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科学练习五步拳对于小学生体育核心素质提高的推动作用

2020-06-27裴泽赢

考试周刊 2020年53期

摘 要: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汇聚战斗智慧的运动项目,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基础的五步拳的学习和思考,可以科学推动小学生身体素质、动作技能、武德心性三方面的进步,进而提升学生们的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科学练习;五步拳;武术格局

武术运动包括武术套路和武术实战两个方面,从古代到现代学习人数最多的、文化最为深远的是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和延续,简称武术。由于武术项目的技术动作复杂,拳种和门派繁多,体能要求高,加上练习者自身身体素质发展的限制性,加强武术演练水平、动作质量、难度水平,提升武术运动训练的效果成为习武的重点和难点。武术运动训练要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前提下进行研究和探索,运用教学策略—容易实施、合理变化、新奇独特的策略,发展学生的高超武藝和高尚武德,高效地提升武术运动训练的效果。

武术套路中,五步拳是基础的中国武术拳种之一。属于查拳入门拳套,带有长拳运动的风格,同时是学习武术的入门拳术套路,对于小学生练习武术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它包含了武术中最基本的弓、马、歇、仆、虚五种步型和拳、掌、勾三种手型,通过五步拳的练习可以增强学生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掌握武术动作技能的关键要领,提高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为进一步学习武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小学生科学地练习武术。

一、 根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引领武术运动训练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下前沿和新潮的话题与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外在和内在的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中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者和追随者。由此可见,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举足轻重,任何有关的体育发展、体育训练、体育研究必须要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延伸到具体的运动项目和学生训练的实践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武术运动训练的引领目标,是促进学生文化和内涵的理论指导,具体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

(一)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武术运动能力

武术运动能力分为各项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各项身体素质包括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协调素质、灵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六方面,专项身体素质以正踢腿为例,具体为大腿正踢力量、大腿后部柔韧、上部踢腿协调性、连续踢腿灵敏度、腿部肌肉耐力、正踢腿速度。

(二)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武术健康行为

武术健康行为表现为“习武先习德”的武德理念,武术具有一定杀伤性,习武之人必须有包容之心,先礼后兵的军事精神。用冷静和沉着的态度去化解心中怒气,将全部气力用于武术运动训练的发力、吼叫、精气神的展现上,用善心去对待弱者,用恒心去对待强者,面对困难、挑战困难、战胜困难,刚柔并济地在训练和生活中融会贯通,让所学的武术本领在适当的场合和时候充分展现。

(三)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武术体育品德

武术体育品德是学生内心的反映,体现出习武之人的内心世界,训练态度、训练方式、训练成果让教师看到学生对于武术运动训练的热情和兴趣,赛场上的强者对待对手的尊重程度看出参赛者的思想品德和武德修养,这是武术文化内涵的支柱和脉络。

二、 五步拳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推动

体育最关键的核心素养是运动能力,包括体能和运动技能,没有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就脱离了实际,体育核心素养就成了无水之源。五步拳虽然单个动作少,动作质量要求却高,要高质量进行演练,必须进行规范地学习和训练,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

(一)五步拳练习的初级阶段,重在推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

练习五步拳的初级阶段,先要从静态性蹲步型开始,例如蹲马步、歇步、左右弓步、摆仆步和虚步,此阶段的练习重在规范五种步型的动作质量和标准度,提高小学生肌肉耐力、柔韧方面的素质。

1. 通过快速时间(3~5秒)的蹲步型规范学生的标准性

小学生对于步型的标准还没有完整和定型的概念和印象,用快速时间的蹲步型可以加强动作的印象,深入地了解五步拳五种步型的样式,不会因为时间过长造成肌肉疲劳而使动作变形,也适应学生此时的肌肉耐力水平。

2. 通过短时间(8~15秒)的蹲步型规范学生的动作质量

训练的最终成果以展演和比赛为标准,所以在训练时就要以比赛的要求和标准来规范动作质量。短时间的蹲步型,时间略有增加,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五种步型的样式下,加强难度和强度,通过多组数的练习,持续的疲劳肌肉,加强肌肉记忆,同时要求高质量练习,蹲时纹丝不动、身体正直、平直有别。

3. 通过长时间(30秒~60秒)的蹲步型提高学生的耐力和柔韧

通过长时间的练习,用来提高小学生五步拳的肌肉耐力,让学生不怕蹲步型,从而愿意和主动地进行蹲步型的训练,只有学生自主地进行练习,才能使训练的效果快速提高。在蹲步型时候,学生的骨骼肌的柔韧也会相应提高,学生的筋也会拉长,有利于柔韧的练习,对于动作的舒展性和韧性有显著提高。

(二)五步拳练习的中级阶段,重在推动灵敏素质、速度素质

1. 手脚同步练习

不仅是简单的单个步型的蹲法,还要加上标准的手型,以手型和腿型同时做出动作,兼以步法的穿插,汇聚一个组合动作,单个组合动作会提高学生的动作灵敏性和平衡力。

2. 发力和发令练习

运用两个或三个组合动作,通过最后发力一下,然后迅速静止,利达顶端,再通过对抗肌进行维持,反复练习会提高学生的动作速度。加以发令辅助,加强心理暗示,让动作的速度和力度结合,达到快速发力、快速静止、动作准确的效果。

(三)五步拳练习的高级阶段,重在推动协调性素质

此阶段学生已经可以熟练地做出五步拳的基本动作,并且快速而有力,必须将完整的五步拳整套动作融会贯通、一气呵成,在练习时以组合动作为基础,每完成一个组合动作,紧接着连贯上下一个,通过反复练习和观察同班学生,完成境界的提高,提升协调性素质。

三、 五步拳对武术动作技能的推动

(一)五步拳对单人拳术的推动

1. 承上启下

拳术分为传统拳术和自选拳术两种,传统拳术中的门派类别繁杂,有许多的拳法有着自己的步型和步法,而自选拳中又有武术难度的分值体现,难度高、分值大、适练人群精等特点。虽然两种拳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必须以规定步型和手型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深度的发掘和成长,那么五步拳在其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承上启下,至关重要。

2. 奠定基础

拳术讲究动用身体的形态和步型的协调融合,以长拳为例,动则势如风,飘逸自然,只有完全掌握基本的步型和步法的前提下,才能領会规范之外境界的提高,从而提升整体的动作演练的水平,让观赏者和裁判,感受到大将之风范。

3. 深远影响

我校武术社团和武术校本课程的实践中,通过观察小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方法,总结和反思出了基础拳术练得早、练得好、练得久,可以有效地促进集体拳、规定拳法、自选拳法的练习效果。同时侧面反映出学生如果可以认真地练习五步拳,不怕苦、不怕累,学生在今后习武的过程中也会一如既往,把握好各个拳术的学习积极性和可塑性,对练习武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五步拳对单人器械的推动

1. 推波助澜

学好五步拳的学生,在动作的规范性和连续性上都会有精进的层次,精练、进步、高效地体现出武术套路的魅力。器械的练习在拳术之后,只有掌握好拳术的基础上才能学习器械,拳术基础不扎实,器械也不能练好,拳术动作松散,器械容易伤到自己。相反拳术下盘稳,器械也能行云流水,拳术手型标准,器械也可以游刃有余。

2. 递进高效

器械的难度较拳术提高了一个等级,因为器械不仅要自身的身体的协调,也需要和所持刀、枪、剑、棍等兵器的完美融合,才能更美地体现出武术器械的韵味和风采。五步拳的学习可以递进式地跃进到一个高级的阶段,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武术时,又会转化成一种能力,使学生高效地学习其他体育项目或其他学科课程。

(三)五步拳对集体拳(对练)的推动

对练是武术中配合要求最高的套路表现形式,不仅要求自身与器械,还要求无器械的人与人、手持器械的人与人、无器械的人与有器械的人之间的配合,不仅自身动作协调性要强,更要求对手之间的演练要协调和配合默契。而小学阶段,集体拳是多人项目的主要内容,对练要到初中阶段学习更好、更安全。

实践发现五步拳中练习各动作时,可以流畅完成一整套动作,而且动作优美舒展的学生,也能教好同伴,成为组长,带领同伴一起进行学习,在练习集体拳时更会照顾他人的动作进程和速度,体现出整体性,而非个人性。集体拳要求在自身完整性的前提下,每个学生之间的完整性要高,只有把五步拳练好,才能有思想、熟练地进行集体拳的演练和配合,同步伐同质量,展现出一套高质量的节目。

四、 五步拳对武德心性的推动

(一)五步拳的规范性带给学生高尚的武德精神

五步拳最重要的是带给小学生一种规范感,武术是具有攻击性的项目,首先要让学生以“习武先习德”为习武理念,要成为一种精神。要想学上乘的武术,先要有上层的武德。强调习武的目的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强身健体,发扬光大,习武的目标是促进我们学生自身的体育核心素养,通过武术项目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于武术的热爱和体育运动的热爱,习武快的学生,会影响学习的效率快,学习其他体育项目也会快速高效。

(二)五步拳的基础性带给学生渐进的学习规律

任何事情和项目都是先从最基础的开始,五步拳是武术中最基础的拳术,很好地诠释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打好基础,扎实基本功,是习得更高深的武术套路的唯一方法,学习也是如此。通过武术的学习,让学生在其他学习方面,也能有一定的推动,运动改变大脑,体育改变人生,体质改变命运,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

(三)五步拳的刻苦性带给学生坚持的人生态度

体育是运动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段时间坚持的运动会给你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身体更强壮、肌肉线条更美、耐力更好,心理上面对困难更坦然、解决困难更坚决、反思困难更深刻,从哲理的角度感化学生热爱生活和运动,从心理的角度增强心理抗压能力,从身体的角度坚持练习,集中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五、 结语

五步拳对于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有着推波助澜的推动作用。五步拳对于提高小学生武术动作技能有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五步拳对于提高小学生武德心性有着深远影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泰武.青少年武术运动训练研究[J].新西部,2010(12).

[2]全国武术训练教材.武术训练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3]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作者简介:

裴泽赢,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