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实感”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0-06-27包静
包静
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仅要求学生能识字、阅读,还要求学生能掌握表达个人意愿、内心情感的方法,更好地感悟生活。由此可见,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写作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写出文章这一层次。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一、树立敢于写作的信心,让写作变易變“活”
写作作为语文中分值占比最大、覆盖面最广、最不易把握的题型,一直以来都是让许多学生头疼的问题。若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形成了“写作难”“写作假”和“写作套路”的思维,对于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十分不利。究其根本,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写作的乐趣、本质,从而获得“写作易”的自信、“写作真”的情感和“写作自然”的从容,必须循序渐进,让学生渐渐意识到,写作不仅是一种考试题型,更是融入真情实感的文字创作,是表达自己想法的广阔舞台,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写作的信心,为以后的写作教学奠定积极基调。
二、增强素材积累的意识,让真情自然流露
教师可以通过强调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写作素材,以供日后写作使用。在写作教学中,许多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常常感到不知如何下笔,可能是感觉写作主题比较陌生,也可能是由于自身经历有限,为了完成写作任务,有的学生甚至采用“编”故事的方式完成作文。虽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写出文章,也不至于偏离主题,但是由于不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在叙事、描写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文笔生硬的地方,没有表达出真情实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十分不利。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缺少写作素材这一根源入手,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意识,帮助学生丰富素材库,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
例如,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领悟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感情后,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描写大青树下这所温馨小学的,又是如何将自己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传达给读者的。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也有一些因为习以为常而没有发现的美丽、温馨之处,从而提醒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及时做好记录。
三、鼓励学生参加活动,丰富生活经历
积累素材不仅影响作文能否顺利完成,对情感的表达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意识,还要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丰富生活体验。对于小学生而言,观察生活虽然能为他们带来写作素材,但是通过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不仅能获得更加丰富的素材,还能逐渐开阔眼界,思维更加活跃,表达情感时也能更加灵活和到位。
例如,在植树节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周末同家长一起参加植树活动,或是几个同学结伴而行。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学生心中已经生根发芽,但只有在亲身实践后,他们才能对爱护环境这一责任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植树的过程中丰富生活体验,真切感受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在今后写环保相关的主题作文时,学生就不会只写出“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样的空话,而是结合自己的植树经历和体会侃侃而谈,文章的情感会更加饱满。
四、唤起回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唤起回忆法,对于学生写作表达情感类的文章非常有效。通过回忆过去的相关经历充实文章内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并从这些情感体验出发,适当地发挥想象,写作出将真情和叙事充分融合的佳作。
例如,教学《触摸春天》时,教师便可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先畅所欲言,讲述自己眼中的春天和在春天的经历、与“春”息息相关的事情。学生在回忆往事的过程中,不仅会因为回想起当时的快乐而激发写作的兴趣,还有助于他们将这些感情及时融入到写作中,有利于将所思所感全方位地表达出来。这样做,不仅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的真情实感也能顺其自然地流露。
综上所述,要想把表达“真情实感”真正渗透于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把它当作一种写作套路、模板教授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联系生活、体悟生活,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