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初三化学问题式教学探析

2020-06-24葛立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8期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化学核心素养

葛立生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可以概括为化学核心知识、化学核心能力以及化学核心价值观等三大部分内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三化学问题式教学,应当从注重知识衔接,夯实学生核心知识;注重实验探究,增强学生核心能力;注重实际联系,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有效运用问题式教学引导,增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式教学;化学

素质教育要求下,实现核心素养的完美落地,必然要求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合核心素養。在初三化学教学中,要求教师优化教学设计,积极转变以往的知识传输式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引导开展教学活动的模式,其分为三大方面的内容:化学核心知识,包括了化学微观概念、常见的元素知识、基本化学用语、物质变化守恒等;化学核心能力,包括学生信息处理、化学学习、实验探究能力等;化学核心价值观,包括化学科学态度、绿色化学、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三化学问题式教学则要求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问题设计,在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达到教学最终目的。

一、注重知识衔接,夯实学生核心知识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化学问题式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知识进行有效衔接,确保知识系统性与连贯性,从而实现对学生认知过程的培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化学基础知识体系,有效提高学生对化学核心知识的掌握能力,夯实学生核心知识,为化学学科学习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导入时,向学生展示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并请学生进行闻一闻的示范操作,然后在烧杯中点燃蜡烛,缓缓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观察现象。通过实验导入新课,然后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实验大家都看到了什么现象?如果倒入烧杯中的气体是氧气,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烧杯中有两根高低不平的蜡烛,又会出现什么现象?每一次的提问都跟随一步实验,让学生跟着问题一步一步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向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倒入三分之一的水,盖上瓶盖进行摇动,瓶子变瘪。提问: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通过科学设计实验,并根据实验信息进行问题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归纳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通过问题解答方向的引导,让学生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获得问题的答案,一步一步完成“二氧化碳的性质”的知识和体系的构建,从而确保知识之间具有紧密的衔接性。同时,在一步一个问题的知识探索中,学生注意力时刻保持在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分析现象、获得结果的过程中,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核心知识在知识的衔接中,在知识体系构建是,渗透到学生的知识体系。如此,对于学生学习化学核心知识是最为夯实的。

二、注重实验探究,增强学生核心能力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让学生对化学概念、实验现象、实现规律等内容进行单纯的记忆。而问题式教学设计中,将重点放在了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情境问题设计,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探究过程中,从而掌握信息处理、化学学习及实验探究等各方面能力,实现对学生化学核心能力培养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设计时,为学生提供教材中两个实验方案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及用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按照所提供的实验材料,让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反应进行研究。学生自主进行阅读课本、交流实验、实施实验、探究结果的步骤,其中实验步骤主要包括分别确定化学反应前反应物及其容器的总质量,进行反应实验,再重新称重。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各组实验现象有什么?反应物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发生什么变化、托盘天平是否平衡?平衡原因?不平衡原因?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并根据问题进行实验的观察操作,最终得到质量不变的结果。教师总结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问题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实验的目的性,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方向。带着对问题的求知欲来进行试验操作,使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准确提炼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层层深入,在实验过程中逐步收集起实验探究相关的证据,从而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这样一来,以问题为引导提高学生化学实验合作探究有效性,实现对学生对化学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解决化学的能力、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的的培养。

三、注重实际联系,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

化学问题式教学设计,注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构建,形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思路。同时,在学生知识构成后,注重与实际联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从而实现对学生化学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引导学生树立化学科学态度,坚持绿色化学,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进行《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与生活联系,提问情景问题引入新课,如,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都有什么?然后分别为学生提供第一组物质:食醋、柠檬、山楂等食物,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第二组物质:盐酸、硫酸、硝酸,让学生闻一闻、看一看,但是不能尝。然后提问:尝到的食物有什么共性?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是含酸的?酸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观看酸在功能也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展示浓硫酸伤人后的皮肤照片、酸雨对农作物、建筑物的危害等,展示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安全用“酸”?学生通过对已有化学知识的思考,给出问题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用问问题的方式,通过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明白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酸,学会安全使用酸的方法。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探究防止酸雨产生的办法。本次教学中得出的教学成果,正好符合现在社会正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感。这是通过化学问题式教学实现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四、结论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一线教师教学重点内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问题式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知识的紧密衔接上,自己根据实验探究与总结归纳,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出符合现代教育的核心素养。

教师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式教学充分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问题,加强教学引导,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完美落地。

参考文献:

[1]吴正兴.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9(18):64-65.

[2]何菲,朱清勇.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尝试——以SO2作为载体的初三复习课[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36(6):14-16+25.

[3]闻亚.“问题链”在初三化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9(12):113-114.

猜你喜欢

问题式教学化学核心素养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试论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教学法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奇妙的化学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