的《如何描写景物》之后,知道了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如何对景物有序细致地进行描绘,如何悟出理趣进行恰当升华,老师就指导学生列提纲,用思维导图搭框架。第三招:写作成文。要求从标题到文章框架,都要体现自己清晰的思路和独特的构思。这实际上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清晰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发表一文章:每开展完一项语文实践活动,课题组老师们和听课的同学们要把自己教育教学方面的思考或者学用语文的经历写成文章,最后发表。这是一个展示的过程,也是一个分享的过程,更是进步的过程。发表分为不同的层级:一是在班上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师生进行点评。二是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同学们可以互相留言,点赞鼓励。三是文学社组稿,发表在社刊社报上。四是推荐参加各级各类演讲、写作比赛。五是投稿发表。这样层层推进,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佳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师们撰写的论文,可以参加县市省组织的教学成果评比,可以发表至《湖南教育》《知识文库》《教师》等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事实证明,教师们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写作素养,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两年,平均每个学期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校园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佳作就达五十多篇次。

2 语文实践活动序列进行,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语文实践大都是配合教师的“教”而进行的,“随兴所至”,散乱无序,用王荣生的话来说,就是: “我们的语文课堂,学生往往只是在‘教的活动的间隙,零星地、零散地、不成结构地进行了一些‘学的活动。”语文实践散乱无序,能力培养就难以取得整体效应。我们课题组根据语文能力发展的规律和汉语言运用的规律,整体规划和设计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语文实践序列中循序渐进地获得语文经验,增强语文能力。

结合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我们课题组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如开展知识竞赛,举办朗诵会,制作手抄报,开展辩论赛,举办故事会,举行硬笔书法比赛及现场作文比赛等。学生的写作有了“源泉”,思路被打开,因此,涌现了不少佳作,发表在《语文报》《作文周刊》《十几岁》《初中生》《创作》《中学时代》等报刊杂志上。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材中,有一个“戏剧活动”单元,教师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挖掘学生的潜在“创作”能力。例如:蒋红霞老师改编《秘密花园》的剧情,指导学生对课本剧中的背景和情境进行“节外生枝”的探索和补充,将作品中人物形象进一步丰富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表演形式,最终使得作品的主题得到更全面的阐释。

3 “三体”融合,以“大语文观”为圭臬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创立文学社团“新星”是我校的三大办学特色之一。24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探索了一些做法,总结了一些经验,《湖南教育》等省级报刊曾对我校的文学社团工作开展进行了报道。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进行,需要整合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因此我们把原来单一的文学社团,与学校的团总支、学生会进行融合,三位一体,简称“三体”。实践证明,“三体”融合,提升了学生写作素养,促进了我校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

组织活动,落实素养:为了落实学生写作素养,我们组织开展了系列驻校作家活动。每期组织一次大型活动,安排好研究月历,按照计划完成各个阶段的研修任务,由课题主持人制定。确定活动内容后,就设计活动方案;然后召开活动预备会议,落实文学社、团总支及学生会相关负责人各自职责;活动进行时,各部门分工合作,保证驻校作家活动的顺利开展,确保活动的有效性。活动结束后,三个部门进行材料整理,组织专题研讨,每期至少两次,活动图片、原始文字资料及时上传。课题组老师每个年度必须上好一节作文研究课,按《同步指导丛书》备好课,并写好编写意见,形成论文。

参加评优,创新发展:每个学期,我们都积极参加县域文学联合会组织的省市级规划课题年终评优活动。通过评比,在总结前段课题研究工作成绩的同时,更注重后段研究工作的具体部署。主持人定期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开会研讨,布置工作,责任具体到某人,时间具体到某日。实践中总结出來的好做法就用讲座、展示课等形式,在县域进一步推广。

组织交流,专家培训:发挥文学社团的优势,组织各种文学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一是召开现场交流会集中交流,这既可以给现场学校一个展示的机会,更是其它学校学习的机会。二是牵线开展校际联谊活动。领导之间,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加深情感,互通有无,互相帮助。特别是条件好的,势力足的学校帮助起步晚,没有经验的学校,为他们出谋划策,甚至出人出钱。例如,我校给源嘉桥中学送培送教三次,曾令娥老师还在第三次送培活动中做了《作文要写出生活的烟火气》的专题讲座。三是为外出交流学习牵线搭桥,学习外地的经验,扩大视野。四是请专家培训。近两年的课题研究,邀请来我校进行文学活动的作家、学者达6位,他们与师生面对面对话,现场指导,师生的写作素养稳步提升,我校的文学教育蓬勃发展。

“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即语文”,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用这样的“大语文观”指导师生语文实践活动。2020年的开学季,因新冠疫情影响,“停课不停学”,新冠疫情蔓延和举国战“役”的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种人和事,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文素材,大家迅速改变思维,以网络为平台,奉行有选择的“拿来主义”,从“邓志刚语文工作室及”“杭州语文课代表”“语文报公众号”中精心选择优秀微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抗疫”写作指导序列:《撰写解说词》《撰写顺口溜和童谣》《拟写宣传标语》《撰写影评》《撰写颁奖词》及《关注疫情学语文》, 训练序列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微课、补充资料,外加阅读辅助,思路清晰,操作性强。教写作的同时学做人,学生文质兼美的习作迭出。

综上所述,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有团总支这个主心骨,有学生会这个“助力器”,有文学社这个主平台,各项研究工作落到了实处。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下,学生写作素养大幅度提升。

本文系2018年度湖南省科学规划一般资助课题项目“统编版初中作文教学序列研究”XJK18BJC06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江县桃花江镇二中)

猜你喜欢

课题文学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文学小说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