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2020-06-27张琼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行业中不断推进和渗透,学校和教师不再只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断好坏,而是需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围绕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古诗文鉴赏作为初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教师在进行实际课堂教学时不得一味就教材内容进行生搬硬套的讲解,这样难以调动学生的对于古诗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教师首先需要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其次从学生本身出发看展具体教学活动。本文就古诗歌鉴赏的教学特点,探究分析如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高效开展诗歌鉴赏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鉴赏;高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师逐步在古代诗歌见鉴赏教学上苦下功夫,不再一味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逐步开发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例如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集体朗诵、精读全文等等。但是仔细一看,若是教师一味将心思放在研究教学形式上,往往容易忽视真正需要引导学生学习的古代诗歌知识,这样反而会大大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基于此,首先教师需要秉承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选取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有效掌握和吸收教学重难点。其次,部分教师可能会由于教学进度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只是一味就古代诗歌中的重难点部分进行深度剖析讲解,却忽视了诗歌本身最为重要的一点——意境美。这就要求教师在完善教学内容的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诗歌的意境之美进行赏析。
一、 巧妙创设趣味情境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所谓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老师,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教学,从而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相应的课堂活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得主观能动性。学生若是能够自主对诗歌产生兴趣,自然学习起来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以引用创设情境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去激发学生对于诗歌鉴赏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程《观沧海》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发现这是古代一位倍具争议的人物所创作出来的乐府诗,那个人就是曹操,教师需要合理引导学生通过赏析诗歌内容去判断曹操的为人。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就诗歌进行通篇阅读,进行整体感知。在学生初步了解诗歌含义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可以发现此篇文章通篇有描写“景”,通过文字将所观之景描绘出来,可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思维逻辑较为浅薄,面对通篇文言文式文字描述难以完全吸收。这时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将诗歌中描绘的场景通过图片或者动画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进行赏析。海波的涌动,山岛巍然屹立在周遭,岛上的树木生机勃勃,这些场景在多媒体屏幕上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地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更加深度掌握和理解诗歌内容,更加深入体会诗歌中所体现的意境之美,进而能够从诗歌的意境之美中探知曹操为人具备宏伟抱负和伟大胸襟的形象。
初中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思维逻辑不够完善,对于古代诗歌内容赏析具备一定程度上得难度,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刺激学生得视觉创设相应情境。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死板的诗歌形式以图像化或动态化的形式活灵活现,降低了学生对于古代诗歌鉴赏的紧张感和压迫感,进而帮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搭建良好师生情谊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需要是双向有所互动的过程,即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需要具备一定互动交流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单向地对学生生搬硬套地灌输式教学,这样不利于学生拥有良好的课堂学习体验。作为教育教学的引导者,教师需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主动与学生产生互动,促使学生放下对课堂和教师的戒备心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舒缓课堂学习压力,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促进学生的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所在。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进而设置出合理有效的课堂互动活动。
例如,教师在進行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程《观沧海》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在正式课堂教学之前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并制定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学习探究任务,让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进而分析诗歌具体释义,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自主探究欲望。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通过观察题目可以知道本文是围绕哪个字眼展开描述呢?那么诗人在诗歌中具体又描绘了什么情境?有什么特点?这都是诗人亲眼所观的吗?”学生通过小组内部探究讨论大致可以得出答案的初步框架,这时教师主动进行观察,如有遇到学生出现理解的瓶颈,教师需要及时出现引导学生摆正思维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帮助学生时不得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适当地给予学生解题线索,促使学生通过自行思考解答正确答案。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加深师生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能够逐步信任教师,为后继课堂教学打下事半功倍的基础。
三、 充分引导学生从阅读出发,感知诗歌情感
初中阶段语文学科中所学习的诗歌大部分都具备丰富的意境之美,而诵读未作深入诗歌意境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多学习的技能之一。阅读课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诗歌本身进行整体感知,并且可以帮助学生从诵读过程中感知诗人创作时所具备的情感,甚至是深入了解诗歌所描绘的情境。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具备阅读诗歌的良好习惯,并在保证阅读质量的前提下,促使学生能够在充分阅读中提升自身的语感感知能力,进而能够从诗歌的意境中感受作者带来的情感。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程《观沧海》的课堂教学时候,可以发现诗歌通篇具备一定的意境之美,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去感知诗歌中所蕴含的意境。在布置阅读任务的同时,教师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中的生字生词,通过熟知即生字生词确保学生能够完成全部的阅读工作。严格要求学生注意生字词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告别过于依赖教师讲解的不良习惯,并且还可以推动学生的阅读进度。教师可以就“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进行逐字词赏析。为了保障学生的阅读成果,在学生完成自读后,教师可以随机抽取个别学生进行诵读,并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发现其中是否有出现读错字词的情况。最后,教师在进行范读时需要注意自身情感,需要与诗歌意境表达情感项相近,促使学生能够充分感知,并潜移默化受到熏陶。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攻克诗歌鉴赏难题。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元化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工作,例如小组合作进行朗读、全班集体进行朗读、个体轻声朗读、默读等方式,教师需要充分选择适合当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形式一般为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并还会伴随一定的串讲,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于诗歌本身的理解,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反复推敲性阅读。
四、 帮助学生分析诗歌背景,深入感知诗人创作情感
古代诗歌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所流传下来的无价之宝,多为文人墨客对于自身内心思想的输出,而现存下来的上古诗歌已经毅然成为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身份象征。古代诗歌的简短且生动的特点,无不侧面反映出我国古代人民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更是展现出中共民族语言力量的无穷之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古代诗歌的赏析和学习,充分了解古代诗歌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更加笃定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古代诗歌鉴赏艺术。为此,教师需要在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于讲解古代诗歌的教学方式下苦下功夫,力求做到创新式教学,进而激发学生对于诗歌鉴赏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程《观沧海》的课堂教学时候,不难发虽然诗歌通篇以所“观”之景进行描述,但是其中依旧蕴含着诗人深深的内心情感。这时,教师可以基于本文的作者曹操所处的时代背景对诗歌所含情感进行剖析:我们眼里的曹操可能更多的形象是一代枭雄,他身处战乱时期,心中满怀抱负但是穷其一生并未以帝相称。曹操在世时所作好事数不胜数:唯才是用,没有坚持古代封建思想影响之下适用的世袭制度,有效抑制地方豪强,强化中央集权控制,所以他统治之下的城池人民经济都得以快速发展。结合时代背景赏析此篇诗歌,显示出曹操心中满怀的政治抱负,更加侧面反映当时百姓所处困苦之境。通过分析时代背景解读诗歌真正蕴含的思想情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人本身,更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与作者共鸣的情感,有效提升诗歌鉴赏效率。其实,教师需要明确自身引导者的身份,通过带领学生了解诗歌所处时代背景,加上推敲古代诗歌中的重点词句,进一步帮助学生能够摆正自身思维逻辑,从而更好地提升學生对于诗歌鉴赏方面的技能。
其实,古代诗歌由于是诗人在特定心境和情境下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里面蕴含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有友人之间的分离、对祖国山河的感慨之情、仕途前景不顺的倾诉等等。基于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掌握诗歌所经历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通过感同身受深度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古代诗歌蕴含着古人文人墨客对于时代现状的真实描述,更是充满文人墨客自身内心情感,通过诗歌载体进行宣泄。新课程改革下的诗歌鉴赏教学,需要教师首先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下制定一系列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中的文学知识,还需要充分引导学生学会感知诗歌中的意境之美,只有感知诗歌中蕴含的独特美感,爱能算是真正意义上对诗歌进行鉴赏。
参考文献:
[1]彭美芳.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20(6):72-73.
[2]王二青.意象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重要性[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6(1):87-89.
作者简介:张琼,福建省福清市,福清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