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受肠造口术的直肠癌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

2020-06-26张春兰刘海燕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造口术直肠癌康复

张春兰,刘海燕,王 芳

(大庆市油田总医院普外胃肠19病区,黑龙江 大庆 163001)

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消化道疾病,近年来,受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改变等多方面影响,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亦逐年年轻化。直肠癌早期临床症状是血便,若未及时行有效治疗手段干预,任由肿瘤部位扩散,严重可形成粘液性脓血便,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直肠癌,肠造口术是一种新型消化道改道手术,但由于患者对直肠癌手术认知较少,易引起围术期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而影响患者预后效果。有调查指出[1],心理康复护理能够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对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就对接受肠造口术的直肠癌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其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实验。纳入标准[2]:①无相关手术禁忌及手术史者;②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可配合实验者;③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急性期感染疾病者;②依从性及精神状态较差者;③尚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本次研究所纳入病例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1 例),其中,对照组男25 例,女16例,年龄30~65岁,平均(37±3.0)岁,病程5~12月,平均(40.34±3.65);研究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31~66岁,平均(38±2.95)岁;病程4~11月,平均(40.29±3.76)。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即心理疏导,介绍手术医师技术建立患者信任度,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采取常规检查等。在对照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心理康复护理,具有步骤如下:①术前给患者属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知识,消除其顾虑,使其更好配合治疗;②选取放松型音乐,起到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③提供舒适、卫生环境,保证病房地面干净无水渍、空气清新;④讲解典型成功案例,最大程度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并学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行t检验和x2检验。以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56%,对照组患者为70.7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9.1,P=0.00)。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具有病情危、重、急特点[3]。该病早期伴有大便出血,且往往被人们忽略为痔疮,发现时已为直肠晚期,错过治疗最佳时期。晚期直肠癌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常采用肠造口术治疗直肠癌,但多数患者对疾病缺少一定认识,导致患者出现焦虑不安,情绪抑郁等负面心态,进而影响疾病治疗和降低治疗效果。心理康复护理主要以病人为中心,是一种手术辅助治疗手段,更利于加快其生理康复。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心理康复护理能营造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接受肠造口术的直肠癌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护理的效果确切,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造口术直肠癌康复
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做了直肠癌肠造口术的患者术后该如何护理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接受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造口并发症风险增高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