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护理在手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0-06-26郭明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夹层主动脉心率

刘 娟,郭明玉*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 我 院 治 疗 的48 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48 例患者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其中心理组男15例,女9例,年龄45~78岁,平均(62.37±3.28)岁。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44~79岁,平均(62.68±3.31)岁。心理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数据经分析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给予比较。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主要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疼痛护理、心率控制、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术后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治疗。

心理组则是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用心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急性主动脉夹层相关的健康教育宣讲,同时护理人员要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通过了解患者的背景、爱好等方式加强与患者的了解,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并记录;②术中全程陪伴患者,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患者保持轻松心态,并向患者告知手术的成功案例,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和负担,手术操作中转移患者注意力,防止患者因过度紧张导致血压上升,从而增加手术的难度,护理人员应主动配合医生,严密观察患者情况,提前准备预见性的治疗措施防止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③术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疼痛护理模式,加强病情巡视和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给患者充分的安全感,使得感受到被重视,术后恢复要充分鼓励患者,加强患者的自信心,若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要及时了解患者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尽最大可能的帮助患者解决困难,从而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比较心理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分别采用SAS及SDS焦虑抑郁程度量评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两项评分满分均为100分,且均分为1~4级进行量评打分,分值越高说明,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效果等数据指标均采用S P S S 23.0 软件进行统计,焦虑抑郁水平、血压、心率等指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给予t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如表1所示,护理后,心理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血压和心率方面,心理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护理后心理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的比较(±s)

表1 护理后心理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的比较(±s)

组别 血压(mmHg) 心率(次/min) SAS评分 SDS评分心理组(n=24) 98.54±5.37 84.36±2.17 45.67±3.58 48.64±4.25对照组(n=24) 117.48±5.61 71.49±1.94 57.28±4.15 57.94±4.18 t 11.948 21.661 10.378 7.643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较为凶险的疾病,临床上常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因疼痛等因素影响已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对手术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1]。有研究指出[2],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若患者手术期间出现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心理,则会导致患者血压及心率上升,紧张等负面情绪使手术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患者应用心理干预护理模式拥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而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心理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血压和心率方面,心理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上述文献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患者应用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使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得到明显的下降,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夹层主动脉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的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