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廖钢林:新基建投资必将加速建筑行业革新

2020-06-27汪红蕾

建筑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数据中心建设发展

文 / 汪红蕾 吴 洋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钢林

3 月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 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一局发展”)紧跟时代发展,以集“设计—土建施工、机电施工—机电安装—设备调试—维护”于一体的全流程服务打造信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建设24 座数据中心,被誉为“中国IDC 领域全产业链最优总承包商”。日前,本刊记者就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把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等话题对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钢林进行了采访。

记 者:请问您如何看待新基建这一新的行业增长点?

廖钢林:新基建是相对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基建而言的。近20 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铁路、公路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需要,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势在必行。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我国互联网经济在近20 年的发展中走上快车道,领跑世界数字经济变革,在全球经济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新产业来刺激经济复苏,以高科技、高效能为代表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基建孕育而生。

1. 华东区域最大的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基地南京腾讯华东云计算基地项目

2.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最强大脑”、机场运行控制的枢纽指挥中心北京新 机场信息中心项目

之前有学者说中国是被互联网改变得最为彻底的国家,而我想说,这种改变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国家对新基建的谋篇布局更加明确,我们将实现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的双重延伸,迎来一个颠覆性的智能时代。

记 者:今年新基建被重点强调,这对建筑行业有什么启示?

廖钢林:3 月4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决策层强调,要加快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未来,新基建将获得更多的政策红利,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对扩大市场规模具有推动作用。从市场角度而言,新基建体系的搭建完善势必会迎来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带动新一轮产业的业态模式创新,催生一系列新的建筑产品,尤其是我们最熟悉的数据机房(IDC)等产品。从IDC 发展阶段来看,我国IDC 发展正处于以新建为主的爆发式发展阶段,国内IDC 市场增速远高于全球,尚具备较大发展空间。

另外,以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将带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建筑行业的智慧建造探索出更多的发展路径,实现现有BIM 技术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多层贯通,带领建筑行业向着绿色、节能、环保的方向持续推进。

记 者:作为公司负责人,请您介绍一下企业近年来在新基建领域的成绩。

3. 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云计算公司总部项目杭州阿里云计算公司总部项目

廖钢林:近年来,公司在新基建领域成绩颇丰。2004 年以来,我们建设了24座数据中心。现在我们正与阿里巴巴云计算五大基地深度合作,最近又承接了南京腾讯华东云计算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基地;深圳前海信息枢纽大厦项目是全国首个超高层复合功能信息枢纽中心;杭州阿里云计算公司总部项目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云计算公司总部项目;公司建成的北京大兴机场信息中心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最强大脑”……我们与三大运营商、BAT、政府等开展了广泛合作,承建项目的工程品质有口皆碑,被誉为“中国IDC 领域全产业链最优总承包商”。

记 者:公司很早以前就布局新基建产业,请问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廖钢林:我们的布局其实和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20 世纪90 年代末,腾讯、百度、阿里等互联网企业诞生,这20年来,互联网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建筑业的发展生态,我们紧随互联网企业向大数据、云计算等布局,提前进入互联网数据中心领域。另外,公司作为中建集团最优秀的三级子企业,一直不断探索建筑业前沿领域。数据中心项目系统复杂、专业性强、建设难度大,对于公司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抢占先机,凭借首创的“精品工程生产线”体系,依托目标管理、创优策划、过程监控、阶段考核、持续改进五个步骤,强化科技、劳务、物资等平台建设,推行工程履约标准化和精细化,优质完成建设任务,这也是公司试水数据中心建设领域取得行业领先的重要因素之一。

记 者:“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是一局发展倡导的理念,请问公司在新基建领域能够提供哪些服务?

廖钢林:新基建对技术性、前端性要求高,但工程建造是一局发展的强项,我们拥有丰富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经验。目前,从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到实施过程优质高效的履约,再到后期运营的维保服务,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集“设计—土建施工、机电施工—机电安装—设备调试—维护”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第一,一般数据中心能耗、荷载比较大,建设工期紧、体量大、劳务工人用量大,对施工总承包要求较高,公司拥有丰富的总承包管理经验,具备快速协调各类下游分供分包资源的能力,拥有专业技术人才,各方面优势明显。

第二,数据中心涉及空调、电气、消防、智能化等多个系统,存在较多的专业交叉、空间有限区域,各专业协调配合要求高,我们通过二三维一体化实现管线布局美观“零碰撞”。

第三,数据中心配套复杂、选型难度较大,我们与大批成熟优质的材料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可提供机柜、精密空调、架空地板、高效冷机、屏蔽门、冷却塔、蓄冷设备、柴油发电机组等采购服务,全面、优质地满足客户需求。

第四,预制式、模块化建设数据中心是对传统数据中心建设模式的变革,公司通过定制设计独立设施,采取模块化预制、现场组装,实现数据中心快速构建任务。

第五,数据中心耗能高,公司提供供电系统、制冷系统UPS 电池组等测评服务,对关键负荷的空间设备在启动前进行完整系统联调测试,提供CFD 仿真、远程运行值守服务,助力机房绿色节能运行。公司还提供空调、电池及UPS 监控等故障维修及维保、谐波治理、开机调试、节能改造管理、巡检督导等服务,助力机房安全稳定运行。

记 者:您认为一局发展在技术、人才方面有哪些优势?

廖钢林:一局发展具有丰富的土建和机电总承包管理经验,拥有优质的下游分供分包资源,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为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局发展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在整个建筑行业都是非常少的。我们每年在专利、工法、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公司在建筑行业保持了很强的技术优势。

比如IDC 数据机房在能耗高、快速建造和机房环境受控方面与电子厂房洁净室有类似之处。但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我们清晰地认识到IDC 数据机房受控环境的机电系统要求更加“精致”和“严谨”,它要求百分百不间断供电、不间断空调供冷散热、防电磁干扰、消防安全和监控系统灵敏可靠,机房环境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湿度,需要达到防尘、防静电、减振、节能且安全稳定运行等标准,这其中涉及高低压供配电技术、柴油发电机配套技术、冰蓄冷或水蓄冷技术、精密空调及控制技术、气流组织模拟分析和冷热通道技术、动力与环境监控平台技术以及在全世界尚属高端的液冷技术等。

正是对这些技术的研究、积累和准确把握,才使一局发展在IDC 数据中心工程的营销和建设履约上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去年公司参与了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关于金属网格式电缆桥架和塑料光纤槽道等两个团体标准的编制,标准于2019 年10 月底发布。目前公司正在组织对互联网数据中心工程进行全面分析整理,形成成套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成果。

记 者:新基建被视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受到广泛关注,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局发展如何保持领先地位?

廖钢林: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持续巩固在数据中心领域的领先地位,加强5G 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探索,强化技术研发和科技创造,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坚持“精品工程生产线”,将技术和人才积累转化为蓬勃的技术优势和人才活力。

另外,一局发展要持续拓展与互联网企业、政府、金融类企业、电信企业等重要客户的伙伴关系,积极扩大我们的“朋友圈”,拓展新基建业务面,把握好新基建发展新机遇。

记 者:您认为,新基建投资和建设热潮会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吸引建筑领域投资和拉动消费的引擎吗?

廖钢林:从各省市目前已公布的重点项目投资清单来看,新基建的投资额比重很高。新基建作为新兴产业,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也将持续关注新基建领域的发展前景,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央企力量。

猜你喜欢

数据中心建设发展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浅析数据中心空调节能发展趋势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