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外治法治疗及护理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2020-06-26曹海燕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外治法性疾病后遗症

曹海燕

(江阴市中医院,江苏 无锡 214400)

盆腔炎性疾病是上生殖道炎症的总称,而后遗症则是指盆腔炎性疾病遗留的病变,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尚未有特效药物。西医主张以抗生素治疗为主,疗效确切但易复发,因此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祖国传统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医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方面优势显著;且在治疗途中辅以相关护理干预,确保患者更好康复[1]。此研究选取我院60例患者展开,重点分析中医综合外治法联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60例本院于2018年5月~2019年3月内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分为二组,其中对照组(n= 30 ) :年龄区间22 ~54 岁, 平均( 38 . 59 ± 11 . 41 )岁 。 观察组 (n= 30 ) :年龄区间23~54岁,平均(38.41±11.26)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抗生素常规治疗:静脉滴注1.0g甲硝唑注射液+150 mL氯化钠注射液(0.9%),每天一次即可。

观察组: 中医综合外治法联合护理干预:(1)中医综合外治法:①电针灸:选气海、三阴交、关元、太冲等穴,仰卧位,常规消毒,进针,加电。②中药灌肠:方剂:大血藤、败酱草各20g,蒲公英、丹参、延胡索、桃仁各10g,桂枝、蒲黄各8g。配水450 ml煎煮,温度40℃时取药液70 ml装入灌肠袋,左侧卧位,垫高臀部,涂石蜡油在肛管,滴药液。③中药外敷:以紫草油纱为主,敷于腹脐耻间盆腔,每天一次。④红外线照射: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红外线理疗仪照射,时间30~35 min,每天一次。(2)护理干预:①健康宣教:通过“面对面”等方式做好健康宣教,宣教内容涵盖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理特点、中医综合外治法优势、预后情况等,言语温柔、态度诚恳,增加患者信任。联合心理干预,缓解、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增强、树立其治疗积极性、自信心。②针灸护理:提前进食,避免空腹行针后晕针。体位舒适,避免弯针。出针时检查针口,避免出血。③灌肠护理:灌肠前排空二便,妥善固定插管。尽量夜晚灌肠(肠蠕动较慢),确保药液停留时间长,便于机体更好吸收。③外敷护理:排空二便,仰卧位,紧贴腹部便于吸收,月经期暂停敷药。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2];显效(症状、包块、积液消失);有效(症状、积液、包块出现改善,附件区压痛减少);无效(症状、包块、积液无变化)。

1.3.2 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单项分值0-4分,分值越高,症状越重。

1.4 统计学

SPSS 22.0软件计算,“t”计算连续性变量资料,以“±s”表示。“x2”核实定性数据后以百分比形式(%)表示。两组数据资料以P<0.05表示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阐述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疗效96.6%,对照组80.0%,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

2.2 阐述临床症状积分

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较低,P<0.05。见表2。

表2 临床症状积分

3 讨 论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发病较缓且病程较长,迁延难愈,对患者身心健康、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随疾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不孕,故,采取科学、积极、有效的和治疗措施至关重要。该病极易造成粘连、增生等现象,导致局部血运较差,而目前临床尚未阐明该病具体发病机制。西医治疗该病,主张以抗生素为主,但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致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

中医将该病归纳于“带下病”范畴,认为虚寒、气滞血瘀是引发该病的根本因素,故,治疗该病,主要以清热解毒、化瘀为根本原则。针灸、外敷等均为中医典型手段;其中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功能性,短时间内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抑制血管通透性;中药外敷,活血解毒功效。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中药外敷疗法,可很好的抑制病原微生物,达到杀菌、消炎之功效。

此研究选取我院60例患者展开,分组给予抗生素、中医综合外治法联合护理干预,结果示:观察组临床疗效96.6%,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低,与对照组相较,P<0.05。提示: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实施中医综合外治法联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且可行性较高。故,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外治法性疾病后遗症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春天的“后遗症”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胰腺癌所致疼痛的中医外治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