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语文不是数字!
2020-06-27朱晓丽
朱晓丽
中国的学生,不是学的太少而是太多;中国的学生,不是学不会而是不想学;中国的学生,不是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而是从来没有自己的时间,更没有人舍得让他们“浪费”时间去“学会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中国的学生,不是自私冷漠与社会疏离,而是我们只想让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自己的书”,从来没有承认他们也是社会的一员。
——摘自教育思想网《我们对教育的认知被这次疫情扒了个一干二净》
放寒假了,没有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负担,让孩子们认真完成《过好寒假》中的四篇作文,让孩子们完成后发到我的邮箱。陆陆续续地收到孩子们的作文,择优修改好并给他们投稿。
农历二十九一早,照例给孩子们发去了“警告”——不要玩疯了,注意作业啊!再次滑动手机,却看到了武汉凌晨发布的封城消息。
习作第一波:《不一样的春节》
和大家一样,现实生活中过了一个安静的年,而在网络中,个个活得有声有色。网络电视媒体上轰炸式的消息,眼花缭乱的推文,让我看到不少教育从业者的思考,但我们的学生,他们思考了吗?作为一名老师在这场疫情中最在意的是自己的学生,他们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世界里应该有自己的发声。大年初三,在班级群布置了一项新的作业: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一样的春节》。针对四年級学生的特点,我找到一部短片《我们最好的时光,就是现在》作为引导性的补充。
孩子们的文章很快就过来了。
以往的年景:以前,老家路上的一溜边排全部是来拜年的人停的车。爸爸妈妈不是带我看电影,就是去逛万达,要么去超市买东西,甚至还去其他地方游玩……啊呀呀,满眼是人,到处人来人往。(朱曹睿)
现在的街景:为了减少人与人的接触,电影院、游戏厅、商场、KTV都关闭了。整个大街失去了它原有的生气,就像是一潭冰封的死水,整个世界安静得可怕。仅剩下的几个大商场和超市也是人烟稀少,但货架上的生活用品却是被抢购一空。(吴宜航)
感受新“文化”: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从武汉大规模爆发,并且蔓延到了全国。大家纷纷抢购口罩,短短几天,便被一抢而空。此时,各类自制水果口罩、塑料袋面罩也横空出世,要说今年春节哪里不一样,非“口罩文化”莫属了。(季星烨)
观察“新”气象:今年的春节也没人去串门了,大街上也空荡荡的,谁也不敢轻易出家门。大家就好像古代进行闭关修行的人一样,磨炼自己的心志。街上村口的主要路口还设置了路障不让通行,每家每户都贴了各种宣传的单子,就是为了让大家全部认识到减少出行对控制新型病毒传播的重要性。公交车也全部停运了,各种娱乐的公众场合也开始停止营业,仿佛整个时间都停止不前了。(刘嘉炜)
用心去感受:环卫老爷爷省吃俭用地捐款;从土耳其人肉背回来的口罩,留名写是中国人;从祖国四面八方运来的食品、日用品、药物……农民伯伯半夜起来打着手电采摘蔬菜运到灾区;警察叔叔不顾危险维护着秩序;白衣天使们为了不让疫情增长和病毒来了一场生死搏斗,累了就席地而坐,困了就靠着门打个盹儿,饿了就用方便面充饥,口罩和护目镜把脸都磨破了,忍着痛还在坚持工作着……这么多感人的画面,你们勇敢和不怕死的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曹嘉楠)
……
习作第二波:“我”的《不一样的春节》
看作业检查进度表,邱同学的作业一直没有发给我,我知道他的妈妈是人民医院的护士,和她微信私聊之后发现她疫情开始后就和儿子一直分离。在我们班有家长是医生、护士、警察、消防员、营业员……这些家长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我与这几个父母在疫情下仍然坚守岗位的孩子单独约稿,让他们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家人。她不是一个母亲,她是“我”的母亲;他不是一个父亲,他是“我”的父亲;她不是一个邻居,她是“我”的亲人;他不是一个数字,他就是“我”身边活生生的人……
如果说写作第一波写的“大家”的“不一样的春节”,那么第二波就是“我”的不一样的春节。第一波习作重写“共性”,第二波习作重写“个性”。
孩子们的约稿来了。
护士的儿子:我也足不出户,待在家里写作业、看书,陪外公外婆聊聊天,累了就看看电视。因为妈妈在医院工作,为了保护我,年后已经十多天没见到妈妈了,只能每天通过微信和妈妈视频聊天,看着妈妈疲劳的脸庞,我在心里默默说着:“妈妈,辛苦了”。(邱志坚)
警察的女儿:我爸爸就是警察,年初一开始他就上班了。每天都要打无数个电话给从武汉过来的人,问有没有发热等症状。他还要去高速出口设卡,看看有没有武汉的车辆过来。每一次爸爸去上班时,我都很担心他会不会被传染。这两天,防控更严格了,爸爸直接睡在单位,因为他常常要在路边吹半夜的冷风,如果回来就太晚了!
我真希望春天快点到来,听说天暖了病毒就会走开,爸爸即使在关卡值班到半夜也不会那么冷了!(张书雅)
农批管理员的儿子:正月初七一大早,妈妈就戴着口罩、手套,准备出门了。我拦住妈妈说:“好多人的妈妈不上班,你为什么还要上班,不是延长假期了吗?外面病毒很厉害的。”妈妈对我说:“如果我们不上班了,市场不营业了,那么你们在菜市场、超市就没有新鲜的食物买,到时候大家在家里都得饿肚子。放心吧,我们都会保护好自己的。”为了保证我们南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和菜篮子不受影响,她和她的同事们都在第一时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是妈妈的工作,也是她的职责所在。(杨嘉宸)
超市营业员的儿子:我的妈妈在大润发超市工作,在疫情期间家里人多次叫她辞去这份工作,她说,总得有人做啊!为了方便大家购买生活必需品,我的妈妈依旧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她每天要接待成百上千位顾客,她并不知道其中会不会有病毒携带者,但她与同事们表现得既勇敢又热情,每天努力地去补货,尽力让每一位顾客都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下班回来后,妈妈总是和我们坐得远远地吃饭,自己睡一个房间,她好多天都没有抱我了。但妈妈说,等疫情过去了再抱我。
这个春节真是过得与众不同呢!寒冬总会过去,暖春终将来临。我一定会早日得到妈妈的抱抱!(俞翔)
第二波约稿虽然没有全面铺开,却敲了“写者”的心,动了“读者”的情。作者的情感真挚自然,读者也领悟到从“读身边”到“写自己”。
习作第三波:真实的《第一课》
“停课不停学”下的网课来了。身为一个一线老师,也是个老母亲的我当然理解这份焦虑,也感恩于这份“担当”。
网络直播课后网上段子手频出,但我更想听听孩子们的“段子”。我简单粗暴地发出了我的作文要求:真实!是什么样就什么样!真实感受,觉得什么就是什么,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
准备不足:昨晚太兴奋睡不着,到早上怎么都起不来,气得妈妈恨不得打我一顿。快上课了,我才忙着做好准备工作:电脑开机、作业本打开,认真等着上课。可是正式上课的时候却发现电脑不靠譜,怎么都登不进去,急得我手忙脚乱,一会儿用妈妈手机登,一会儿又用iPad登,一通鸡飞狗跳后,终于登进去了。(汤云帆)
网速太卡: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是12班的美女李老师,我觉得今天的课太好玩了,因为卡。因为太卡了,有些人在聊天的地方写了几十个卡字;有人说太难了,听不见;还有人说,天灵灵,地灵灵,不要再卡了……上面有这么多人发“卡”,老师都无语了。
因为网速太卡了,我就拿起妈妈布置的作业来写。等到稍微能听清楚了,我一抬头,看到他们满屏幕地在说:“讲到第几题了?”仔细一看,同学们连续发了好几百个“卡”,就这样循环下去。我又往前翻了一下,他们至少发了上千条信息。(朱曹瑞)
聊天很欢:上课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件让我妈妈哭笑不得的事情。平台有互动聊天功能,有些同学可能是因为家长不在身边,他们就在平台里聊天。“我是11班的,你们是哪个班的啊?”“你好,请问季斌在吗?”“大家都在干吗呢,有想玩游戏的吗?”……这其中啊,11班聊天的同学最多,徐老师忍无可忍,说:“请11班的孩子不要再说和数学课无关的话,不要再聊天了!”妈妈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对她教的两个班还是很敏感的,一听到11班——就是她教的班级,就赶紧问我是怎么回事,了解情况后,我看着妈妈脸变红了,扶着额头说:“唉,丢人都丢到全年级去了,还是全网直播,我得赶紧去班级群里提醒一下。”(苟宇霏)
思念很浓:上午一系列课程下来,感觉还是蛮充实的,就是途中发生了两次小插曲,我的网掉线了,手机没了信号,徐老师的一段课没听到,可惜了。要是每天上课时都掉一下网,那么不就遭殃了,不行,不行。我还是怀念坐在教室里听崔老师用温柔的声音给我们讲课,习惯崔老师用她那狠狠的眼神瞪着不回答的小朋友 。期望着疫情风波赶紧过去,期待着与同学们一同在教室里听崔老师上课。(邵奕涵)
孩子们就是天使,收到孩子们的稿件后我也想他们了!原来,他们是这么想回教室,原来他们是这么期望看到自己的老师,原来他们是这么想让我再训一训他们……
原来是因为,大家争先恐后地上网要见一见老师,所以网卡了……
真是又感动又好笑啊!
习作N次波……
疫情还没结束,但生活还在继续:我好……(写心情:开心 焦虑 无聊 着急);我多想……(人、事、景、物);和妈妈(爸爸等)朝夕相处的日子;门(窗)外;电脑(电视)里……
这些话题虽然是那么的零星,却又那样的真实。
这场疫情给孩子带来了超长的假期,但中国的孩子可以不要担心他的学习,因为他们已经花了太多的时间在知识的学习上。我们都曾批判过中国学生与社会疏离,那么就让我们承认他们也是社会的一员,哪怕他还是一个小学生,也让他堕入凡尘,活在当下。这次疫情之下,1000多万的武汉人,全国各地去武汉支援的2万多医护人员,全国170多万警察们,还有成千上万的一线“逆行者”……这些不仅仅是数字。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引导学生扒开这些数字,去“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动真情,写实感,勤于思“家事国事天下事”,践于行“事事关心”。
真好,语文不是数字!这就是语文老师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