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大蝗灾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功治蝗

2020-06-24李开周

读书文摘 2020年6期
关键词:蝗灾漏报边区

李开周

民国时期蝗灾不断,规模最大的蝗灾却发生在1943年到1944年之间的河南。根据国民党政府的不完全统计,在那两年当中,河南共有九十一个县遭受蝗灾,至少一千三百万亩耕地颗粒无收,将近四分之一人口被饿死。這场蝗灾之所以如此剧烈,原因有四:第一,1938年黄河决口,大批良田被淹,然后盐碱化,只能撂荒,而蝗虫最喜欢在荒草凄凄的环境下产卵;第二,中原战争不断,政权割据,没有强有力的政府帮助农民统一灭蝗;第三,老百姓在战乱和饥荒中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既没有灭蝗的能力,也没有灭蝗的动力;第四,如前所述,官府愚昧,民众迷信,找不到可靠的治蝗方法。

20世纪40年代中原大蝗灾期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应该是治蝗最积极也最有效的政权,从1944年到1946年,边区政权用两年多时间便成功控制住了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的蝗灾。当时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是发挥了强大的动员能力。边区有剿蝗总指挥部,各行政公署有剿蝗分部,各县、各区、各乡、各村都成立了剿蝗队。县与县之间,区与区之间,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也有联合剿蝗组织,彻底杜绝以邻为壑。其次是摸索出了比较科学的灭蝗方法,包括烟熏、火烧、挖沟、填埋、灯光引诱,甚至还动用了从日军手中缴获的生化武器。再次,边区政府开展宣传,破除迷信,拆除虫王庙,对积极灭蝗的妇女予以重奖,对捕捉不力和漏报灾情的干部予以重罚。

(选自《北京青年报》2020年3月12日)

猜你喜欢

蝗灾漏报边区
危害中国农业几千年的蝗灾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意大利撒丁岛遇严重蝗灾两千多公顷农田被毁
各类气体报警器防误报漏报管理系统的应用
传染病漏报原因分析及对策
日本厂商在美漏报事故千余起被指管理疏漏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
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的蝗灾与社会应对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