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20-06-26史又文蔡金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输液静脉质量

史又文,蔡金花,张 静,熊 芬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重要的用药途径,目前临床静脉输液患者人数众多,静脉输液看似简单,但是对婴幼儿、老年人群等特殊人群,静脉输液期间存在较大风险,容易引起各类护患纠纷,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严重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随着临床护理服务理念、护理管理要求以及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临床静脉输液期间需要不断提高管理质量,重视安全管理,保证静脉输液患者安全。本文结合我院不同时间段静脉输液管理资料,回顾分析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详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静脉输液患者日常管理采取常规方法(A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静脉输液期间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B 组),从不同时间段分别选择100例患者进行研究。A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24~76岁、平均(48.53±4.59)岁。B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22~78岁、平均(48.58±4.53)岁。不同组静脉输液患者相关资料满足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静脉输液期间采取常规护理与管理方法,主要按照静脉输液护理与管理规章制度实施护理与管理,比如用药前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核对药物名称、药物用量、核对已完成与未完成输液药品名称、重视静脉输液护理文书的记录等。

B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具体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整个管理过程包括P阶段(Plan,计划)、D阶段(Do,实施)、C阶段(Check,检查)、A阶段(Action,处理),具体管理过程如下:(1)P阶段,根据静脉输液特点,结合我院上一年度静脉输液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总结静输液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并针对不同护理安全问题给出相应的管理措施。静脉输液期间常见护理安全问题的产生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通过总结,静脉输液护理安全问题与环境因素、药物因素、人员因素、设备因素、患者因素等均有关,因而需要从上述方面进行管理,降低静脉输液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管理计划制定期间,一方面可以查阅国内核心文献报道,搜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相关报道,作为制定护理计划的重要依据;(2)D阶段,按照静脉输液制定的护理安全管理计划,认知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计划,比如:静脉输液前需要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体质、是否为过敏体质、静脉输液期间有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病史等;静脉输液期间中药注射液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而对使用红花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必净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相关中药注射剂患者,需要在用药前做好解释与说明,告知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同时,严格控制静脉用药期间的用药速度,避免速度过快;(3)C阶段,监督静脉输液护理计划执行是否到位,比如静脉输液前是否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讲解输液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等,有没有对不同患者输液风险实施评估,比如患者是否体质差、存在药物过敏史、患者是否存在意识障碍等;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患者安全管理期间,有无对高风险患者加大看护频率;部分患者静脉输液期间存在负面心理状况,护理人员有无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心理自我调适方法等,通过全面核查,更好地了解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现状[2];(4)A阶段,每月对静脉输液患者安全管理情况实施分析,并通过静脉输液期间不良反应发生、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投诉情况等相关指标评价安全管理效果,并将管理效果与上个月管理效果做出对比,总结安全管理经验以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其中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s)采用t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输液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B组患者静脉输液期间皮肤红肿1(1.00),静脉回血0(0),输液疼痛0(0),静脉炎1(1.00);A 组患者静脉输液期间皮肤红肿2(2.00),静脉回血2(2.00),输液疼痛3(3.00),静脉炎3(3.00),B组不良发生为2(2.00)小于A组10(10.00),数据存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n(%)]

2.3 护理满意率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输液护理满意率对比[n(%)]

2.4 管理质量评分

A组静脉输液管理期间的质量评分为(82.63±4.26)分,B组静脉输液管理质量评分(94.73±1.86)分,B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A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研究中从不同管理时间段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证实,通过采取质量持续改进,患者静脉输液不良反应从10.00%下降到2.00%;护理不良事件从9.00%下降到1.00%;护理满意率从90.00%提高到98.00%,此外,静脉输液管理质量评分也显著提高,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与静脉输液常规管理方法相比,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具有显著优势,首先持续质量改进具有动态管理优势,安全管理期间能够动态性评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深入分析,采取管理措施在,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动态性优势,保证安全管理符合实际情况[3];其次持续质量管理具有连续性优势,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连续过程,后者采取的管理措施均是以前期安全管理效果为基础,通过连续性管理消除管理中断可能引起的管理不到位[4];最后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安全管理的针对性,持续质量改进中通过对管理现状的大量研究分析,并综合多项影响因素,保证采取的管理措施具有针对性与综合性优势[5]。通过多方面管理措施的综合应用,持续性提高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质量,保证患者静脉输液安全。

综上所述,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通过持续质量改进,能够降低输液期间不良反应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服务与管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输液静脉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质量投诉超六成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