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干预及疗效探讨
2020-06-24李芬
李 芬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广西 桂林 541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肺气肿或者是气流阻塞,有可能转变为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常见慢性疾病。一般会出现慢性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痰等常见症状;当病情状况严重时,伴随焦虑、疲倦、日渐消瘦等负面情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肺功能,因此缓解患者的病症,是目前最为重要的。本文探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干预及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70例。常规组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44~74岁,平均年龄(59.10±2.1)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病程(4.21±1.3)年。观察组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10±2.1)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4.21±1.0)年。对比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 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 内容包括:(1)健康教育指导: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讲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疾病的形成原因、治疗措施及预防措施。(2)心理指导:患者引发疾病时,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改善患者的心态,提高患者的承受能力以及克服疾病的意识[1]。(3)雾化护理:在进行雾化吸入时,要求患者调整体位,保持坐立的姿势,便于雾化吸入量大,能够更好的促进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的雾化使用方法,主要从患者使用过程中,观察患者吸入气流是否合适、有无难受现象、时间是否合适。时刻监督患者,调整患者错误的雾化使用方法,提高患者雾化吸入的效果。避免患者出现呼吸不畅、气短等现象。在患者雾化过程中,是排痰的好时机,要提醒患者及时排痰,必要时借助吸痰工具,利于患者排痰。(4)锻炼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如口缓慢呼气、鼻深呼吸等,一般锻炼20分钟,一天2次左右,加强患者的呼吸锻炼,改善患者肺活量,促进患者身体健康[2]。
1.3 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对比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明显消失为显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减轻、有所改善为有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没有好转,没任何变化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资料以率(%)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
2 结 果
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7.14%,优于常规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78.57%,(P<0.05)。见表1。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一般会出现慢性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痰等常见症状,对患者的影响巨大。一般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人居多,由于老年患者抵抗力差,被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大[3]。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要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雾化治疗方法不仅简单便捷、无不良 反应,而且成本低、临床效果好。
表1 对比两组疾病护理效果(%)
护理干预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提高患者患病意识、控制心理情绪、加强战胜病魔的信心。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7.14%,优于常规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效果的总效率78.57%,(P<0.05)。通过给予患者雾化护理、健康教育、呼吸锻炼指导、心理指导等相关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活量、胸闷气短的症状,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疗效显著。