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诊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06-26王秋颖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造影术栓子肺栓塞

王秋颖

(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CT室,江苏 徐州 221006)

肺栓塞主要由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所引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近年来,我国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不节饮食结构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肺栓塞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早期缺乏特异性检测手段,易误诊、漏诊,贻误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目前,临床上诊断标准确诊最高的是肺动脉造影术,但该手段是一种有创性检查,部分患者难以耐受,则出现非致死或致死性合并症。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具有时间、密度分辨率高,造影清晰等特点,对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的鉴别,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基于此,我院对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诊断的应用价值展开报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3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1例,女22例,年龄34~84岁,平均(64±2.6)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咯血、咳嗽、胸痛以及呼吸困难。所有患均存在肺栓塞病史,且符合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确诊为肺栓塞。

1.2 方法

应用西门子16 层螺旋C T 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前训练患者憋气,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膈上。扫描参数: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50 mA;扫描层厚1.5 mm,重建层厚0.75 mm,螺距1.246:1;扫描时间9~15 s。胸部平扫CT结束后,经肘静脉注入100 mL碘海醇注射液,加入40 mL生理盐水,以3.7~5.1 mL/s速度开始扫描。扫描结束后采用智能跟踪软件自动测定,将原始数据通过薄层重建再经多平面重组,将所得数据传人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依次观察肺动脉栓塞塞型、中央型、偏心型和附壁环型情况,同时记录肺动脉栓子的数量、大小及各级分支显示情况。

1.3 观察指标

由本院两位专业的副主任职称医师独立诊断,确诊诊断结果一致时,才作16层螺旋CT诊断的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6 层螺旋C T 肺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中,显示肺叶动脉、肺动脉主干、亚段肺动脉、以及左右肺动脉栓子总数997 支,其栓塞率分别为42.85%、18.60%、40.43%、58.35%,其中肺动脉主干栓塞率最低,肺动叶脉则最高,详情见表1。

表1 43例肺栓塞肺动脉诊结果比较(n,%)

3 讨 论

肺栓塞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多表现为胸痛、咳嗽、咯血、面色苍白、躯体虚脱等临床症状。肺栓塞主要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由静脉血管淤带,血液高凝、抗凝血酶缺乏等原因诱发。有研究表明,该病多因静脉系统栓子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引起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栓子堵塞,从而形成肺循环障碍。肺栓塞仅严重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亦可累及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具有较高患病率、复发率及死亡率。但该病早期无临床症状与体征,因此,需要一些辅助检查对疾病的确诊至关重要。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术扫描速度快,可清晰显示受累肺动脉管腔变窄,判定患者是否出现肺动脉栓塞,且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能有效确认肺动脉内造影剂浓度,。本研究结果显示,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术能清晰显示肺动脉主干、肺叶、亚段以及左右肺动脉总栓塞数为997个,总栓塞率为41.12%,证实是一种影像检查学中最佳的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诊断的应用效果确切,且分辨率高,位置精确,值的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造影术栓子肺栓塞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留守儿童栓子
蓝狐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栓子他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