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0-06-26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硬膜外下肢我院

张 旭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麻醉科,天津 300451)

我院将认证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确切效果。现将过程与结果如实陈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经我院收治的6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大乐透排序法将6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30例。使用单一硬膜外麻醉作为对照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作为研究组。以上两组老年患者均在我院CT、MRI、X线检查下确诊为下肢骨折,患者自主意识清晰,沟通无碍,签署治疗同意书后纳入本次探究,患者无其他部位并发症与传染性疾病滋生。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60~74岁、平均67.4±3.2岁。根据以上两组老年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本次探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老年患者间可以进行比较。

1.2 麻醉方式

两组患者均在接受对应治疗前6 h采取禁食管理后进行常规的生命体征检测与血气指标检测,在确保患者状态稳定无恙后在术前30 min对患者采用0.1g苯巴比妥钠加0.5g阿托品进行肌内注射,以2 L/min的速度对患者进行鼻导管吸氧,并给与患者5 L/kg的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进行静脉滴注。

将对照组患者进行侧上侧卧体位调节后对穿刺部位(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间隙处)皮肤进行消毒后,穿刺成功后放置硬膜外导管后调节患者体位为平卧,给予患者5 mL浓度2%盐酸利多卡因缓慢推注,当出现阶段性平面后再根据患者年龄给予1%罗哌卡因8~15 mL加以浓度2%盐酸利多卡因起到维持效果。

研究组患者在同对照组患者进行体位调节后使用腰穿针对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间隙处从硬膜外与蛛网膜下腔依次进行穿刺,并固定穿刺针位置。在穿刺成功后给予患者1%罗哌卡因2~3 mL加以10%/1 mL葡萄糖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进行缓慢推注后退针处理,再置入硬膜外导管后调节患者体位为平卧,给予患者5 mL浓度2%盐酸利多卡因缓慢推注。以上两组患者注射剂量应严格按照患者体质进行调节。

1.3 观察指标

将记录并比较两组老年患者在不同麻醉方式下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麻醉显效时间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间差异以(x±s)或百分数(%)表示,患者人数以字母(n)代替,对结果进行t检验,当P<0.05时表明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显效时间更短、麻醉药物用量更少。两组老年患者间结果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麻醉方式对两组老年患者的结果差异(±s)

表1 不同麻醉方式对两组老年患者的结果差异(±s)

组别 n 麻醉药物使用剂量(mL) 麻醉显效时间(min)对照组 30 15.6±2.5 14.1±1.8研究组 30 8.6±1.1 6.9±1.2 P P<0.05

3 讨 论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国民年龄以步入老年化阶段。因此从患病求医的人口基数上得出结果,老年患者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而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症状,常伴有剧烈的疼痛感。而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的患病群体普遍由于身体素质不够理想,在进行对应的治疗时更应重点选取安全、精准、有效的麻醉方式,以避免患者在接受对应治疗的过程中因麻醉时间过长或过短导致患者难以忍受的心理、生理负担。根据我院本次的探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显效时间更短、麻醉药物用量更少。两组老年患者间结果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患者进行下肢骨折治疗时,选择更为安全、精准、有效的腰硬联合麻醉,值得广大学者进一步探究应用。

猜你喜欢

硬膜外下肢我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肥胖妇女剖宫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