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语言意蕴,提高语用能力

2020-06-26邓玉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3期
关键词:语用能力品味语言文字

邓玉坤

【摘要】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语文关键能力就是语言能力,在教学中,借助教材和各种媒体,采取品味词句含义,培养丰富语感;丰富内心体验,提升人文素养;运用语言文字,提高表达能力等有效的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品味;语言文字;语用能力;语文素养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语文关键能力就是语言能力,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借助教材和各种媒体,采取有效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探索的。

小学课文中的语言,犹如浩瀚夜空中熠熠生辉的星星,那么引人入胜;又如海滩上五光十色的贝壳,那么丰富多彩;还如一杯杯香浓馥郁的咖啡,那么耐人寻味。在课堂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品读赏析课文的语言文字,在丰富多彩、耐人寻味的词句海洋中徜徉、涵泳,才能让学生品味到遣词造句的巧妙、品读到语言文字的意蕴、感悟到字里行间的情怀,从而能准确地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形成以语文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

一、品味词句含义,培养丰富语感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人文要素与语文要素双线编排,突出了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以语文要素作为单元语言训练的主线、明线。在统编教材一至三年级中,对理解词语的方法从单元的语文要素中作了明确的要求:“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和社会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样的编排更有利于教师落实学段的目标,引导教师更加关注表达,培养丰富的语感,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一)扎根语境,理解词句

词语的学习要扎根在课文的语境中,引导学生在多层次的品读中理解字词含义,体会文字所表达情感,积累语言,同时掌握用词的方法 ,积淀语感。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课文《树和喜鹊》时,先让学生自读第一、二自然段,再用PPT出示句子:“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把“只有一棵”“只有一个”“只有一只”用红色字体加粗,请学生再读,用重音读出“只有一棵(个、只)”,感受“孤单”的含义。再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时,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读第二自然段,教师再引导学生用个人读、赛读、引读等方式,读好“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然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看到的各种葡萄,想象葡萄晶莹透亮的样子,最后出示一道填词练习,区别“五光十色”(色彩鲜艳而富有光泽)和“五颜六色”(色彩复杂、鲜艳)的用法,巩固对“五光十色”的理解。这样就用联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五光十色”的意思。

(二)对比评读,体会词句

品味语言文字必须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让学生既理解语言文字的意思和感情,又能感受到语言表达的方,提高对语言的审美与鉴赏能力。运用对比评读的方法理解用词的精准性,也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手段,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亡羊补牢”的句子“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时,用近义词“赶快”帮助学生理解“赶紧”的意思;再出示句子:“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让学生对比读这两句话,说说哪一句更好?好在哪里?学生在对比读,互相评价、互相补充中明白了,用了“赶紧”一词,句子表达得更具体,更能体现养羊人急切、后悔的心情。

(三)直观表演,形象理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通过表演感知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表演能调动手、脑等各种感官参与的生动形式也深受学生喜欢。利用直观表演的方法巧妙理解词语,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一课,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的场景,从表演中体现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体现出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从学生兴高采烈、趣味盎然的表演中,学生体会到这些成语的含义,体会到这几个成语把狐狸和老虎的动作、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也体会到狐狸的狡猾、老虎的愚昧。直观表演,就在轻松愉快中,就在润物细无声中,学生理解了词语。

二、丰富内心体验,提升人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去。”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中的语言,在听、说、读、写、思的训练中,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表达特点,形成初步的语感。怎样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运用、传承语言文化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学会鉴赏语言文字的美呢?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网络资源,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通过一个个语言实践活动,品味、揣摩词句的含义,在丰富的体验中,感受文字的魅力,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一)借助课件,丰富体验

随着校园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得到普遍而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日趋深度融合。多媒体以其图画、文字、声音、视频等丰富的资源,实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直观形象的表现效果,也更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品读词句、赏析美文;丰富内心的体验,用心感受语言的情感与魅力。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雷雨》一文时, 引导学生读句子,注意体会加点词的意思: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了,逃走了。

3.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我是先让学生品读句子,按自己的理解做一做“压”“垂”“挂”的动作;再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乌云压下来、蜘蛛从网上垂下来、彩虹挂在天空的画面,再读句子,体会雷雨前空气沉闷的压抑感、蜘蛛逃亡的紧张感,体会雨后天晴空气的清新、彩虹的生动美丽以及作者愉悦的心情。从生动的画面中,学生明白了“垂”和“挂”的区别,体验到用词恰当、精妙的好处。

(二)想象画面,读中感受

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词句教学中,展开丰富想象,带着画面品读词句,是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文字表达的意蕴、体会人物情感的有效途径。在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节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1.自由读准第二节诗句;

2.看着插图,说说蒲公英妈妈用的什么办法;

3.有了降落伞,孩子们是怎么样出发的?

4.在小组中表演“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的样子。

5.想象画面,配乐美读诗句、背诵诗句。通过“读——议——演——想象读”几个学习活动,学生感情投入,读得有滋有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达到语言内化的效果。

(三)拓展延伸,深入体会

语言的学习要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来安排学习活动,按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原则,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為学生提供有广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潜能。在词语学习中,针对课文拓展词汇,拓展有关词语的故事,倡导温儒敏教授提出的“1加X”拓展阅读法,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丰富的词海句苑中涵泳,领会词语的深刻含义,从而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热爱祖国语言的瑰宝。

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翻、蹚、登、搭、拉”等动词进行品味涵泳,体会羿勇敢神武的英雄形象,感悟神话故事的独特魅力。再用在句子中填上适当的动词的方式,培养学生语用意识,延伸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在总结课文环节,笔者特别向学生推荐了《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让学生课后去读故事、讲故事,有效地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三、运用语言文字,提高表达能力

课标强调要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统编教材也聚焦语用能力。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发展思维,形成以语文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

词句教学应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指导学生用词说句,积累语言;仿写句式,内化语言;自由表达,运用语言的梯度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用词说句,积累语言

为掌握学生是否正真理解词语,我们往往要求学生用词说一句话,造一个句子,用词说话是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重点。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情境、播放课件画面、动作表演、情境表演等形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条理地运用语言文字,积累语言,丰富语感。

(二)仿写句式,内化语言

低年级学生学会运用句子是从模仿开始的。从仿写句子中悟出语法的表达方式、运用规律和表达效果,达到内化语言的目的。

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雷雨》时,进行仿写句子的训练,出示例句:

1.要下雨了,鱼儿会跳出水面呼吸。

2.要下雨了,燕子

又如学习课文《大象的耳朵》时,也可以进行仿写训练:

1.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2.小兔子有一对长耳朵,像       似的             。

3.          ,像          似的               。

这样的训练既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又丰富学生的想象,在仿写中内化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三)自由表达,运用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根据这一目标,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以说引写。我在教学中常常采取“故事激趣,引说促写”“丰富活动,体验促写”“拓展想象,自由乐写”的方法,引领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写话中,水到渠成地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1.故事激趣,引说促写

增加阅读积累是引导低年级学生写话的前提。学生是非常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利用看、读、讲、演童话故事等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续写故事,创编故事,提高写话能力。

2.丰富活动,体验促写

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学生能在活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激活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的活动,如家庭外出野炊、大扫除、过生日等活动,把活动的情况写下来。每学期,学校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文艺汇演、校运会、清明祭扫烈士墓等,让学生开心地活动,认真地观察,用心地体验,学生说话、写话的积极性会得到提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丰富的写话素材,学生才会乐于写话,乐于发自内心地表达。

3.拓展想象,自由乐写

学习课文时,教师要找准拓展想象的激发点,利用课文的“留白”,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如教学统编教材小学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揠苗助长”时,课文到“禾苗都枯死了”就结束了。我让学生想象一下,禾苗枯死后,这个人是怎么想的,采取了什么办法,再种下玉米或其它农作物后会怎么做的?把自己的想象和小组的同学说说,并写下来。通过留白,引发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给写话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总之,词语教学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含义,注重在语境中读悟、在拓展中深入体会,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自主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活动、课外活动、游戏,积极主动、轻松自如地发表意见,情不自禁地执笔写话,尽情地发展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正确运用语言文字。

猜你喜欢

语用能力品味语言文字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