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融合
2020-06-27张颖
张颖
初中生物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其中蕴含着复杂、 繁琐的自然科学知识,要想学好初中生物并非易事。信息技术使枯燥、抽象的生物教学更加生动化和形象化,便于学生了解和学习生物课程。本文以信息技术为切入点,结合初中生物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重点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融合策略。
在信息技术建设的背景下,教育教学领域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理论性、知识性强,知识点庞杂,将信息技术手段与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整合起来,打造一个立体、多元、具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对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科学思维、客观精神十分有益。如何做好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融合发展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关注的焦点。因此,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融合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结合初中生物教学的相关经验进行了初步探讨。
1 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从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上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场景真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繁为简,准确地把握知识要点;便于总结,提高生物学习的效率,其具体内容如下:
1.1 场景真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场景真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之一。信息技术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信息进行整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科学合理应用,能够创建出相应的生物课程教学情境,通过播放和课堂教学相关的视频、图像等开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活动,相比于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所创设的场景更加真实,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化繁为简,准确地把握知识要点
化繁为简,准确地把握知识要点,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又一意义。生物学科本身的专业性较强,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较多,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生物学科知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生物教学中生涩难懂的生物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场景或物体,让学生开展探究实验,这样便于学生形成清晰、深刻的印象与记忆,准确地把握知识要点。
1.3 便于总结,提高生物学习的效率
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还表现在便与总结,提高生物学习的效率方面。在生物课程学习中,生物各知识点相互联系,要想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给生物教学教师带来了难度。信息技术对于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生动的把学习内容进行全面展现,便于学生从宏观上认识生物知识体系,从而提高生物学习的效率。
2 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融合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融合发展,在了解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融合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2.1 创造情境,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
创造情境,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是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融合的关键。初中生物知识的特殊性,仅凭单一的讲述授课,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生物知识,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融合,在创造情境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具体的生物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氛围之中了解生物知识,观察生物现象的同时产生探究的欲望,对于初中生物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作用。在具体做法上,以《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一课教学为例,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点,能够识别生活中常见动物的类别。在课程导入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一段《人与自然》节目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中的画面,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产生探究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知识讲解,学生兴趣激发和思维调动也就更加顺理成章。
2.2 巧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内容
巧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内容,是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融合的重要环节。初中生物教材中每一章节的知识都会有重难点内容,“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融合的具体体现,对于突破初中生物教学的重难点内容,针对性较强,教学效果较好。对初中生物教师而言,结合当前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进行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制作“微课”教学课件,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内容。生物实验最不可或缺的工具就是显微镜,如在教学《显微镜的使用》一课时,不仅要介绍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作用,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显微镜的规范操作,实践性较强,且知识点较多,通过制作一个主题为“显微镜的使用”的微课,时长控制在10分钟为宜,显微镜介绍不宜太长,3分钟为佳,有重点地利用微课时间,将剩下的7分钟用来演示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演示,教学生如何制作观察标本、如何观察标本以及如何清理和还原显微镜,如此一来,学生对显微镜的了解和使用可以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可以为后续使用显微镜的练习奠定基础,这样在微课的应用下,生物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被放大、细化,能够提升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的理解。
2.3 实验教学,演示生物实验的过程
实验教学,演示生物实验的过程,对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融合至关重要。实验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初中生物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演示生物实验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作用不容小觑,学生在动态画面的呈现中,了解实验的原理、过程和方法,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不仅可以大大节省冗长叙述的教学时间,而且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尤其是对那些过程极其复杂、用时较长的实验极为有利。如在进行《基因的显性和隐形》一课的教学时,了解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是基础,为了让学生更为清晰的认识二者的不同,对基因的显性和隐形进行思考、讨论并作出推测,通过制作《基因的显性和隐形》的课件,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还原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生动的把学习内容进行全面展现,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找规律,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显性基因和隐形基因的差别,有效地了解生物实验的过程。
2.4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是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融合的有效举措。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创建思维导图,定期的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生物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学习思路,掌握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在学习“生物发育”相关内容的时候,生物老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相关的资料,应用信息技术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人的发育”和“动物发育”的基础上进行细分,人的發育分为婴幼儿、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动物的发育可以分为昆虫发育、两栖动物发育和鸟的发育,并逐一分析不同发育时期的特点和变化,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更有整体性,便于生物知识的巩固和强化。
3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融合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初中生物教学而言,应重视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从创造情境,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巧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内容;实验教学,演示生物实验的过程;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等方面,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融合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信息化水平,进而促进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地开展。
(作者单位:云霄第一中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