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审美活动过程中的“美的获得”观念

2020-06-27张笑天

大观 2020年1期
关键词:环境

张笑天

摘 要:环境造就文化,文化反哺环境,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也互相制约。文章从我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观念入手,分析环境因素如何影响我国先民的生存模式与身体素质,从而奠定以“圆、柔、和”为核心的文化根基,并进一步形成“劳而得”的独特审美机制。

关键词:环境;“曲折式获得机制”;审美机制;“美的获得”

舞剧之“剧”旨在叙事,叙事之目的在于“假事喻理、抒情、达意”,而此理、此情、此意的本质,其实就是编导想要向观者传达之“美”。

在这其中,“假”是手段也是过程,但这一过程并非舞剧所特有,它早已渗入华夏五千年历史中,渗入国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拿我国传承最久远影响最广泛的三大哲学流派儒、释、道来说,儒有先师孔圣人教导弟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假松柏喻君子;释有佛祖割肉喂鹰、菩萨以身饲虎,假喂鹰、饲虎喻慈悲;道有老子“舌齿熟存”之问,假舌齿喻刚柔阴阳。细数起来不难发现,好似国人交流时若不“假”些什么,就不足以表达所喻之事的重要性。而这“假”正是国人独有的“美的获得”机制,笔者将其称之为“曲折式获得机制”。

若我们从舞剧的范畴研究国人独特的审美机制,就不得不提到中国舞剧独特的叙事性倾向。设想这样一个问题,单纯的“技巧的堆砌”而缺乏内涵,没有“情、理、意”的支撑能否造就优秀的舞蹈?在大部分中国人心中,答案都是否定的。毛毳在《20世纪美国现代舞四次转型中对东方文化借鉴研究》中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怠技现象。“意为怠技思想,不同于西方的炫技,不强调重视技巧,讲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境界。”究其原因的话,《卖油翁》这个小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其中有句话说“无他,唯手熟尔”,意即“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熟练而已”。这种回答在否定了舞者努力的同时也牵扯出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单纯的技巧之美在中国不受重视,而在西方舞蹈艺术中则呈现出相反的势态?尤其是芭蕾中,足尖技术自出现至今一直被观众们视若珍宝,《天鹅湖》中黑天鹅连续32个挥鞭转能收获满堂喝彩。而我国观众面对台上舞者精湛的技巧时,却往往在拍手叫好的同时又不自觉地排斥这种直接而单纯的“美”。这一现状很大程度上基于“曲折式获得机制”对国人的深远影响。

造就这种独特机制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以环境与文化为推手,而环境的变迁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文化的进步引导着先民逐步地改善、调整着环境。纵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与意识形态的变化,千年来不断影响着国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

首先从地理环境来看,我国地域辽阔,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太平洋西,北有沙漠,东南是海,西南多山,山海形成的天然屏障隔绝了外敌的入侵,但同时也阻断了我国继续向外扩张的可能。腹地有丰富的资源,完全可以满足我国长期发展的需求,造就了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这一套完备的“自循环”系统,加之翻山越岭的对外扩张得不偿失,也就消弭了我国“对外索取(即侵略性)”的倾向。这就奠定了中国文化相对“圆、柔、和”的基调,文化风格相对内向。此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低纬度,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良好的生活环境对我国先民而言意味着不需要强悍的身体素质,依靠农耕和手工业便足以养活自己。少有极端气候,则代表着生存压力要低于高纬度地区及赤道附近,这也是导致中国人与高纬度地区人种、赤道附近地区人种的体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我国地理环境十分适合农作物种植,因此中国人的主食为大米、小麦等谷物。农耕文化的繁荣意味着耕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无法作为主食,因此先民日常食用肉类来源一般为鸡、鸭等禽类,沿江、湖、海地区的肉食来源则主要为鱼类。因此中国人在性格方面要较以红、白肉为主食的人种更为温和。

温和的性格与安全、宜居的生存环境奠定了我国早期文化观念的基础,我国思想文化的基调大致由儒、道、释三方共同构建,儒家以仁为核心价值,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提倡教化,倾向用“礼”来规训人们的思想观念。《说文解字》中称“儒者,柔也”,儒家學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柔性精神”的代表。道家认为“道法自然”,“法”即效仿,人的一切活动应当符合自然规律,一个人的行为与自然规律越契合,就越接近“道”,为中国审美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倾向奠定基础。不同于儒、道两家中国本土学说,释也即佛教,虽属于舶来文化,但因其教义教人向善,讲究“因果轮回”,与中国文化相契合,因此同样被广泛接受。

这三者中,儒家学说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倾向于服务政治与教化。佛教则属于外来文化,对国人思想的影响有限。而道家学说可以说是中国普世价值观的雏形,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倾向。《道德经》开篇提到的“道可道,非常道(原为道可道,非恒道)”,意为道这种东西如果可以直接表述,那么就不是恒久流传的道(真理)。这其实是中国最早的关于“真理获得”的观念,道家思想认为真理(美)无法经由学习直接获得,而是必须经过自身体会、感知,这一阶段会持续很长时间,在经过长时间的感悟和经历之后,于未来的某一时刻获得顿悟,也即“真理的获得”。这一理论在佛家与儒家思想中也有体现。好比“顿悟”这一过程,三家学说都认为真理虽无法直接获得,但通过自身的努力而“顿悟”则是可行的,而“顿悟”这一步骤本身是可被引导的。如佛家的“打机锋”,一般由经历过,或能够解决某特定问题的人传授给正在遭遇此类问题的人,常以问答的形式呈现。佛家的“佛偈”与“打机锋”相似,但内涵更加宽泛,偈语多为教人诚实、自律、直面困难等。由于劝人向善,并且指向一般比较模糊笼统,即便是不能完美解决问题,往往也能起到正面的作用。儒家的“知见障”一般出现在有较高的学识素养或在某方面有深刻理解的人身上。与前两种不同,“知见障”的出现代表着当事人对于“道理”的累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是量变到质变的节点,需由当事人自然想通。前两种属于旁人指引获得真理的途径,而这一种主要依靠当事人自身的积累与努力,最终能否获得真理取决于当事人自身。我们完全可以将审美活动视为“真理获得”的过程,即欣赏某一事物的时候,获得该事物的“美的真理”的过程。

中国人自古便有着“不劳不食”的观念。就“获得”而言,中国人在试图获得某种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的满足时,往往习惯求索于自身,通过某些劳动(无论是体力或脑力)来换取,如此方能心安理得的享受成果。这直接反映出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国人观察或欣赏某一事物时,不喜欢直观的概念,喜欢“假物寓……”,借助所“假”之物,结合自身的理解,来获得美的满足。最典型如汉字的字形,大部分汉字的构成都蕴含一定的意味,比如“美”“闻”“困”“众”等,一个字就是一段故事。拿“闻”来举例,门内有耳,如一个人趴在门上听门内响动,本身也有耳闻之意,在方便我们理解的同时,又因为之前的一段联想,使得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使用和欣赏该字。而人们之所以认为这些文字有强烈的美感,正是因为在观看、理解文字时所付出的这一段联想。这种经过思考(劳动)获得的体验符合“曲折式获得机制”,也就符合了中国人所追求的“美的获得方式”。

如此一来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大部分中国人在观看舞蹈片段中“炫技”的动作时,会有惊讶,会有欣赏,但也仅止于此。首先从审美体验上,高超的技巧,是由表演者而非观众通过劳动习得的一种“美的真理”,有关“技巧”的审美体验在表演者训练完成的一刹那就已经结束,之后在舞台上表演的是已经“被习得的美”,不劳不食中“劳”的过程的缺失,导致了观众无法从中获得“体验”,因此无法心安理得的“获得”。其次,审美体验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只有观众自己通过“劳动”获得源于自身的独一无二的“美的真理”,才是中国人能够认同的“审美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国优越的物质环境与精神传承方式,造就了我国独特的“和”文化,这种文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经年累月之下,我国先民养成了“劳而得”的传统,造就了“假事而得”的审美形式,并一直流传至今,最终造就了我国特有的“美的获得”观念。

参考文献:

[1]毛毳.20世纪美国现代舞四次转型中对东方文化借鉴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

[2]王潇.中国当代书法审美范式现代性转向研究[D].山东大学,2019.

猜你喜欢

环境
听见环境看见文化
是谁破坏了环境?
环境清洁工
环境视点
漫观环境
论环境雕塑
环境雕塑与人
雕塑和自然风景、环境
公共环境与城市雕塑
访欧归来谈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