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探究
2020-06-27丁金仙
丁金仙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进行,对学生素质教育以及教育方式探究也在不断加强,近些年小学逐渐加强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课程外的实践性教学和德智体美劳等课本内容并驾齐驱进行教学。在小学课程中,美术课程是小学中年段课程中基础性较强的学科,和音乐课程同为小学美学教学体系,对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学习实践能力有极大帮助。传统美术课程教学,多数将教师授课以及学生作业作为教学主体,忽略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能力,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影响。本文对上述问题以及结合美术实践教学经验进行深度探究以及分析,提出相关实质性教学策略。
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学方式为板书教学,给学生画出具体样式,让学生自行进行描摹,缺乏对学生引导性教学,不注重学生创作以及思考能力,此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借助讲解图画的具体绘画方式以及作图中应该注意的下笔方式,属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教师教学的理解更多的就是图片复制刻画,主要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的创作能力关注较少,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绘画创作能力都存在极大的制约,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该学习新时代下的教学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教育主体地位。对学生做好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设计,为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锻炼做出规划,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1 趣味化美术教学的优点
1.1 趣味化的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在美术课上自主的进行创作思考,是教育革新的一种新观念,学生教学创作的主体就是兴趣,借助趣味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在美术素养以及美术创作上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在美术学习中,教师应该借助活灵活现的物件以及活动,促进学生进行思维创作,举例说:在《给树爷爷画像》这一部分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对树木进行充分了解,知道什么样的树才能算得上是树爷爷,辅助学生了解树的年龄,对学生做好分组工作,第一组学生引导其寻找不同的树爷爷身上树皮之间的差距,第二组学生主要根据给出树皮之间的差距做好纹理描绘,第三组学生依据线条设计给树爷爷设计表情,像是“开心的树爷爷”“愤怒的树爷爷”“沉默的树爷爷”等形象,学生们对于此种游戏情境的设置就会有感同身受,深刻体验到思考以及创作的魅力,在学习中,教师应该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以及空间进行思考以及创作,让学生充分发挥大脑的创作能力,去挖掘事物的潜在魅力,这样不仅能体现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让学生加深对美术学习的理解以及感悟,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1.2 趣味化的美术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方式
教师秉承的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并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教师教授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主要就是简单的复制刻画,但是在教育部门对学校要求的课程改革以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是学习的重点形式,相反,趣味学习方式步入人们的视野中,在授课过程中,主要强调教师为主要引导人,学生在教育中占据主体地位,将以往的被动学习方式转换为主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借助一系列实践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举例说:在三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中,有对“生日快乐”各种不同语言进行教学,教师就可以在网上寻找各种教学视频,包括不同国家以及不同种族对生日快乐的不同语言形式,让学生知道和自己所接触不同的生日方式,在手工课上,教授学生制作“窗花”时,让学生自行进行分组,自行进行创作思考。在教授《惠安小姑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一个纸筒以及圆形物体,展现出其基本形状,通过对惠安姑娘的形象分析,在此基础形象上对惠安姑娘进行形象装束,进行外形点缀。此种教育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的快乐,而不是一种压力,让学生们享受学习,享受创作的乐趣,这也就会使得学生们更加热爱学习,更爱这门课程,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其潜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策略
2.1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中年段小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美术授课之前,应该充分做好教学前准备,对现有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在课前导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本节课学习内容做成视频以及图片形式,引入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实际场景,丰富课程学习氛围,让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有初步了解的同时衍生自身思想,激发学生创作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们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辅助学生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学生学习能力极为重要。举例说,在对课本内容"漂亮的彩灯"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课前购买各种彩色装饰挂灯,在上课之前对班级进行布置,导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查看自己班级有什么变化,借助此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加集中,更容易带入课堂学习之中,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文章,理解书本内容,让学生可以感知彩灯的美感,在以上各种铺垫中,学生就会有自我感悟以及情感共鸣,为接下来学习奠定好基础。
2.2 通过设置悬念,充分调动中年段小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举例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悬念式教学,给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带着思考以及问题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存在的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可以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潜力充分调动,锻炼学生思考思维。把书本内容作为主要研究主体,仔细斟酌书本内容,提出合理的悬念。举例说:教师在对"漫游飞行世界"进行讲解时,可以将学生具体分组,让学生思考"飞机是什么样的?""太空會是什么样?""什么样的太空是美的?"等问题,锻炼学生学习思维,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2.3 通过增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拓宽中年段小学生美术创作的思路
"教育即生活"这句经典的语句就指出,美术创作需要作者对生活有较多理解以及感悟,美术创作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不仅是在课堂学习,更要在生活中思考,组织班级同学开展户外活动,体验千姿百态的生活,激励学生去感悟生活,领略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实践锻炼,举例说:教师在讲解"圆圆、方方和尖尖"课程时,结合书本内容,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物品进行思考,仔细观察常用物品,对不同形状的物品进行辨别,分门别类做好标记以及记忆,在课后对物品进行描绘。
2.4 通过美术和游戏的有机结合,提高中年段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将游戏内容加入到课堂之中,让游戏去辅助教学,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学习心态,不产生抗拒学习的心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不仅可以进行游戏,同时能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教师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应该针对性的设计游戏环节,确保游戏环节的实际教育意义可以和教学效果并存,设置简单的游戏方式,确保游戏环节顺畅进行,举例说:在对"变色的游戏"课程教学时,可以在游戏中加入对色彩的搭配环节,将班级同学分为几小组,拿出纯白色道具引导学生为其设计颜色,在教学游戏之前,教师在对游戏斟酌时应该考虑实际所会遇到的问题,颜料使用方式、安全性问题、配色大致原理,作品完成后,将此件设计作为作业呈交给老师,老师提出实质性修改意见,同时在课后活动中,将其进行展览,供学生进行观看找出差距弥补自身不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对于教育方式改革逐渐深入,素质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积累,美术教育也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将新课改中趣味化教学方式融入到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改变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教学中,利用各式新型教学方式,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流程,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锻炼学生在创作中加入自身情感色彩,借助情景建设、引出悬念、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最大程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