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侧皮质锁定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临床分析

2020-06-27李康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长骨皮质螺钉

柳 磊,李康国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骨科,江苏 苏州 215000)

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是临床上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常用方法,不但较为稳定,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血供系统被破坏[1]。但是随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发现此种固定术存在着刚度过高、应力集中等特点,骨折愈合率没有明显提高[2]。为了提高骨折的愈合率,降低因锁定钢板螺钉刚度过高等缺点而产生的不利因素,对策皮质锁定螺钉应运而生,降低螺钉刚度的同时,提高了整体的强度。此次,我院针对采用对侧皮质锁定螺钉内固定对下肢长骨骨折进行治疗的效果展开研究,并得到了显著对比。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涉及到的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56例下肢长骨骨折患者。按照自愿选择的内固定术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试验和对照两组,每组28例。试验组男10例,女18例,年龄19~78岁,平均60.9±15.8岁;对照组男12例,女16例,年龄20~80岁,平均63.6±14.9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试验组:均采用捷迈公司NCB锁定接骨板和Motionloc螺钉固定,根据Bottlang等和捷迈公司的建议使用Motionloc螺钉进行固定:(1)使用区域为骨干处;(2)骨折线一侧全部使用,或全不使用[1]。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两组术后采取相同的护理方法。

1.3 疗效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进行记录,并进行比较分析。

比较两组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依据Kolment标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85分,良:70~84分, 中:60~69分,差:≦59分[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比较

试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比对照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比较( ±s)

组别 骨折愈合时间(月) 完全负重时间(月)对照组(28) 4.32±0.96 3.71±0.82试验组(28) 3.56±0.81 3.04±0.58

表2 两组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较[n(%)]

3 讨 论

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是临床上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使固定较为稳定并最大程度的避免血供系统被破坏[3]。在广泛的临床应用中,这种方法渐渐显现出了种种缺点,首先就是刚度过高、应力集中,抑制了骨痂形成,影响了二期愈合。就本次研究而言,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比对照组时间短,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减少了愈合延迟的发生,对下肢长骨骨折的预后有重要影响。以上数据差异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本次研究采用对侧皮质锁定螺钉内固定对下肢长骨骨折进行治疗较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的效果好。

总之,采用对侧皮质锁定螺钉内固定对下肢长骨骨折进行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愈合率,预后较好。但因为分析案例数目较少,对侧皮质锁定螺钉内固定的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长骨皮质螺钉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人参-黄芪与熟地-山茱萸影响肾上腺皮质瘤细胞皮质酮生成的比较研究
皮质褶皱
迎秋
锁定钢板内固定对长骨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骨外科手术中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颈动脉狭窄伴局限性皮质脑萎缩22例临床观察
引产胎儿长骨的宫内外测量研究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